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悦读》专栏作者,《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等多个平台的特邀作家。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鹤壁文艺》、《文苑》、《乌蒙山》、《中国青年报》、《作家驿站》、《作家前线》、《世界作家》、《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凤凰新闻》、《首都文学》、《作家》、《江西作家文坛》、《湖南写作》、《当代作家联盟》、《中国人民诗刊》及各文学公众号发过诗、文二千余篇、首。
中华诗经阁编委。

两口子爬山吃馆子
山野人徒步成行人
铁裕
将一莲的念想,遣入流年,任它一世情长;
以行走的方式,捻阙诗情,双双今生不忘;
岁月虽然静好,细水流年,难抵任苒时光;
行走红尘陌上,万般寻觅,只为阅尽沧桑。
昭通山野徒步群第602期的行走计划很有特点:那就是在行走过程中,要途经两个口子。即早上9点在大口子集合出发,途经小口子。然后攀登二黑山,过一碗水。在翻越几个山梁后,下到铜店,在涛饭店吃午饭,补充能量。午饭后,顺公路走到林福山庄,右转沿山路绕到龙家台子,直插昭鲁河,顺河行走到海边(老鸦屯),徒步结束。
早上9点钟,四十多个群员在大口子集合出发后,就开始爬山。由于天气有些寒冷,在半山中都是茫茫雾霭。当微风吹拂时,那雾霭轻轻漾动。乳白色的雾霭犹如一笼笼飘荡的白纱,将一座又一座的山野密密疏疏,层层叠叠的遮掩着,只剩下一个个山峰、悬崖。远远望去,真有点像那笔墨清爽、疏密有致的古典山水画,显得幽深而漂亮。
再往远处一看,只见那远处依然是云雾萦绕,山峦叠翠。而那重重叠叠的远山,以一种洒脱飘逸的姿势,次第向着天涯尽处延伸而去。而有的山野又纵纵横横,连连绵绵排列而来。这一来一去,那一高一矮,在莽莽苍苍的大地上,演绎着大自然美丽而神秘的景象。

山中小道,如一条条飘带在山野间轻盈飘荡;
幽深峡谷,氤氲的山气在鬼神莫测地涌荡着;
粗犷山峦,洒脱而大气地裸露它的风流豪放;
青峰耸立,展示着别样的万种风情悄然流淌。
尽管天气有些寒冷,但群员们依然昂首阔步,不停地向上攀登着。蒙师是群员中的资深队员了,他生性豪放,为人耿直,特爱唱歌。他一边走一边高歌,声音浑厚而悠扬,大气而奔放。那嘹亮的歌声,在荡着蛮荒气息的山野中,一阵阵回荡。
走着走着,我忽然想起了今天的“两口子爬山吃馆子”的话题。在民间,人们为什么把夫妻俩叫做“两口子”?据说:在清朝乾隆年间,山东有一个才华横溢,但却穷困潦倒的书生,名叫张继先。由于他命运不佳,官运不通。虽然才学过人,学富五车。但其家境贫寒,到了二十多岁,还是光棍一个,日子过得十分寂寞、凄凉。
有一天,他鬼使神差地同一个叫曾素珍的有夫之妇邂逅。两人一见钟情,互传秋波。从此,两人经常暗中来往。但是,两人并没有出轨的行为。后来,曾素珍的丈夫史万全因为酗酒过量,一命呜呼。史家就一口咬定是曾素珍勾结张继先谋害死了史万全,并上告到县衙。那个糊涂知县,不分青红皂白对两人实施了酷刑,判了他们通奸罪。就这样,张继先和曾素珍因此受了不白之冤,被押解到了京城。在生命不测之际,张继先就告了御状。他通过关系,把亲笔写得颇具文采的诉状上呈到了乾隆皇帝手中。当乾隆皇帝看了张继先的诉状后,被他的文采打动,并亲自到死牢去看望张继先,并当面面试了他的文笔。乾隆皇帝深为惊奇,如此一个才子,死了岂不可惜?于是,他御批给他们减刑,并把他们两人送回山东在押,但不得释放。

