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川过往传下来的一些事——
县官与寿联
文‖胡采云
八十年代称“环城区北桥乡七里大队”,现今系仙女山街道办事处七里村。这个地方在清朝末期曾设有一个“接官厅”,文武官员从州、府、京城来汉川执行公务,都要来这里小憩,以听候调遣安排,因此得名。接官厅建得十分典雅,有如当今别墅的风格。接官厅这处建筑周围碧波荡漾,湖光山色,相映成景,特别是在暑月,真有“映天荷花别样红”的场景和情趣。
清末民初那年春夏之时,适逢县太爷五十大寿,其下属广传府内官员下到四里八乡搜刮民财,动员家家百姓进贡拜寿,藉以炫耀他的威风。当时,有一从朝廷贬职回乡的调臣,十分不满县太爷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他冒着削职为民的危险,写了一副贺寿联,差人送到县衙。
上联是:大老爷做生钱也要银也要票子也要红黑一把抓厚着脸皮受贺礼
下联是:小百姓该死麦未收谷未收棉花未收青黄两不接含着眼泪送人情
横额是:送甚东西!
县太爷接到贺联之日,正是文武官员为其拜寿之时。县太爷得意洋洋,连忙吩咐下官当众宣读,下官看罢,难以开口,太爷等得不耐烦,抢过拜寿联一看,当即气得浑身发抖,可是在场面上又碍于面子,只好哑巴吃黄连,把寿联搁置一边。有几个好事的衙役设法打听到这幅寿联的内容,当下就在他们中间传开了。
后来,传到百姓耳朵里,乡民百姓们无不拍手称快。这副寿联随后也越传越远,一直传到陕西某地,当地也有一乡民借用此联内容,揭露反动军官郭翼嘉大祝生日敛财的罪行。不过,上联的“厚着脸皮受贺礼”改为“不分南北”,下联的“含着眼泪送人情”改为“送甚东西”。
如此说来,真乃是“官逼民反”,即此,由一幅对联迫使县太爷改任他县降职,郭翼嘉最终也没落到好下场。


作者简介:胡采云,六零后,湖北汉川籍。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偶有诗歌、散文见于报刊杂志;系地方电视台及报纸,《新农民》杂志社特聘通讯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新文学联盟.《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理事会汉川市分会主席;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汉川市分院院长,《沧浪文学》杂志终审。平生均在崇尚精神文化滋养,喜欢把平平淡淡地生活细节过成诗情画意的模式。常常忙不迭地,竟然也乐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