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汉川县治地舆.城池与公署简述
文‖胡采云
(一)古汉川县的城池
城 汉川,宋初治刘家隔,四迁治长城乡,元迁大赤,至元时自大赤迁今治,旧无城。明崇祯九年丙子,知县孙光祚创建,周围八百八十丈,约七里三分。为门五,门各有楼。东曰“云鹤”,南曰“绣豸”,西南曰“欢乐”,西曰“伏龙” ,北曰“承德”。西峙仙山,东翼小别,阳台踞其后,汉水绕其前。按县故无城,嘉靖末年,剧盗崔二、唐四等哨聚,白昼入县。知县昌应会率兵力拒,被贼割其耳而去。此后时,以筑隍为言,莫之应也。及崇祯丙子,张献忠寇黄府、陷云梦。孙令率乡兵拒之于杨子港,贼始去,意未尝忘汉川也。号曰无城县,孙乃竭力修筑,贼竟不能犯境云。
池 三面阻山,近城有濠,深五尺,宽窄不等。一面临汉水,即以汉水为池。
(二)古汉川县的公署
县署 旧在阳台山东,元至元二十二年,自大赤迁今治。廨宇兵燹不存。明洪武初,知县张敬即故址鼎建。宣德中,知县游学重修。皇清康熙初,知县梅琮增修。头门一座,三间。内宾馆一间。仪门一座,三间。门内班房四间。东西吏书房共一十二间。大堂一座,三间。堂前甬道有戒石坊。二堂三间。堂后内舍五间。后楼三间。二堂西书房三间。
教谕训导署 在学官内。
典史衙 在县堂西,计头门一间,厅事三间,内舍三间。
刘家隔巡检司署 在县北三十里。计头门一间,厅事三间。二厅三间。后为内合。
阴阳学 在县南。医学 在县南。
僧会司 在县治东北阳台寺。
道会司 在开天观
布政分司 在县治东。今废。
按察分司 在县城隍庙西。宣德七年知县游学建。成化十年知县陈惠重建。今废。
公馆 在县街东。正统九年建。今废。
行署 在刘家隔巡检司西。嘉靖六年知县周正蕃建。今废。
府馆 在刘家隔行署东。嘉靖六年知县周正蕃建。今废。
刘家驿 成化十年,自三汉驿徙此。今驿丞裁,署废。
上零残河泊所 在县南二十五里。明嘉靖四十年本所钱粮并入沉下、安汉二所带征,本所官基遂废。属民领管。
沉下湖河泊所 在县西南一百里。
安汉湖河泊所 在县北二十里万历八年知县詹天伦申详两所钱粮俱派入红粮下。其官吏裁革,两所官基俱属民管。
税稞局 在刘家隔巡检司西。明正德间,德安景府、寿府征税于此,因其病,商巡按御史唐符奏革,官基俱属民管。局遂废。
营建(附)
常平仓 在城内,瓦屋八间。
社仓 在各里。
育婴堂 在城内察院西。
养济院 在城阳台寺内。
监狱 在县头门内。
马厂 在县治南门内。
坊表(附)
清朝司宪坊 为尹应元立。
五星耀汉坊 为举人龙襄等立。
两蛟起汉坊
双鹗冲霄坊
龙门高跃坊
丹山彩凤坊
青云接武坊
攀龙坊







作者简介:胡采云,六零后,湖北汉川籍。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偶有诗歌、散文见于报刊杂志;系地方电视台及报纸,《新农民》杂志社特聘通讯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新文学联盟.《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理事会汉川市分会主席;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汉川市分院院长,《沧浪文学》杂志终审。平生均在崇尚精神文化滋养,喜欢把平平淡淡地生活细节过成诗情画意的模式。常常忙不迭地,竟然也乐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