过了不久,乾隆皇帝出行到山东,忽然想起了张继先。于是,他就御批把张继先发配到一个叫卧虎口的地方,把曾素珍发配到一个叫黑风口的地方。由于张继先和曾素珍被发配后,两地距离不远,所以他们就暗中来往不断。一些知底细的人们,就把他们称为“两口子”。关于两口子的传说,有很多个,但就数这个最为凄美,也最为漂亮。
当我想着这个传说时,雾越来越大,仿佛天地间都笼罩着白雾。那一团团的浓雾,被风一阵阵卷起,抛向远方,虽然有些浓,但却朦胧而柔和,清纯而凉爽。
看着那些如涛似浪的雾气,我想起了古人的诗句: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苏 轼)
乾坤反覆龙收雾,卯酉相吞虎放光。(吕 岩)
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范成大)
芙蓉旌旗烟雾乐,云动倒影摇潇湘。(杜 甫)
不一会儿,我们开始爬二黑山了。它高而雄,宽而厚,陡而峭。在万山丛中,二黑山静静地屹立着,仿佛在仰望着滚滚红尘,也仿佛在与远处的大黑山遥相对望。
我想:难道这是张继先和曾素珍在生前流落到此,但依然不能同船渡,共枕眠。因此,他们心有不甘,虽然生前不能结为夫妻,但死后也要化作大山,遥相对望?或者说,大口子就是张继先,小口子就是曾素珍?难道他们死后也难以相忘?这真是:
念今生,风烟流年,执手红尘路漫长;
两相依,朝朝暮暮,独守相思眼含霜;
世情薄,花残人悴,风流泪水苦流淌;
只可恨,红尘纷扰,谁知这世道苍凉。

回味着这个凄美的故事,我痴痴地想:红尘如泥,有多少的相遇,又有多少的哀伤;有多少的欢悦,又有多少的过往;有多少的凤箫声动,又有多少的粉黛苍苍。
这时,山路越来越窄,甚至没有了路。于是,我们就在丛林中、灌木丛里穿行。然而,那山野的各种意象,却涌入了我的眼帘。
雄浑的山野,那是诗的朦胧;
陡峭的山野,那是词的豪放;
纵横的山野,那是歌的吟唱;
清秀的山野,那是文的清爽。
山野姿势各异,性情也殊。那喜、怒;那哀、乐;那颦、慼;那舒展;那忧、愁;那欢、悦,都是山野的韵味。那一飘一洒,一雄一浑;那一陡一峭,一点一撇;那一高一矮,一宽一厚,都是山野丰富、深邃的思想。
上了二黑山后,我们来到了一碗水边。所谓的“一碗水”,就是从一石缝中溢出来的一点水,多不过一碗,故称“一碗水”。许多群员还没有见过一碗水,因此,纷纷前来观看、拍照,有的捧起水喝,只觉味美、甘甜。
无论是天阴下雨,只有一碗水;
不管是气候干旱,还是只有一碗水;
不管是寒来暑往,同样还是只有一碗水;
哪怕是历经千年的岁月沧桑,依然是一碗水。
我对蒙师说:机会难得,我给你照张相。于是,蒙师在一碗水边留影纪念。

过了一碗水,我们就开始下山了。这时的路,依然蜿蜿蜒蜓,坎坎坷坷。然而,看着那些缄默的山野,我在想:
山野无声,并非没有语言没有思想;
清溪淙淙,那是它独特的低吟浅唱;
泉水汩汩,那是它记录的岁月回忆;
风声呼呼,那是它优美的情感涌荡。
在山中行走,处处是山。那山野形状各异,起伏连绵,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状:
有的山野洒脱飘逸,透着一种古朴的神韵;
有的山野清静淡泊,涵着一种深沉的气质;
有的山野清虚无为,蕴着一种万古的清爽;
有的山野错落有致,露着一种卓然的体象。
看着山野,我不禁想到了人生。也许,这山野就是在裸露一种自然、人生的哲学。它无时不在启迪着我们的心灵:
人生的路,一颦一笑由命不由人,多彩而又漫长;
人生的路,一步一叹畅游天地间,随时有着骇浪;
人生的路,一歌一吟千帆过尽后,一笑江湖相忘;
人生的路,一欢一愁白发三千丈,时空渺渺苍茫。
昭通山野徒步群自成立十多年来,有许多的人已走了数万公里。因此山野人的徒步,使得山野人成了真正的行人。李白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我们来徒步,不仅只是为了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的认知,对人生的感悟。
行走在红尘陌上,需要心与心的呼唤;
我们结伴而行走,需要互助以及互帮;
人生道路千万条,需要正确把握方向;
勇敢向前行走吧,需要的是勇气胆量。











