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界泰斗、许渊冲教授著作等身,先后出版了180多本中、英、法文翻译著作,他将中国古诗翻译成外文, 是有史以来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
许渊冲1999年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2010年中国翻译协会授予他中国翻译行业最高荣誉奖,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获得了素有翻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北极光”奖,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他活了100岁。在一生中,历经磨难,仍活到100岁,生前笔耕不辍,成绩斐然,贡献突出,实属不易,令人敬佩。
他是怎样做到长寿的?
意志坚毅,使他能经受磨难。他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备受磨难,他的成就是是在饱受磨难中取得的。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三反"运动中,他因朝气蓬勃被说成是“个人英雄主义”和“名利思想严重”,前后做了7次检讨才勉强过关。在肃反运动中,他由于在飞虎队陈纳德麾下当过翻译,差点被打成国民党特务,被停职反省、批判,软禁了半年之久。在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中,因他主张学习外语要“少而精”,被说成是反对“多快好省”的总路线,被批判为思想右倾。 在文化大革命中,他经受了对知识分子的种种凌辱,被当成国民党潜伏在大陆的最危险特务,还被补戴上"漏网右派"的帽子;因不同意把毛泽东诗词译成分行散文的做法,被污蔑为歪曲毛泽东思想,被批斗,被用树枝狠狠地抽了一百鞭子,疼得无法坐下,只能将救生圈吹足了气当座垫。但种种磨难,都摧毁不了他的顽强意志。
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他战胜病魔。2007年,他被诊断患直肠癌。做手术后,医生说他最多能活7年,他说生命可以自己掌握,不顾疾病,仍每天坚持工作。结果,7年后的2014年,他不仅还活着,而且获得了世界最高翻译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他说:“只要我沉浸在翻译的世界里,我就垮不下来。”
为了实现完成翻译的理想,他忘去一切,奋斗不息,在翻译中享受乐趣。他1956年开始出版译作,由于历次政治运动的干扰,在解放后的30年里只出了4本书,有40本译著是在退休后出版的。粉碎“四人帮”时,他已几近花甲之年,才步入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他不顾病痛,1991年70岁时才退休,退休后,他的译作从先前的20余本,在近30年中,增长到180余本。他翻完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诗经》、《楚辞》、《论语》、《道德经》等的英文翻译,也把福楼拜、司汤达、巴尔扎克、莫泊桑、雨果等作家的代表作翻成了中文。他依然在翻译莎士比亚的著作,希望能活到100岁,把莎士比亚翻完。这个老人热爱工作,热爱生活,虽已年近百岁,仍笔耕不辍,每天工作到凌晨3、4点,雄心勃勃的计划两个多月翻译1本莎士比亚的作品,争取在有生之年完成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他的妻子照君去世的第二天下午,仍然坐在电脑前,拿着放大镜一字一句地翻译。他说:“当我进到翻译的世界里,它那种强大的力量会把我从悲伤中暂时带离。”“只要我沉浸在翻译的世界里,我就垮不下来。”
壮心不已,意志坚毅,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顽强的战斗意志,让许渊冲得以长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