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何小平,湖北仙桃人,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助理、野草诗社常务副社长兼秘书长。
一、五绝(15首)
耕趣
朝牧牛山北,暮犁牛水西。
幽哉牛队长,牛尾数牛蹄。
——1972年秋于何家口
秋心
日落乱鸦啼,霜深草木凄。
秋心明似月,直照夜郎西。①
——1973年中秋于何家口
①夜郎乃汉时南方一小国,在今贵州以西。时父亲在此运木材遭遇车祸。
月下
盈盈天上月,明暗有差池。
万里同相望,悲欢各自随。
——1974年夏于何家口
野钓
野老闲无奈,临湖卧柳墩。
风淳人欲醉,闭眼钓黄昏。
——1974年夏于何家口
借粮
时值岁中,青黄不接。余与志生叔赴王家场借粮。途经某禾场,见一黄犬来回滚动巴篓,悠悠然,旋得句。
岁中无斗粟,沙罐粥难稠。
黄犬戏巴篓,安知人子愁?
——1975年夏于何家口
寄怀
黄鹤浮江渚,白云依翠微。
鹦鸣新柳合,雨霁故人归。
——1976年夏于汉阳五里墩
问计
梦里千条路,梦醒无一行。
元知梦如此,何必问君平?
——1976年秋于何家口

斑竹
斑竹凌霄立,风高且自持。
心声如有寄,岂止感伤时。
——1977年春于长沙岳麓山
盼邮
荒宿鸦槽北,门迎醴水东。①
朝朝啼婉转,知否是归鸿?
——1977年春于湖南大庸老鸦槽
山石
山石朝天耸,天风醒我头。
青苍拔千仞,一任大江流。
——1977年夏于湘西
过古丈
叠岳驰晖短,坦畴甘露稀。
丹荑生草泽,冷暖总萋萋。
——1977年夏于湖南古丈
岁岁
岁岁漂如练,春来秋去燕。
春秋复去来,明月几时见?
——1977年夏于湘西
新橘
新橘生霜后,犹存玉露心。
云开一林血,日洒满天金。
——1977年秋于长沙橘子洲
读陶潜《与子俨等疏》
清风拂路尘,时鸟戏荆榛。
谁解北窗兴?遥看羲上人。
——1977年秋于湖南常德
过龙山①
漂流闻凤辇,潇洒向龙山。②
凤辇无从附,龙山信可攀。
——1977年冬于湖南龙山
①龙山:湖南省龙山县,与湖北省来凤县接壤。时传龙山有龙,来凤有凤。
②凤辇:皇帝乘坐的车子。

二、七绝(44首)
千层底
一线一针缝得密,针针线线泪阑珊。
慈心尽在千层底,儿走天涯脚不酸。
——1971年秋于何家口
赴葛洲坝留别父亲(选一)
一壶苕酒壮行旌,欲醉犹闻齐鸟声。
振翮平添三尺胆,山高水远好飞鸣。
——1971年秋于西流河
中秋望乡(选一)
月淡星疏夜色残,孤棚独饮晓风寒。
音书未达人千里,一片归心驾梦还。
——1972年中秋夜于三0三工地
过下查高中(二首)
余于1970年考入下查高中,受祖父影响被迫辍学。而今过此,闻书声如见猎,望同窗而生羡。
(一)
春雨潇潇桃李密,书声朗朗醉心脾。
有朝一日黉门转,照样学而时习之。
(二)
十载呀呀为一鸣,无端偏作断肠声。
梦中不觉孙山外,彻夜欢歌枉费情。
——1972年秋于何家口
祖母坟前(选一)
乱草荒岗不敢闻,相逢偏又隔重云。
心伤到死何堪忆,报与秋风一起焚。
——1972年秋于何家口
渔家
打起渔舟出沔阳,一蓑烟雨到黄冈。①
餐涛宿浪浑无怨,只认清流作故乡。
——1972年秋于何家口
①黄冈即古黄州,余故乡沔阳何家口下游。苏轼曾因“乌台诗案”贬此任协团练副使。
老牛叹
挨尽东家累累鞭,皮包老骨实堪怜。
一边耕地一边想,垄上还余多少田?
