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十大书房咏唱

文/屈军强

安守书房情意长,
品茗读书笔墨香。
《陋室》有名读名作,
安贫乐道赞善良。
诗人陆游《老学庵》,
闲门潜读乐趣藏。
明代张溥《七录斋》,
读抄即烧美声扬。
《聊斋》主人蒲松龄,
写成宏著不寻常。
《求阙斋》中曾国藩,
戒贪戒慎谦和祥。
学者启超《饮冰室》,
内心之忧思难忘。
《绿林书屋》伴鲁迅,
横眉冷对著华章。
《菊花书屋》毛泽东,
藏书最多古生光。
《有不为斋》林语堂,
有为不为观中堂。
《缘缘堂》中丰子恺,
长夜共谈画意忙。
古今书房精气在,
文脉传承代代芳。


生命里,有风有雨,更有阳光

文/王鹏云

生命,是风雨的洗礼,更是阳光的沐浴。这一程山高水长,经历的太多,承受的也不少。那些风华的岁月,会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那些有过的遇见,会给予冷暖的感受。无论是聚还是散,都要记得,对信任的人,永远别撒谎,对撒谎的人,永远别信任。人与人之间一旦失去了信任,再多的弥补也找不回原来的感觉。

人活一世,心只有一颗,不要装的太多;人只有一生,不要追逐的太紧;心灵的愉悦,来自精神的富有;简单的快乐,来自心态的知足。人生百味,谁能不累,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一个劫,每个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成长,谁也没有那么轻松。熬吧,熬过去就是重生。先努力优秀,再大方拥有,所谓生活,有所为,有所爱,有所期待。

无论何时,都不要跟别人解释,你自己,懂你的人不言而喻,不懂你的人,百口莫辩。做人无需人人理解,只求问心无愧。余生没有心情向任何人解释自己,只想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有些事,本就不值得被原谅,跟大不大度没关系,各有各的底线,再热的心不被重视,也会凉,再深的情不被珍惜,也会淡。

人生苦短,在变老的路上,善待自己,糊涂一点不较真,大度一点不生合,凡事看淡,一切随缘。人生本过客,何必千千结。不如强大自己。努力一点,是为了让自己多点筹码,不去做不喜欢的事,人生没有结果,只有后果和结果,少问别人为什么,多问自己,凭什么。

把不愉快的人和事,从记忆中删除,把心里的垃圾,定期清理掉,放空自己,才有储存快乐的空间。生命里,有风有雨,更有阳光,每个人都有艰难的时候,只要熬过去,你会发现那些差点要了你的命的事,其实都是成就你的。过去的事,过去的人,笑笑就好;现在的事,现在的人,尽心就好;未来事,未来人,随缘就好。

无论谁是谁的谁,人事坚持来一次,愿我们的生活如诗如画,吃喜欢吃的饭,处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看喜欢的风景。愿一切美好,如期而至。

格物致知,明心见性

文/ 何俊锋

装点居室,雅为上,一间书房,一个案头、茶室,空间内外,有大有小,大可以是一方庭院,小可以是一个阳台,有空间就有物质,那些物质的选择,便是一个人心性的体现,或朴雅,淡雅,优雅,或清丽,艳丽,明丽。器物的选择与搭配,都是一个人心性的呈现,跟一个人的修养与审美有关。格物明心,心生欢喜。生境界比作三层楼:第一层物质生活;第二层精神生活;第三层灵魂生活。而格物致知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也有三层境界:第一,以物观物,可以安身,第二,以物观人,可以安心,第三,以物观天地,可以安神。

书房中该有书,可以是往圣经典,可以是稗官野史;茶室中该有茶,可以是风炉蒲扇,可以是茶碾道具;案头上该有物,可以是篆刻闲章,可以是笔墨纸砚。一切的器物,都是以合适自然为主,合适了就对了,对了就可以悦己,而三两朋友来时,便可于雅室中谈笑清言。在前人的生活中,茶烟瓶炉,琴棋书画,珍器雅玩,一样不能少,有物,方可明心。格物便是做人,心无拘役,但又不逾越规矩。在一定的法度之内明心见性,合乎规矩而垂范后世,这便是格物致知的最高境界。

