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面夫妻不是夫妻
作者:南秀山
什么是米面夫妻?中华成语词典里虽然没有解文,笔者认为:米面夫妻,就是说夫妇没有真挚情感,有米有面能生活在一起,如果男人变穷了,无米面之炊,女人就要与男人分手,离你而去,这就叫米面夫妻。所以说,米面夫妻不是夫妻。
男女配偶结为夫妻是缘分,男人突然出事了,生活越来越贫困,甚至没钱去买米面,就在这时候,有些女人经不起考验。就提出离婚,抛弃丈夫而去,从此说明,有米有面就是夫妻,无米无面就不是夫妻。
男女配偶结为伴侣,双方要互相关心,互相疼爱,同心同德,同甘共苦,有福同享,有罪同受,有困难同承担,不离不弃,白头偕老,这才是真正的恩爱夫妻。大家都曾看过古装戏《马前泼水》吧?剧中主要表现一对年轻夫妻的故事:从前有个叫朱卖臣的秀才,经人介绍娶了一位娘子。朱秀才家庭越来越贫穷,甚至无米面之炊,就在这当儿,娘子离他而去,另嫁他人。那年朝中开科选贤,朱卖臣借银两进京去赶考,中了头名状元。当朱卖臣被封为八府巡按回原籍上任时,在大街上被抛他而去的前妻拦住了人马,她跪在马前要求和朱卖臣重归于好,朱卖臣对她这种无情无义的风流女人厌烦不止。他想走又走不掉,无奈之下,朱卖臣心生一计,让随身卫士提来一桶水泼在地上,他对前妻说:你能把这桶水从地上一点不少的收到桶里,我就收你为妻。这当儿,前妻慌慌忙忙在地上收水,因从前都是黄土路,水泼在地上很快就浸入土里,前妻根夲收不起来,朱卖臣气愤地说:你还有啥可说吗?前妻无可奈何只好放朱卖臣离去……
下面我向大家讲述一个《一位老干部的两次婚姻》的故事。请大家评议:俺镇上有位离休老干部(今年八十八岁)他解放前夕参加工作。他青年时代,真是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他二十几岁那年(解放初期)曾有不少漂亮姑娘追过他,后来他却和一个有文化,有知识,在市供销社的小姐结为伴侣。双方都有工作,有吃有喝,你疼我爱,小日子过得甜如蜜似的。在同事们眼里,他(她)们真是天生的一对。谁知在1957年全国刮起反右风,爱说爱笑的这位年轻干部却被划成右派分子,下放到原籍(利民古城)劳动改造。打那起,他工作没了,地位没了,工资也没了,不但生活越来越拮据,也没了人身自由。在那年代里,“五类分子”不但受管制,还整天挨批斗。俗话说:困难时期见真情。就在这场风暴中,这位年轻干部的爱妻再也受不了这种困难和折磨。她对他说:跟着你吃没吃的,穿没穿的,还受管制,这种日子我受不了。他对她说:这是一场运动,是错划右派,我相信党,相信毛主席会给我们平反的。她对他说:平反?你再做梦吧?你没看见大街小巷到处贴的都是打倒地富反坏右的标语说“五类分子”是牛鬼蛇神,是永远不会翻身的,我跟着你是无法再过啦。他问她:你想咋办?她对他说:我要与你划清界线。他又问她说:那你想怎样?她很干脆地回答说:离婚。就这样她离他而去了…
这位年轻干部当时受了很大打击,他忍受着各种痛苦来到当地搬运站当了一名临时搬运工。他整天跟随搬运站工人拉着架子车到离古城三十华里的县城火车站搬运货物。他起早晚归,少说话,多干活,用汗水,用力气换来点点经济来维持生活。
就在这位年轻干部最困难的时期,经人介绍,他认识了一位农村姑娘,俩人见面时,他对她说:我被打成了右派,再受管制……她瞟他一眼说:啥右派左派的,都是运动胡搞的。他问她说:你不嫌气俺?她又瞟他一眼说:不嫌气,要嫌气俺就不来与你见面啦。他激动地说:你真好,还是你理解俺。她又瞟他一眼说:你只要知道疼俺都中。他心情很激动地说:请你放心,俺一定会疼爱你一辈子……她抿嘴一笑,又瞟了他一眼,忙低下头,两手抚摸着胸前的扣子。他又对她说:现在俺很穷,一无所有,怕你跟着俺会受罪?她轻轻地摇了摇头说:俺不怕,谁穷也不会穷一辈子,只要有双手,好好干活,还会饿死人?他心情更加激动了,再也无法控制自己,他向前一把抓住她的手流着眼泪说:就是太委屈你啦……
