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一组)
玉 缘
天目湖客
两年前,我从常州回到溧阳,偶然遇到了阿龙,俩人相见就有缘,说话也较多。
那时他正在筹办溧阳梅岭玉与良诸文化研讨会,我是溧阳人,一听到梅岭玉三字,就觉得惊奇不己:“溧阳那来什么梅岭玉?”
他耐心向我解释说:“是天目湖上游平桥的一个石圹,后来在开采中发现了大量玉石。你那天有空,我带你去看看!”
我马上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在县科委、科协工作时,平桥曾有个乡村企业开釆方解石的石矿,到科委来申报立项,我还在我主编的科技报上,报道过这事儿。
我忙问他:“是不是那个加工方解石石粉的石矿?”
他点点头:“是的,后来在矿藏中发现大量玉石,请专家来考察鉴定,专家说终于找到了!这就是历史上屡有记载的溧阳玉,因为是在梅岭村发现的,后来就命名为梅岭玉。”
两年前,我在常州大林禅寺里工作,他特地邀请我来参加在天目湖涵田宾馆召开的《溧阳梅岭玉与良渚文化国际玉文化研讨会》,这件事引起了我对阿龙的重视。因为这是他在政府支持下,独立主办的—次国际玉文化研讨会,全国知名学者和国际专家上百人云集溧阳,共同研讨梅岭玉与良渚文化的关系,而良渚文化遗址,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石文物,其材质与梅岭玉是同质的,这可真是件大事儿!
他说:“收集梅岭玉,研究梅岭玉,就是为了宣传上古史前的江南华夏文化,就是为了宣传溧阳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文化。”
在此之前,我对玉石文化毫无兴趣,也毫无接触。既无爱好也无收藏,也不研究和关心玉文化。引起我对梅岭玉关心、重视、学习、研究的人,是梅岭玉,更确切点说,是刘阿龙。
阿龙原来也是在机关单位工作的,后来他也下海了。我发觉他和我一样,只要对一件事发生兴趣,就会不计成本的深入进去,哪怕碰得头破血流,哪怕走到山穷水尽,也是绝不肯轻易放弃回头的!
据我和他身边的亲友们接触了解,他对梅岭玉的爱好和投入,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
“包衣裹石谁识君,万世深藏不露形。
一朝魂出梅岭路,日月失色天地惊。”
这是我后来写梅岭玉的一首小诗,其实用这首小诗来喻比阿龙,可能更为贴切。
这几年来,他为了研究推介梅岭玉,做了许多在旁人看来不可思议、无法理解的事儿,他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的玉石产地,跑遍了各地的玉石文化博物馆,拜访了众多国际国内知名的玉石专家,搜集了各种玉文化研究的宝贵文献和资料,召开了一次又一次的有关梅岭玉的学术会、鉴定会、推介会及各类工作会议,他购买和搜集了一大批珍贵的梅岭玉产品,请人编写拍摄了许多有关梅岭玉的书籍和影视资料,他出资成立了梅岭玉文化研究会,以至到后来要筹建开办一个梅岭玉博物馆,所有这些活动,那一项不需他自费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和精力?而他却十年如—日,坚持不懈,乐此不疲。
用什么思维都无法解释他多年来在梅岭玉开发研究上的坚持和努力,无法解释他多年来上千万资金的不断投入。作为朋友,我只能说他与玉有缘,他是一个与玉一样晶滢剔透、温和韧性的人,他现在已经是个地地道道不折不扣的玉石专家。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阿龙经过数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建成了天目湖梅岭玉博物馆,面积达几千平方米,位置座落在天目湖主坝北侧的水上世界旁边,值此梅岭玉博物馆即将开放之际,除了向他表达祝贺与敬意之外,我忍不住还要说上一句;
这人真是个玉痴!是个与梅岭玉有缘的人!
但愿与梅岭玉有缘的人,会越来越多。
2020.11. 26晨于苏华
梅岭玉
作者:天目湖客(江苏)
自古玉石精华,盖聚天地山河之灵气,沭宇宙星空之清辉,或藏于崇山睃岭,或匿于荒野僻谷,天地运合,亿年琢磨,万世陶冶,始得生成。
据《列子传》载,古时台州(浙江)以北,弇州(太仓)以西,为华胥国也。溧阳昆仑之地,乃史前华胥国之都城,史称海内昆仑。伏羲在此结罟为网,创辨曲,靠渔猎而生。女娲在此炼石补天,筑玉台,遗五彩之石。
玉出溧阳,必有其源。良渚神墩古址,河姆东山文明,东海城堡遗跡,距今约在四千年至一万两千年之间,系史前华夏文明之期。虽无详细文字记载,幸有玉石文物遗存,其质美朴,名冠天下,万年千载,至今尚存。其源可溯,有据可查,材质同类,史间有论。皆源出溧阳之玉,人间有遗物,沧海存宝玉,台湾故宫博物馆內,至今仍藏有溧阳玉!