室中琳琅多韵致,人间燕闲胜桃源。会心豁目,众妙皆备。临法帖名迹,归真有序,墨池凝香泽;赏拳石清供,玲珑烟云,肌骨参天地;品碧草修竹,清雅盈室,案上成幽野……虚庐清旷,坐尘释虑,雅物明真韵;丈室轩朗,冲淡潇洒,格物致雅。器物本身并没有价值,但是当人赋予它生命的意义以后,它们便有了审美价值,器物也随人的思想高度而不列尘俗,书房也因此意趣无穷。

很多人沉迷于物的价值,却没有升华到精神层面。格物致知,关照物的品格于自身,写意无穷;怡情于物,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流情无尽。格物能生发诗心,诗也强化了物的美感。物和物之间也不是简单的连在一起,而是一种心性的体现。我们生活中不断地与物发生关系。无论是山泉清溪,有人行旅;无论是草木花卉,有人清供。茶是喝的,书是看的,诗是诵的,画是游的,器是造的,物是观的,所有的这些,构成了中国人的审美和哲学,也正是所有的这些,不断的丰富着我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今天我们还在吟诵着那些唐诗宋词,还在欣赏着青绿山水,宋元笔墨,这些艺术中,有不少是先人观物所得,他们为我们一个广阔的天地,安放着我们的心神。生活之中有着这些艺术的滋养,心境不复荒芜。生命情趣干枯之人,带着功利的眼光,便觉此为无用之事;生命情趣丰富之人,带着诗意的境界,深感此为人生一乐。以清心雅物为友,是对生命的彻悟和留恋,格物乃人生的大智慧。在格物的路上,便恢复了人性的天真,情趣也变得审美化和艺术化。

格物,是一种生活趣味,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生命中除了安身立命的物质需求,还有安养生息的精神涵养。生命的另一层境界,是如何格物以达真知,让人生的每一个过程都闪耀着精粹之光,如春水初生般滋养自己。抛弃世俗评判,焕发生命的光彩;『以无用之事,遣有生之涯』。欣赏艺术与真善之物,寻出风雅与诗意,在人生世相的高崖上,一览格物明心的胜境。

寂静时光红尘人

文/何俊锋

季节的流转,寂静时光,苍凉光影,沧桑岁月。因为一份懂得,感恩一切美好;因为生命的存在,让一份温暖相随相伴。繁华落尽,落叶成空,那老去的年华,依旧在枝头摇曳,风姿绰约。岁月沧桑了流年,沧海变成桑田,在岁月的变迁和痕迹里,我们依然可以寻觅到那些遗落在岁月深处,曾经的踪迹。时光荏苒,来来去去,人生聚散,离离合合,风起花落,秋韵依依,无声处,语未尽,杯莫停,往事已成昔年,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流年可以在时光的枝头开出淡雅的花,岁月也可以在岁月的深处留下刻骨的痕,隐藏的,相遇的,在秋天都可以被静静收藏。

一泓秋水,几声雁鸣,几许花开叶落,无奈了世事沧桑,成就了沧海桑田。人生一世,不过是草木一秋,万物更新,皆是过程。繁华与凋零,温暖与寒凉,现实与梦幻,美了与深爱,万物皆有灵,有心皆可懂。若生命为树,一叶之灵,窥尽全秋。生命,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日子,就在岁月的年轮中渐次厚重,那些天真的、跃动的、抑或沉思的灵魂,就在繁华与喧嚣中,被刻上深深浅浅、或浓或淡的印痕。给孤独以拥抱,给心事以聆听,给远方以目光,给荒凉以花香,给苍老以陪伴。给生命许诺,不许永远,不诺将来,只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用宽容与理解,担当与期待,在平凡琐碎的生活里全力以赴地过,云淡风轻地活,手持清风待明月,眉挑烟火过一生 。承担起命运赋予你的沉重,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深秋的日子里,不宜被囚,适合慢煮光阴一盏茶,笑谈浮生皆沧桑。让生命在简静的日子,拥有一份素美的清喜,不悲不喜,不浓不淡,不急不缓,不深不浅,从容淡然。在渐入寒冷的日子里,心怀希望,守着人间烟火,向着山河远阔,低吟浅唱,吟唱人生,一念花开,一念花落。也在季节的更迭中,寂静出一份淡然,不求所有的日子,都泛着耀眼的光,只愿每一天,都有诗意的暖。

