

奥运赛后说武术
文/朱海明
诵/婉晴
当代奥运会及各种竞技运动赛场,都离不了格斗类项目如:拳击,摔跤,空手道,跆拳道,柔道,击剑等,在世界各地具有广大的观众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也是运动会上的奖牌大户。

广播上曾谈起这样一个话题:角(jué)斗包括人与人斗和人与兽斗起于西方,传承下来演变为拳击,仍深受喜爱,体现了西方人的尚武精神。东方的日本也崇尚尚武精神,有江田岛精神也就是武士道精神。

其实,中国人也不乏尚武精神,唐代武周时期的科举考试就有了武科举,选拔勇武人才充实国家的军队。东西南北城镇乡村许多地方民风彪悍,尚武成习,特别是名山大川、寺庙林泉,隐藏着数不清的武林高手,世外能人。少林、武当、太极等许多武术流派争奇斗艳,各领风骚。比武打擂、雀屏中选也是蔚成风气,独占鳌头者挂彩披红、洞房花烛,人生幸事、无比荣耀。温酒斩华雄、裸衣斗马超、单骑救阿斗、白首战定军、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的将军、勇士更是灿若群星,光照千古……小时候看小人书,什么杨七郎打擂,呼延庆打擂……擂台决胜负、招亲争帅印,更是说书唱戏中常用的题材。这些传统得到引导而继承和发扬到了今天。中国武术也已经流传到海外而走向全世界,被誉为“中国功夫”,到中国拜师习武的外国人更是不胜枚举,纷至沓来。

关于中国武术进入奥运会的话题,已经讲了好多好多年了。说起中国武术与奥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中国共有69名运动员,参与游泳、举重、拳击、自行车、篮球和足球六个大项的比赛。虽然中国运动员在篮球比赛中有过45比38战胜法国队的成绩,但仅有撑杆跳获得了复赛资格,因此不能不说是一败涂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武术作为表演项目第一次展示给奥运会,一时传为佳话。

中国武术,不论是徒手还是器械,都具有实战性和观赏性,更是强身健体的最佳运动,同时还是一种文化,与中国的书法、绘画、戏曲一样,是一种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民族精神的精髓。历次全国运动会上的武术比赛,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尚武、习武的热情,公园里,巷陌间,随处可见一亮身手的人群,包括男女老少,还有各种肤色的洋人。
可见,中国武术不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同样具有广大的观众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一点也不次于拳击,摔跤,空手道,跆拳道,柔道,击剑等等,完全应该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
2021 11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