溧阳玉虽自古有之,然矿源之地,曾难确定。值至梅岭釆石之时,一声巨响,石破天惊,始见梅岭之玉真容面世。专家确认,梅岭玉,即为溧阳玉!然雕琢成形,乃需加工之地,而句容东沙,浙江德清,浙江良渚,皆有玉石加工埸遗址发现,各地距此,舟运筏载,仅数十公里之程。
至此,梅岭玉史料之载,宝藏之源,加工之地,遗存之物,一应俱全矣。
秀山丽水兮,藏五彩之珍。华夏久远兮,蕴玉石之魂。
梅岭玉,是溧阳之玉,华夏之宝,它是历史悠久的华夏文明史的参与者、记录者、见证者!是中华玉文化的始祖之玉,亦是中华文明礼仪文化的发展源头!
2021.5.31于溧阳
溧阳梅岭玉是华夏文明的标志
天目湖客
在四千五百万年前的太湖流域,人类远古的祖先中华曙猿,就繁洐生息在溧阳大地上。南京汤山洞穴遗址中的人类发现,已在三十万年以上。
由于地球三大冰河期气候的循环变化,使这里的大陆,不断受到地质变迁和海洋气候循环变化的巨大影响。
四万年前,智人和尼安德特人在欧洲同时存在,但尼安德特人却逐步走向了消亡。同时,在亚洲东方的大地上,这里已有了东方原始人类的活动痕迹。
人类对玉石的认识和应用,也随之开始。
在距今一万两千年前,太湖流域是一片原始森林, 后来因为气候的周期性变暖,使海水再次淹没大片陆地。太湖流域又成为一片汪洋,沿海的村镇沉入海底,只有少数高地成为岛屿,海岸线西延至皖东南的苏浙皖交界一带,人类的生存,靠渔猎为生。
在八九千年左右,随着太湖流域水位的又一次降低,大片土地再次露出水面,长江下游又演变成湖泊、沼地、平原。 太湖流域再次繁荣,人口得到快速增长,也带动了江南玉文化的发展,而其标志就是溧阳梅岭玉文化的发展。
在距今一万两千年至八千年左右的上古华胥国时期,它的属地为今长江下游的浙江、安徽的沿海近海地区及江苏大部地区,即浙江台州以北至江苏弇州以西(今太仓)。
华夏先祖穴居山洞内,有巢氐磊石为门,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氏结罟为网,女娲氐炼石补天,他们都是华夏先民的杰出首领。这使人类史前文明开始形成,并以爆炸式的形式快速发展着。
因为有了大片陆地,一些可食用的作物开始生长,先民的生活从渔猎生活向农耕生活变化发展,人们开始集居在固定地点耕作生息,原始部落的村庄和城镇开始形成。伏羲、女娲、西王母、黄帝、蚩尤等先人,都在溧阳及东南沿海地区,留下众多遗迹和传说。
据列子传载,溧阳昆仑是史前最早的部落组成的华胥国的国都,位址在今溧阳县北昆仑之地,史称为海内昆仑,它四面临海。在海内昆仑之地,先人们发现并制作玉石,在昆仑的东面的海中,就有座玉山,在今无锡境内。
史载溧阳昆仑建有四门:东为东乙门,西为西川门,北为巴裸门,南为玉台门,地址在今胥渚古村一带。
这足以证明,太湖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起源之地,华夏玉石文化巳经在华胥国初步形成,它是华夏玉石文明的源头。
伏羲与女娲, 是史前华胥国的杰出代表人物。伏羲观测日月的变化,发现了易,创造发明了八卦,创作了驾辨的曲子,成为中国文字和音乐的起端,结束了人类结网记事的历史。在今发掘的华夏玉文化里,就发现许多文字和符号。
传说中女娲补天的彩色石子,就是在华胥国的玉台门炼成,史称昆仑玉,溧阳玉。至今在溧阳山区,仍有五彩之泥和五彩之石。
在台北博物馆内,有命名为溧阳玉的馆藏珍品。
由于气侯的不断变化,陆地面积又逐渐被海水复盖,这里又不再适合满足大量华夏先民的生存需要,大部份华夏人携农耕和渔猎文化逐歩向四周地区迁移,由于他们身背弓箭,以渔猎为生,被当地人称为夷人或蛮人,溧阳玉随着华胥国的兴衰和华夏人的迁移,带到了全国各地。并形成北方中原农耕文明和南方渔猎文明的大发展。华夏文明和中原农耕文明的结合和发展,最终形成为中华文明,中国人被称为华人。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这是古人对溧阳昆仑玉的最美赞词,也是对华夏之光的赞美!