——1973年夏于何家口
牧牛曲(二首)
村童牧牛,三五成群。一会儿稳坐牛背,英姿勃发;一会儿尾随牛腚,亦步亦趋。英雄乎?囚徒乎?诗戏之。
(一)
一绳长系白萍洲,翻手英雄覆手囚。
任汝乌云头上压,痴心只共剑光浮。
(二)
牛背天成戎马姿,奋蹄时悔见机迟。
杀声震碎湖心月,犹是男儿报国诗。
——1973年夏于何家口
过乱草岗①
秋高水冷暗黄云,欲理饥肠头脚分。
果有金光铺大道,却无人敢看新坟。
——1973年秋于何家口
①乱草岗:余故乡墓地名。
咏燕(四首)
迎燕
三月桃花带露开,苦寒消尽燕归来。
春泥垒得新巢起,宾主一宵醒几回。
款燕
清晨送你觅虫蜂,黑夜迎君打火龙。
倘遇风雷返家晚,雏儿食水我全供。
送燕
去去来来两不知,来来去去总相宜。
去时应识来时路,五柳坡边半亩池。
盼燕
来无声息去无踪,飞过关山九万重。
岁岁年年身是客,年年岁岁泪相逢。
——1973年冬于何家口
巢中叹
箭落平芜杂怒霆,北风吹草叹伶仃。
巢中黄口痴痴望,岂解遥天娘血腥。①
——1974年春于何家口
①黄口:幼鸟。《淮南子·天文训》“鸷鸟不搏黄口”。
鹤立凫群
芦花落水荻花开,一夜秋风白鹤来。
立马寒滩阵容乱,凫群岂纳出群才?
——1974年夏于九沟
荆江柳
荆公不怕浪排空,管你东南西北风。
犹是当年柳刺史,生来独钓大江东。①
——1974年夏于荆江大堤
①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后,曾教民植树防洪,直逼大江东流,颇有善政。并作《种柳戏题》以勉己:“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歉收之家①
今岁稍跟去岁强,僧多粥少亦饥荒。
可怜最是提篮妹,总羡邻家粳饭香。
——1974年秋于何家口
①时按工分分粮,余家大口阔,劳动力少,虽遇丰年,仍获粮甚微。弟妹放学后通统提篮,或拾稻麦于垄畦,或挖野菜于堤隈,或捞鱼虾螺蚌于河沟。凡地长水生,可食者皆取,聊充饥腹。每每暮归而炊烟未见,幺妹遂倚篮叹曰:“隔壁米饭真香”……
秋日偶成
寒雨潇潇草木愁,西风无力水悠悠。
孤船野渡归来晚,只见蓑翁独钓秋。
——1974年秋于何家口
夜读(选一)①
雨暗风残夜似罾,茅庐不灭是书灯。
蝉鸣蛙鼓催诗兴,咏罢三江又十蒸。
——1974年秋于何家口
①《杏花楼诗词读本》主编蓬客评:而今高厦明灯下,记否茅庐夜读时?

悲禽①
开春动土塞河坑,秋后挥刀把树平。
忍看尾巴全割尽,谁拿野哭换鹦鸣?
——1974年秋于何家口
①余屋后有一条清澈的小河,曰西流河;河边通往厨房的空地上有余挖了数年的河坑,曰半亩池;紧靠河坑的台坡上,有余祖母、母亲合栽的数十棵苦楝树和五棵大柳树,曰楝树林、五柳坡。余祖祖辈辈、岁岁年年,一直与蓝天碧水、白云绿树、珍禽锦鳞一起和谐相处,这道美丽的风景不知冲淡了多少由天魔、病魔带来的灾难与苦痛。然如今都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而割之,岂不悲哉、痛哉!坑没了,食没了,树没了,家没了,白鹭、黄莺、喜鹊、鹦鹉以及所有的吉祥鸟们还会来吗?刚刚送走的的燕子,明春还记得“五柳坡边半亩池”的归路吗?
题祖父遗照①
投笔端从定远候,寸心尺胆丈吴钩。
壮怀岂忍随流水,不斩倭夷誓不休。
——1974年冬于何家口
①祖父何竟成(1899─1959),早年毕业于汉口警官学校,因羡慕班超而投笔从戎,更名慕超。
湖羡
泥融日暖草生烟,红鲤青鲢正软绵。
撩得渔翁急无奈,一篙撑破水中天。
——1975年春于何家口
放风筝
手牵长线放风筝,放得云霄雁阵横。
胸有春风天地阔,登高一望远山平。
——1975年春于何家口
燕还巢
寻遍瓦房寻土茅,水坳过后又山坳。
春风燕子贞如铁,纵是新年恋旧巢。
——1975年春于何家口
搓绳
千丝万缕来回捻,万缕千丝反复搓。
我把纤绳搓得紧,纤绳把我哪方拖?
