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汶汇”到“趵突”
兼谈《伯箫故里“箫”音低》的创作

11月28日上午,济南市吴伯箫研究会在济南市莱芜区鲁中东大街158号沃德文化会客|厅举办“箫韵文学讲堂”第七讲,邀请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原党委委员、济南日报值班总编张全宝先生主讲党报文学副刊的定位、取向与要义。
张全宝1962年5月出生于济南市莱芜区大王庄镇前张街村,1981年7月莱芜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乡镇中学任教;1993年莱芜升格地级市后考取莱芜日报社任编辑记者;1994年调莱芜市委宣传部工作,先后任多个科室主任、科长;2007年提拔调任莱芜报业传媒集团(莱芜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先后兼任过《鲁中晨刊》和《莱芜日报》执行总编;莱芜济南两市合并后,又赴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担任党委委员、济南日报值班总编。作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新闻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报刊聘审读专家、高级编辑,他在数十年的宣传和新闻报道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先后结集出版了“三道四歌”(《挺立之道》《喻理之道》《求异之道》《岁月飞歌》《乡愁飞歌》《报业飞歌》《鲁中飞歌》)系列专著,并主编有《可爱的莱芜》《大潮浪花》《大道之光》《名家书画摄影精品集》等文化文艺类作品集。
身为济南市吴伯箫研究会顾问,在这期箫韵文学讲堂上,张全宝先生主要结合在岗时执掌、编审《莱芜日报》“汶汇”文学副刊、《济南日报》“趵突”文学副刊的具体运作和实践,从党报文学副刊的基本定位、价值取向和文章写作要义等方面,畅谈了自己的理念、感悟和体会,交流和分享了文学的时代价值、社会功能和读者期盼。尤其是,他结合自己创作的地域文化散文《伯箫故里“箫”音低》一文所谈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言辞恳切,让所有在场的听者颌首称是,皆言“颇有收获”。
副会长李皓主持了本次“箫韵文学讲堂”活动,会长侯训惠作了总结讲话,副会长刘兆杰,顾问陈文中、李雪、吴熙禄、张敬光、吕宜浩,副秘书长朱荣梅、李钦斌、谷振江,以及部分理事、会员等,共20余人参与了本次活动。
(吴研会)
投稿加微信zxq13910331606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芃芸国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