就这样,这位年轻干部第二次再婚,同这位农村姑娘喜结良缘,成为终身伴侣。他在搬运站到县城拉着架子车运货物,妻子用绳帮他拉着车,他轻松好多。但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他们夫妇总认为是快乐,是幸福。妻子曾对他说过:即然嫁给你,就跟你生活一辈子,就是要饭俺也不会变心的……
三中全会后,一声春雷响,党中央不但给人民带来很多惠民政策,同时,也给右派分子平了反。从此,全国各地的右派分子都摘掉了帽子,重新挺起腰干,恢复了工作,补发了工资。当年那位一表人才的年轻干部如今已年愈八旬,离休后在家他不种花不养鸟,不打麻将,2002年11月10日以他为首自发组织利民古城,一帮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成立了一个“利民古城学习文史研究组”专门挖掘搜集,调查研究,采写老虞城的历史,文史,党史等古虞文化资料。19年来,他们以“三亲”为目标,共挖掘搜集,调查研究,采写古虞历史,文史,党史等有关资料300余篇,约70余万字。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为社会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奉献。如今他的第二任夫人也已是八旬老人。几十年来,在风雨坎坷的人生路上,老俩口不离不弃,同甘共苦,度过一道道难关,终于迎来了光明。如今他们儿女双全,子孙满堂。在全国各地工作的儿女们都很孝顺,常常回来看望他们。老俩口生活很幸福,快快乐乐欢度晚年。
从这位老干部两次婚姻对比,大家可以看出他第一任夫人是米面夫妻。当你人穷了,出事了,她就同你散伙,离你而去,另嫁他人。第二任夫人,大家看出是一个患难与共的夫妻,你人再穷,生活再困难,即然做为伴侣,她要与你同甘共苦,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罪同受,不离不弃,这才叫做患难与共的恩爱夫妻……

读后感怀随笔
文/了凡
路遥马力知,患难人心测。
情缘物质牵,俗人世上演。
不离不弃者,凡尘醉酒酣。
钟情男女爱,精灵美好愿。
恋情真灼炙,一见钟情欢。
终生斯守恋,上天善缘结。
俗言讲得好,歌词唱连篇。
百年同船度,千年共枕眠。
懂得善修行,德昌富贵炫。
绝对真情痴,九牛一毛悬!
写于2021,11,26日上午9点30分!

作者简介:
南秀山,河南省虞城县利民镇人,商丘市作家协会会员,商丘市淮海战役研究会会员,商丘市政协文史委员,虞城县炎黄文化研究会利民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利民镇档案室管理员。曾任《京九博览》《黄淮评论》《商丘党史》《商丘工作》《少年素质教育报》《安全教育周刊》等报刊特约记者。当过民办教师,当过煤矿工人,现任利民镇政府通讯员。自1995年以来,在县市省等级报刋上发表新闻报道800余篇;发表小说故事,散文杂文,诗歌曲艺,通讯报告文学300余篇;发表摄影报道58幅。有十余篇作品曾获奖,特别是采写的《故道村官》《梨园情歌》《从坎坷路上走出来的人》三篇报告文学,相继发表在《京九博览》《黄淮评论》《文化商丘》三家杂志上,2008年与2009年两年两次被第十四届与第十五届“中华大地之歌”征文评选组委会分别评为一等奖,在2008年11月9日与2009年11月20日连年两次出席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奖大会。两年两次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同国家有关领导人及全国参会代表合影留念,同是还与毛主席的孙子中国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副部长毛新宇单独合影。2017年12月又出版一部文学作品集《忠魂》一书,约60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