——1975年夏于何家口
书愤
破了寒窗又绝编,却从农父学耕田。
狂歌斗酒新天地,且把牛鞭作祖鞭。
——1975年秋于何家口
楚牛吟
挂靽披缰作楚牛,任君鞭打任君抽。
皮开肉绽头还犟:老子生来不服周。
①1975年冬于何家口
①不服周:荆楚方言,不服输。
问牛
血满犁耙泪满腮,催耕还把老皮开。
今生尝尽牛滋味,再托牛身来不来?
——1976年夏于何家口
南浦①
南浦寻芳忆楚辞,红颜曾此系相思。
而今我至无何表,赠与伊人柳一枝。
——1976年夏于汉阳五里墩
①南浦:水名,在今湖北武汉市南。《离骚》“送美人兮南浦”即此。

粉碎“四人帮”
流氓文痞狗头师,武后则天并一笞。
颠倒玄黄终反正,纵逃国法有天规。
——1976年秋于何家口
夜出老鸦槽①
过了三江又二冬,征帆一举浪千重。②
五更鸡唱乾坤醒,直遣乌金到大庸。
——1976年冬于大庸
①老鸦槽:煤矿名。位于湖南省大庸县(今张家界市)永定区青安坪乡。时作者在此调运煤炭。②余临行前领导交代在湘西干满一年,明年冬天回。
周总理周年祭
大江歌罢去难回,一寸哀思百念灰。
天不知饥人要饱,神州处处盼恩来!
——1977年春于湘西
张志新两周年祭①
赤胆忠心硬骨头,批妖檄鬼挽狂流。
为呼真理昭天下,何惧屠刀断我喉!
——1977年清明于大庸
①补注:张志新,女,1930年12月生,天津市人,生前系辽宁省委宣传部干事。“文革”期间,公开揭露林彪、江青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被“四人帮”一伙定为“现行反革命”,于1975年4月4日惨遭杀害。临刑前,因其高呼口号被割断喉管。2019年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岳阳楼怀古
草长莺飞又一春,重温楼赋忆贤臣。
先忧自古谁无解,后乐而今有几人?
——1977年春于岳阳
别意
相思如茧奈愁何,欲剪相思愁更多。
但得痴情长不老,留将日后漫消磨。
——1977年夏于桑植
韶山(选一)
久仰韶山红杜鹃,而今一睹一潸然。
亲亲骨肉殷殷血,染得杜鹃红满天。
——1977年夏于韶山
绣楼夜月
月子弯弯照绣楼,一弯放出一弯留。
苍天亦有怜香意,只照相思不照愁。
——1977年夏于桑植
读史
韦编三绝仕难求,百战沙场亦未侯。
武略文韬皆粪土,不如一斗博凉州。
——1977年秋于长沙橘子洲
兰橘
光同日月心同雪,故土乡情长不灭。
日月忽东还忽西,惟余兰橘贞如铁。
——1977年秋于石门
咏雁兼怀祖母(三首)
梦雁
落木萧萧云水长,衡阳梦断雁衔霜。
每逢雨叩柴扉夜,一片痴心尽望乡。①
观雁
泥融日暖出乡关,大雁南飞人未还。
远客从来无别梦,每闻嘹唳忆家山。
送雁
南归大雁可知秋?折柳送君君莫愁。
料定苦寒终不远,春风已在柳梢头。
——1977年秋于衡阳
①每逢”句:见《哭祖母》注②。

三、古风(25首)
游子吟
游子欲西驰,临行何所思?
巍巍塞上曲,耿耿木兰诗。
犹见戈飞血,犹闻革裹尸。
铁衣励心志,病榻壮征麾。①
天马思边草,男儿赴国危。
生当作潮弩,死亦耻泥龟。
生死诚难料,狂澜犹可为。
高歌向巴峡,一楫到瑶池。
——1971年秋于何家口
①时余初中辍学赴鄂西参加三线建设,临行前,祖母在病榻上千叮咛万嘱咐。是年腊月,祖母去世,享年64岁。余因大雪封山未回,甚憾。
腊梅
腊梅开雪岭,昂首浴长风。
骨共寒霜瘦,心同烈火红。
冰摧贞乃见,雨打韵尤丰。
素志倾和靖,天香醉碧穹。
莫惭百花后,一俏压群雄。
——1971年冬于葛洲坝
坝上春节
爆竹驾春飞,春归人未归。
鸡鸣霜洗脸,日落汗箍衣。
高峡苦寒重,浮萍甘露稀。
唯求路边草,借我半春晖。
——1972年春节于葛洲坝
石头怨
精卫能填海,女娲能补天。
苍天何无眼,闲我在山巅。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烟。
含悲迎日出,掩泪送时迁。
我想学精卫,关梁隔万千。
我想学女娲,无梯梦难圆。
萧条复萧条,与世绝无缘。
弃之不可惜,得之足可怜。
——1972年春于葛洲坝
石头吟
卧是一头狮,站是一块碑。
任你暴雨淋,任你狂风吹。
暴雨洗个澡,狂风和首诗。
愚公气魄大,逼我坝上移。
风钻震天吼,钢钎遍体锥。
粉身何所惧,碎骨亦由之。
愿作铺路石,奠牢太平基。
一湖出高峡,千古沐尧曦。
——1972年春于葛洲坝

赠烈木营长①
君为良木我山樗,谋面更知名不虚。
君可擎天能找几?我蒙锥地乐何如。
日扶竹板教无倦,夜改文章幸有余。
果使春风苏陌上,耕夫岂敢负犁锄?