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万事岁月长,在红尘喧嚣中觅得一份清欢,于烟火人间过真实省会。几度春秋,几番冷暖,几许纷繁,几处飘零,人生亦是如此,沉浮之间需耐得住寂寞,喧嚣之中学会独自思考,繁华落尽,更有懂得平淡归真。禅茶一味,物语人生,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在深秋的寂静中感悟,一生最重,不过饱餐;一生所求,不过温暖;一生所爱,不过良人守护和相伴。秋深处努力往前走,人生处处有惊喜。年华似水匆匆一瞥,多少岁月轻描淡写,多少深情婉转成经年的离歌。温婉的生命抖落岁月的尘埃,以一颗无尘的心,还原生命的本真,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生活的所有,迎接更多的考验。

乡村孟冬

文/边丽萍

彤彤日暖化晨寒,漫步闲游小桥边。
莫叹无花愁几许,麦田新绿接云天。

淡泊

文/ 张海强

心事重重终徒悔,风花雪月坦然归。
一片清心尽偷闲,澄眼无沙何催泪?
此世复来前世为,何故今生漆如晦?
洗心明澈映明月,送还霞照曦迎回。

岁月更迭

文/何俊锋

执笔问安,落雪为念,初冬的时光里,安静于一隅之地,站在时光深处,隔着窗,看雪花纷落悠扬,每一片都洁白如羽,无暇如玉,飘落的姿态波澜不惊,万千纷落,依旧恬静从容。在白雪飘飘的季节,素怀淡然,缤纷时光里,遇见就是缘,我们也只需轻轻走过就好。一场雪,就让人们一脚踏入了冬天,一丛菊黄,让人想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人淡如菊,书之岁华,这都秋之精神。秋去冬来,让所有的生命归于沉寂,平静中寻找着温暖的栖息,沿着秋光指引,进入红泥小火炉的诗境中。

走过秋天,遇见初冬,迎面就是一场大雪,雪花为序,季节相约,心怀温暖与美好,与冬同行,满载希望收获,在最寒冷的时光里收获温暖与幸福,在有阳光的地方,去看冰雪融化后生命的萌发。初冬,静水无澜,渐入淡雅,北方吹过,又与雪相逢,人间最美的相遇就是重逢,初冬,安静了一颗浮躁的尘心,让情感变得更加柔软细腻。岁月蹉跎,时光易老,人生却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感性,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深情。岁月,就是一场孤独的旅行,好的坏的,都是人生的风景。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繁华千种,抵不过似水流年,抵不过岁月的摧残,当容颜老去,醒来惊觉不是梦,眉间皱纹又一重,当你来不及认真的年轻,那就只能选择在安然的老去。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风雨人生,给生命一份澄澈,让心空一片光明。随缘而行,让生活快乐,让人生精彩。每个人,都拥有着自己的春夏秋冬,虽遇暂时的寒冷,但是终究会过去的,我们每一次冬天的行走,都在为积累一点一滴春天的气息。所以,人生冷暖,冬藏也会让人进退有余,人生风景旖旎,也是因为浓淡相宜。

11月25日晚上,月光灿烂明亮,透北窗而过,我对着徐徐升起的明月,想起了北飘的儿子,思绪万干,儿子大学毕业,第一次走出家门,第一次走这么远,第一次走这么久,想念远方的儿子,随赋诗一首。
随思

文/彭景绪

寒光冷月透北窗,
孤影月圆难入眠。
儿行干里为父忧,
闭目常念儿身寒。
如今北飘常忆忆,
少时常常绕心烦。
今夜月光如此灿,
吾携圆月儿傍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