溧阳是华夏玉石文明的发祥地,亦是中国玉文化的源头。
在崧泽文化、马家浜文化、河姆渡文化以及良渚文化的遗址中,都存有大量的精美玉石,而这些玉石的材质,经科学检测,和天目山脉的溧阳玉和梅岭玉的材质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各地发现的史前玉石,其原料来自华胥国的国都溧阳,溧阳玉已从溧阳走向全国各地。
而良渚文化距今四千三百多年,它既可能是华夏文明在江南地区的延续和发展,也可能是中原文明的从北方地区的回归。
而溧阳梅岭玉,则是始终贯穿这一历史文化兴衰发展中的代表。
东海海底城堡遗址及大贤庄文化遗址的玉器,距今约一万两千年左右,张家港东山村遗址和宿迁顺山集遗址的玉器,距今在八千年左右。溧阳东滩头遗址的玉石文化,也都在七千年和九千年之间,这些都充分证明,华夏文明远早于中原文明达数千年之久。
崧泽文化中的玉器,它距今约六千至七千年之间。河姆渡文化遗址中的玉器,距今六千三百年左右。
溧阳的神墩遗址、东滩头遗址、秦堂山遗址、及周边三星遗址、圩墩遗址、东山村遗址等地,都发现了玉器,时间都在六千至八千年左右。四千三百年前良渚文化遗址中,也发现大量的玉器。它们足以证明,华夏玉石文化,早于中原玉石文化。
它们是独立和早于中原文明之外的华夏文明。
它们的玉石材料源头,大都来自溧阳玉。在溧阳及周边的句容东沙、浙江徳清等地,这些地方都已发现玉石制作的史前遗址,它们离溧阳的水面距离只有几十公里远,都在海内昆仑之际,是华胥国的属地。
不断发现的江南史前文化遗址,使长江下游地区的史前考古学,踏上了新的台阶,也改变了人们对中华文明形成的认识,以事实纠正了以前认为江南史前文化发展要晚于中原文化的观点和结论。中华文明的溯源工程,应在华夏文明的基础上顺序而进。
正如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所言:过去有一种看法,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文化先从这里发展起来,然后再向四面扩展,其它地区文化比较落后,只是在它的影响下才得以逐步发展起来。
在大量被发现的江南史前遗址面前,这种看法和结论,被证明是不全面的,仅溧阳就发现了神墩遗址、秦堂山遗址、东滩头遗址、常州还有三星遗址、圩墩遗址、张家港东山村遗址、宿迁顺山集遗址,东海大贤庄遗址,海底城堡遗址,以及周边地区的崧泽遗址、马家浜遗址、河姆渡遗址,它们的时间距今都在六千至一万两千年之间,与中原地区所发现的遗址时间同歩,甚至远远超过中原文化遗址的历史。而这些地方,都是上古华胥国华夏人(即东夷南蛮人)生活的地方。
在人类发展历史上,黄河流域曾起过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文明时期,它常常居于主导地位,人口发展迅速,数量众多。但在同一时期或之前,其它地区的古代文化也在以各自的特点和不同的途径在发展着,其历史更加悠久。长江下游一万年左右的史前遗址及北方内蒙红山文化六千年前遗址的发现,都证明了这一点。
溧阳梅岭玉的出现,与华夏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最早的玉器,无疑是华夏人发现制作和应用的。在文字记载没有出现之前,这些玉石文明在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中,不断以口碑形式传承着,并在史前遗址中被不断发现佐证,这就是华夏文明的结晶和标志,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创新的象征性能力的表现,而溧阳梅岭玉,正是表现这种象征性能力的载体。
而近年来发现的许多江南史前遗址中,大都有用梅岭玉所制成的玉器出现。据史学家玉少华先生考据,溧阳地区有几十处山地有玉石矿源。
梅岭玉,是溧阳之宝,华夏之宝,更是中华玉石文化之宝!梅岭玉是史前华夏文明的文化标志!是中国玉石的始祖之玉。
2020.7.6 于平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