——1972年夏于葛洲坝
①余初到葛洲坝,天不亮就同青壮劳力一起打钢钎、挑石头,天擦黑才收工。民兵营长刘烈木怜余个小体弱,恐难负重,便派余搞政宣员编工地战报,还手把手地教余写快板词、打竹板,为大伙加油鼓劲。
转战①
闷罐车长好誓师,草台司令总多姿。
一拳开合一杯酒,满地曹刘满肚诗。
箭在弓弦凭调遣,心安何处任由之。
卑躯本为关河铸,化作康庄万里驰。
——1972年春于三0三工地
①余平生第一次坐火车是“闷罐车”,人和行李、工具都混装在一个长长的大铁箱里。没有凳子,只能席地而坐。从葛洲坝到“三0三”不过几百公里路程,却颠簸了一天一夜,很晚才在钟祥县胡集区王集公社苏庙六队赵大爷家安顿下来。
忆乌鬣①
犬灵真个性通人,从不骄奢嫌主贫。
满月会梳瓜籽脸,半龄赛过武门神。
残羹碎草充饱暖,野兔忠心报德纯。
愧我无能多怠慢,来生好好共良辰。
——1973年春于何家口
①时养乌毛犬一只,取名乌鬣。灵活、驯服、黏人,能为主人开门、护门,善猎兔,后失踪。
粮农叹
春耕地,夏插秧,望穿秋眼谷登场。
垒罢谷堆眼稍闭,黄袍来催公粮税。
往年征税看收成,今个只在场上征。
上季雨少半枯禾,大堆小堆瘪谷多。
黄袍不识粮农苦,仰天眨眼随心估。
且将谷方当土方,交了公粮交余粮。
男扛袋,女挑箩,跌跌撞撞运下河。
载向粮站遇会计,无人敢问价如何。
会计七算又八算,税费扣了一大半。
手拿清单不敢瞧,倒向公家打白条。
打完白条肚更空,旋喝苕酒一盅盅。
恨不一醉长不醒,醒来怕喝西北风。
——1973年秋于何家口
补记:此诗乃文革农村之真实写照。余时受祖父历史问题牵连辍学后任何家口生产队会计。全队40余户,200余人,耕地不到300亩,全年毛收入亦不足3万元,除去农药、化肥、柴油等各种开支,所剩无几。但不管收成如何,公粮税是必须交的(实际上在卖粮的当时就抵扣了农业税)。很多家庭一年忙上头,仍然是入不敷出,倒打欠条。2008年,《野草诗苑》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发此稿并加编者按:“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英明决策下,中国终于告别压在亿万农民身上数千年的农业税。欣喜之余,特刊发作者写于30年前的《粮农叹》,往昔累累税赋下农民的痛苦心声,更显出今日的美好和谐!”
