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铁生简介:辽宁凌海人,现居深圳。八十年代初开始写作,诗歌痴爱者。出版诗集十二部,散文集一部。
雪中菊(外二首)
卫铁生
黄菊,转身看落雪
憔悴的冷,糟粕在余生箱底
如果还有勇气翻看生死
那些字句该怎样晾晒轮回
命里有太多转身模糊又清晰
情感的风景,或是坚忍的生活
一棵花草不比呼啸小
当缄默认同世界
章节内的大写意往往震撼谛听
那朵雪中菊,不用任何代言
定格瞬间,转身很深邃
太多前尘逝去,唯有静
看破一生。就这样在素白中慵懒
吹吹打打的音乐走过身边
留一小帧,不装裱余响
雪殇
器皿上一片白,饮悲的人
幻化穿越大雪的那些蝶
故事坚硬的茧都松软
一朵白菊的意象,逝掉芬芳
哀乐从后面隐约传来
瘫痪多年的疯,静止了
哭泣的青春,戴孝的遗物
在乡间,送别一场俗
这是雪之殇,开满冬季
自然的坠落与路引很有秩序
那群黑衣人走在白地上
传出窸窣的共鸣
小雪节
那棵誓言树在雪中寡居
美丽装束着伪盔甲。
几颗憔悴的松果
顶着白头,不再说话。
花好月圆早已走开
彩丝绸剩下不染色的棉。
裹得如此之厚,除了防冷
还有什么更奢侈。
开始晾晒自己的冰
很勇敢,在常青的松柏下。
白茫茫的寒颤多么松弛
不说话,像干净的解脱。
一朵菊魂,含蓄而不含糊
(榆钱儿)
一朵雪中憔悴的菊,写照困境中磨折一生的小人物,透视到她们坚韧强大通透从容淡定的内心世界。
以菊品喻人品,是我们熟悉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象。这首诗的意旨根植于此,而呈现方式却又不成语,不符号,不陈窠,令读者耳目一新。试举几例,或可意会到诗作的独到深刻精彩,读过,心被震荡,激起一圈圈泛音共鸣:
1、起笔陡峭。来看诗人用词的机杼感,时空感:“转身看落雪/憔悴的冷,糟粕在余生箱底”。“转身”,意为回顾。只两个字,就把一生拎起总览,读之沧桑悲怆顿生。
2、舒缓呼啸的节奏。苍老的目光,缓缓“翻看生死”,“晾晒轮回”的时候,你可听到那轰隆隆的内心? “命里有太多转身模糊又清晰”,多少遗憾与无奈镂心刻骨!而“艰忍”的品格,就藏在日复一日与命运的屈伸对峙中,“当缄默认同世界/章节内的大写意往往震撼谛听”,“一棵花草不比呼啸小”!
3、总绾收束,于无声处听惊雷。此生苦寒多舛雪上加霜,或是烈火烹油锦上添花,最终都会归于大虚“静”。可叹利欲迷魂者至死不悟,以“吹吹打打的音乐”为自己送终。而一朵素菊的深刻桀骜在此时也得以最大彰显:“转身很深邃”,“太多前尘逝去,唯有静”。问心无愧留“一小帧”遗像,而鄙夷以虚华热闹“装裱余响”。
细品这首小诗,字字平易而机锋暗藏,句句含蓄而不含糊。读过,真个会被诗魂叩击,被诗韵久久萦绕……
雪殇,盛大的悲情美
(榆钱儿)
冬晨,从这首诗里读到一个故事:撕裂的尖叫,力不能敌的反抗,隐忍的哭泣,正被漫天大雪渐渐息音……
大雪纷飞,悼别一个女子。她如一朵白菊,美丽素洁;内心蝶羽翩飞,优雅浪漫;却半生困厄于命运的暴雪,在茫茫冬野,抱屈含恨悄离人间。
生命是一樽器皿,精美而易碎。那美丽动人的秘密,曾守口如瓶,被包藏在“坚硬的茧”内。而当茧子松软,真象大白的时候,已是梦境寂碎无以弥补的终极悲哀。
乡间,一场原始粗朴的送殡,把悲情美的触角探向人物命运内心,雪原上行进着默默唏嘘:那朵美丽柔弱的白菊,曾遭遇了怎样的暴雪袭击,竟落得“瘫痪了多年的疯”?“哀乐,戴孝,遗物,送别风俗”……又怎能补偿她“哭泣的青春”?一朵纯美白菊的故事终于静止了,而不灭的花魂,又怎能无憾安息?
悲剧落幕。读者我竟不知不觉加入了“饮悲”的送行中,深陷于其因果关系的氛围中,发呆,默悼,久久不能自拔于诗境:
雪之殇,开满冬季
坠落与路引很有秩序
那群黑衣人走在白地上
传出窸窣的共鸣
我读到的这个故事,也许太具象了。但又觉得写出了一层女子。我想起了当知青时我的好友,那朵乡间早夭的栀子花……
另一种雪的延伸
(榆钱儿)
情人节的狂热,刚到小雪节就结冰了;婚礼上花好月圆的誓言,刚到小雪节就寡居了。
谁说人老如松不怕冷? 也曾将寒透的心事层层包裹,不过是自卫防冷——防世人冷言冷语的猜测议论再覆一层冰。
唉唉,终于想通了,放下了,勇敢“晾晒自己的冰”了,“像干净的解脱了”,只是为时已晚,只剩了白茫茫空寂无边……
一生爱情落雪。为之一哭!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多么难以抵达的爱之圣境,叹叹!
誓言树在雪中寡居
花好月圆早已走开
开始晾晒自己的冰
像干净的解脱
感觉诗的主干,是这四句,撑起故事轮廓走向。其余的是丰满意旨的血肉。
补充:
1、诗题《小雪节》。节者,双关“节气”与“节坎”。寓意脆弱的爱情难以经受小雪初临般的小小考验。
2、“丝绸剩下不染色的棉”,是否喻意遭遇爱情的挫折,才明白朴素本真温柔,是爱的内核。也寓意以平淡守静呵护宽容在风雪中走失的初心。
诗题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