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文/焦同生
看标题,你可能以为这个“面子”是说人的自尊心或者虚荣心,其实你理解错了。这里的“面子”是一种食品。
“面子”是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的一种食品。“面子”是由柿子、米糠等组成。具体工艺是:将柿子从中间切开一个一个地摆开晾晒,晒到柿子渗出细细的白末,柿子肉成为甜甜的。再将柿子和米糠在碾子上压,压成饼状,然后放到炕上炕干,再到磨上磨成粉状,压在缸里保存。
那时,由于粮食短缺,生产队里分的粮食不能满足全家食用。只能依靠“面子”、土豆、红薯、菜根、胡萝卜等补充。在井陉“面子”则占据辅粮“主食”的位置。
吃“面子”时,要将“面子”从缸里铲出来,放在碗里,倒上热水,用筷子用力搅,一直将“面子”搅成稠糊糊的糊状,才用筷子挑起来吃。这时的“面子”甜甜的,吃上一碗基本上就吃饱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力发展,粮食已经很充裕,人们再也不为粮食不够吃发愁了。现在市场上,也有柿子面,不过它已经从辅粮的地位,转变成了人们调剂口味的“奢侈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