编辑:莹心 李华
美编:惜缘 郑翠利
审核:琼则思变
制作:瀛洲居士
图片由作者提供 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
中华诗经阁
荣誉顾问 张文汉 韩春见 熊静中 沈阳 石生 郭仁炳 浬鎏洋 王亚中
社长兼总编 瀛洲居士王连社 副总编 琼则思变 副社长 胡乃华
总监 芙蓉花
宣传部
部长 刘建荣(河北) 副部长 左福启(河北) 副部长 明雪琴(河北)宣委 简单(河北)
宣委 李霞以及所有编辑部成员
诗经部
部长 董杰(河北) 副部长 卢华山(河北)
编委 毛恒昌(上海)石富城(重庆)(添加中)
音频部
部长 于冰(河北) 副部长 骏马(河北)副部长 梦露(黑龙江)
编委 香乡(北京) 冬日艳阳(黑龙江) 田浩(天津) 心语心声(山西) 碧海青天(河北) 喜洋洋 英子 张志国(河北)枫叶(宁夏)悠闲(湖北)上善若水 山涧红枫(添加中)
格律部
部长 张晓鹏(江苏) 副部长 夏青海(内蒙古)副部长 刘激扬(河北)
编委 乡音(湖北)孙春梅(河北) 刘淑芬(辽宁) 槐增良(河北)佘正发(湖北)么忠文(北京)白公平 痴翁(南京) 马到成功(河北)(添加中)
词曲赋部
部长 汪雯(江苏) 副部长 文墨冰言
编委 周镇添(广东)张永庄 (河北) 李杰猛(湖北)连丙堂(河北)(添加中)
古风部
部长 李元超(河北) 副部长 魏增才(河北)
编委 闫俊山(河北)(添加中)
新诗部
部长 胡乃华(辽宁) 副部长 张荫成(河北)
编委 杨慧月(湖北) 卢庆学(河北)吴萍(安徽)赵雪梅(吉林)杨永振(北京)(添加中)
散文部
部长 莹心(山东) 副部长 李华(河北)
编委 铁裕(云南) 王玉(河南)(添加中)
小说部
部长 贺宝璇(山东) 副部长 张合军(河北)副部长 任春铭(山东)
编委 王振伟(吉林)(添加中)
杂文部
部长 熊静中(河北) 副部长 王俊颖(河北)
编委(添加中)
书画部
部长 胡胜利(北京) 副部长 王栓柱(河北)
编委 王春阳(河北) 邢富强(河北)(添加中)
影视部
部长 耿进柱(河北) 副部长 高聪英(河北)
编委 宋闯(黑龙江)(添加中)
美编部
部长 王彩维(陕西) 副部长 郑翠丽(陕西)
编委 婉萍(山东) 王申未(陕西) 梁聪苗(陕西)(添加中)
诗评部
部长 秦本云(湖北) 副部长 宋京平(四川)
评委(添加中)
中华诗经阁——传播诗经文化,弘扬正能量,以公益为宗旨,以奉献为准绳。诸子因兴趣爱好而志同,因传统文化而道合。期待国内外才子佳人入驻,尽情展示您的风采!
温馨提示:投稿、荐稿、组稿、音频配制、赞赏、点赞、留言、转发、推介等均属友情体现!衷心感谢!
【免责声明】
1、本平台基于弘扬国学、传播诗经文化、发挥正能量之目的,发布链接,但并不意味着支持赞同所有诗、文的观点和态度,并不意味着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和文学的艺术性,并不意味着文体文本合格或合乎要求。诗、文是否原创,无法考证,坚持奉行文责自负之原则.
2、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下载、或以其他形式复制、使用本平台链接图片等,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本平台所采用的音频,图片等,如有不妥,请及时通知予以删除.。如无意中侵犯了某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平台将立即删除。
4、本平台对于涉及政治、文化、权益等一切责任概不承担,均由相关作者或单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