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谷里的记忆
作者 : 刘正齐
诵读 : 蒲公英
多日就憧憬、向往着,去寻找山谷里的记忆,由于琐事缠身,总是不能如愿,所幸今天终于成行。经过六十多公里在大山中穿行,沿途纯朴的山野美境,动听的溪流鸣唱与自然风光所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一路绵延舒展开来,让我们这些生活在喧闹都市的人,得到了极大的心里满足。而杨集景区已豁然展现在眼前。

黄花溪是杨集较盛名的景点,坐落于青州西南,西临淄川,是鲁山的余脉,极富天地灵气。春夏秋三季,这儿风景宜人,时值秋季,漫山遍野的红叶层林尽染,伴着霞光似火一样映照着山谷坡地,其间有成片的青松点缀,形成红黄绿遥相呼应的美丽图画。

黄花溪有一个不大的山村,说是山村,却几乎见不到人家,然而可看到村头一畦畦整齐浓绿的菜园子,分明感觉到山里人家特有的质朴、勤劳与亲切。同时吸引我们的还有大片的山楂树,满树红彤彤的山楂实在着人喜爱。

根据山谷的自然资源分布状况,共划分成缘起林、逍遥津、普渡舟、觉悟山等十二个著名景点。据介绍,黄花溪三字是寓意水、石、山、林等自然资源。这儿溪水清澈,宛如一位乡间少女,静则流光顾盼,野花满头,相聚成潭;动则飞流湍急,落玉之声,如山歌清唱,清纯甘美…

这儿没有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也没有普渡众生的庙宇寺院,更没有人文杜撰的传说和故事,有的只是自然!以及近百种的中草药,这在缺医少药的年代,足可以造福百姓,不是我们现在可以想象的。而它所带给人们的是纯天然没有任何雕饰的美,显得那么的古朴,真实,那原始的、野性的自然风光,更能吸引着每一个游客。

黄花溪山涧时常出现汨汨清泉,水流潺潺、鱼虾同乐的美景,忍不住让人驻足。特别是雨季来时,山涧的水流湍急,浅可漫过脚踝,深可及膝盖,再有迅猛直泻处,便无法通行了。

一路走来,谷底小道,弯弯曲曲,宽窄不一。山势大开大合,于陡峭处,仿佛一扇耸立云间的“天门",忽在眼前断开,青山分立两侧,断裂的削面与地面垂直。人在峭壁“天门”中穿行着,我们只有被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魅力深深折服的份了。崖壁之上或凸出或凹进,有的像人像,有的像奔驰的动物,似像非像,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如果说峭壁的雄姿和霸气让人震撼不已的话,那苍劲却盎然的古松虬枝,更是如梦如幻,有的倒挂,有的斜倾,而躯干则执著地向阳挺立,黄绿交融,相映成趣。

随着节气入冬,风霜雨雪的摧残,鲜花没了,红叶落了,虽给人一种凋残之感,但处于时序的万物,都有着自己的轮回,这也是一种宿命,用不了几月,春暖花开,又将是另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

黄花溪的花虽谢了,红叶也落了,但处在群山之中的仁河水库则更加的深邃,有的水面瓦绿瓦绿的,也有些水面则呈现出深蓝色,可见水有多深,据当地老乡讲,有的水段有近百米之深。连绵耸立的山峰倒映在水中,随着水波不断地晃动。从南面群山之中经漫长流淌的泉水,不断地注入水库。这儿处于深山峡谷之中,没有任何污染,其水可直接饮用,甚是甘甜,当地政府已将其列入青州市重要的饮水地。

这儿的风带着水汽,空气也透着湿润,且清新,和着满山的树木,形成了一个天然氧吧。淡然而带远古的自然风貌,总给人一种莫名的舒泰,会让你忘掉所有的烦恼、惆怅。在这里人心已然返璞归真,仿佛自己竟是融入在了这山水之间。与朋友寻找靠水的一方青石,斟一盏美酒,畅谈人生,叙说过往,淡看浮沉,无不快乐。也可静坐在那儿沉静自己,让疲倦的心得到释然,也不失为一种惬意,一种恬淡,一种洒脱。与世无争,不染风尘,彻底地放松自己,我想这也是别样的美,别样的享受吧!
有吾师诗为证:
“良辰如意日,挚友远山行。
未见游人面,空闻落叶声。
放歌思过往,纵酒叹浮生。
醉笑黄花尽,春来草自盈。"
2021年11月23日于抱朴斋。
本期主播 赵霞

朗诵:蒲公英,本名赵霞,山东青州新闻宣传单位退休,中共党员,喜欢文学、音乐、舞蹈、酷爱朗诵,青州诗词学会、青州海岱诗社主播。
青州市阅读学会老年大学朗诵班首届学员,获得老年大学主题朗诵比赛一等奖。早年参加青州市主题演讲团作巡回演讲。所参加的舞蹈节目获首届全国水兵舞比赛第四名。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愿为传播一切美好的正能量,发光发热。
本期作者刘正齐
刘正齐,山东青州人, 自幼酷爱书画诗词。自中学从教以来,对柳体书法研究倍深,其字体遒劲有力,刚健挺拔,端庄工整,部分书法作品已被中国邮政及一带一路中欧意象(邮政系统)采用,制成精美邮册,在中国及欧洲各地发行,深受各国人民所喜爱, 并参加各类书法比赛及会展,均取得骄人成绩,被评为中华文化复兴践行者,中国当代艺术名家。
现为青州书法家协会会员,老干部书画协会理事,界石书院副院长,山东老干部诗学会会员,青州市诗词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