春湖
丽日洒春湖,金光漾碧芦。
红荷没莲女,绿叶荡珍珠。
锦鲤翻琼液,紫菱迷彩凫。
野人狂自醉,欲饮一船无。
——1974年春于何家口

为南郭先生画像
南郭本姓公,上工一窝风。
大工干不了,小工也不中。
出工不出力,做工磨洋工。
太阳一落土,人人都有功。
——1974年夏于何家口
谏马知青①
麦苗认作小葱儿,美曰知青青不知。
昨日栽秧如跳舞,今天赶雀似吟诗。
两天半个工嫌少,一亩三分地喊亏。
骏马日行千里路,耕田确实比牛痴。
——1974年夏于何家口
①知青小马,栽了一天的秧,赶了一天的谷雀,赚了五分工,嫌少,找余评理。余向记工员了解情况,记工员反映,小马赶雀,不但雀没赶走,反把稻田踩得稀烂。
拾粪者言
朝拾牛棚前,暮拾牛腚后。
天天拾牛粪,不知何其臭。
干粪施垄左,稀粪施垄右。
左右差别大,天高与地厚。
左粪肥甘蔗,右粪肥苦豆。
肥甘或肥苦,全凭先人斗。
胜者贵为王,败者贱作寇。
王者食甘蔗,犹嫌甜不透。
寇者食苦豆,痛苦何堪受。
几欲讨公道,回答语更逗:
要想无前无后无左无右无甘无苦无王寇,
除非换血换骨换爹换娘换姑换姨换伯舅。
——1974年夏于何家口
谏某少年
前日张家去,张传鸡被偷。
昨天李家转,李报狗旋丢。
鸡狗事虽小,人言畏可尤。
而今年正少,癞痢日当头。①
昔有亡鈇者,今多张李流。
瓜田和李下,谨慎是良筹。
——1974年冬于何家口
①余故乡俗话:“少年头上癞痢多,偷鸡摸狗冇得说”。
荷塘月色
皓月浮天际,清辉涨碧池。
风柔波缱绻,水嫩草葳蕤。
菱挤莲香远,鱼摇荷影移。
蛙啼人不动,意恐扰诗脾。
——1975年夏于何家口
汛
八月飞洪汛,江隈险象频。
鱼朝堤上跃,船在树中巡。
电闪雷霆恶,风狂波浪惊。
岸边熙攘者,不是打渔人。
——1975年秋于荆江大堤

橘子洲
江上有芳洲,水天同映浮。
风摇腾碧浪,日耀涌金流。
潮起潇湘阔,春回草木柔。
平林栖乳雁,远浦戏沙鸥。
侧耳听渔讯,登高望晚楼。
悠然何所似?亘古一奇舟。
——1977年春于长沙
登岳阳楼
波驰橘子洲,日照岳阳楼。
万里云烟阔,千年宠辱休。
赋诗怀古意,垂钓驾扁舟。
四海皆兄弟,五湖同乐忧。
——1977年春于岳阳
聪明祭
人生识字不须多,片语只言闯九河。
泗水英雄鸡犬辈,还乡衣锦大风歌。
灵均纵有国医术,无奈箫心付汨罗。
李白天生八斗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余尝万祸聪明始,粗识姓名当足以。
郑燮聪明毁宦途,切肤痛得一糊涂;
东坡不被聪明误,何劝孩儿鲁且愚?
再看邻家两丫雀,小丫学浅大丫博。①
小丫遇事不思量,暮暮朝朝花绕郭。
今个大丫三十九,闺中待字难抛手。
当初条件万千千,眨眼一条不曾有。
手拍胸膛想一想,聪明几个不冤枉?
荣华富贵命由天,乖巧憨愚莫勉强。
尽之矣,呜亦呼,千年古训岂能逾!
鸣无鸣者命难保,才不才间身可老。
木秀于林风必摧,功高盖主去难回。
天生我辈必生路,何必索求千百度。
——1977年7月于吉首
①楚人管女儿叫丫雀,即喜鹊。
薅草歌——步李贤《黄台瓜辞》原韵
种豆南山下,豆长草离离。
一薅使豆好,再薅使豆稀。
三薅尤自慎,薅绝粒无归。
——1977年夏于湘西
客居(二首)
(一)
好个老庄樗,依山伴水居。
山高轩冕贵,水远侣俦疏。
浇垒诗为酒,消闲步代车。
管他窝里斗,唯恋橘中书。
偶尔来新雨,清茶复野蔬。
(二)
问君何所思,所答可离奇?
久作平原客,不偕明主随。
埋头犁垄亩,举目向兰芝。
长醉半山月,俄吟五柳诗。
杜门浑不出,风雨一由之。
——1977年秋于湘西
杜甫
吾崇杜匠才,同是楚襄来。
满目闻悲事,终生遇不怀。
秋风思广厦,巴峡恨兵灾。
白水愁肠断,朱门骂口开。
赤诚天可鉴,宏负地难埋。
世乱忧诗圣,霾多盼怒雷。
莫言歌自苦,知者满琴台。
——1977年秋于湘西
咏古
风雨易同舟,太平难共俦。
萧墙藏劫难,萁豆煮冤仇。
鸟尽良弓匿,功高霸主忧。
三分天下事,恩怨问曹刘。
——1977年秋于湘西
别友人建平①
君平我亦平,萍水结同庚。
伏虎初开剑,画龙才点睛。
苗枯思旧雨,屋漏盼新晴。
齐鸟翩翩跃,时来共一鸣。
——1977年秋于湘西
①见《忆往赠建平》注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