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走进北京》之走进恭王府(12)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走进恭王府之十二
人们经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今,读万卷书对许多人来讲已经是一种苛求了。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大学士和珅其人。
根据史料记载显示:和珅(1750——1799),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正红旗满洲人(后抬入正黄旗)。其五世高祖尼牙哈那巴图鲁,屡建战功,被封为三等轻车都尉。其父常保袭世职,到乾隆时,兼任福建都统。和珅在童年的时候,和其弟和琳在家里接受过私塾教育。十岁左右时,被选为咸安宫官学士(为内务府负责创办的)。
根据了解,入宫后的和珅学习刻苦,聪明勤奋,读书过目不忘,《四书》、《五经》倒背如流,骑射、兵器均是很优秀。和珅不仅学习好,而且长相俊美,18岁时,娶大学士英廉的孙女冯氏为妻。

恭王府一角
时间到了乾隆三十四年,也就是1769年的时候,和珅承袭三等轻车都尉;时间到了乾隆三十七年,也就是1772年的时候,以文生员挑补黏竿处充当三等侍卫,在銮仪卫当差;时间到了乾隆四十年,也就是1775年的时候,擢御前侍卫,值乾清宫门,并兼正蓝旗满洲副都统;翌年,即1776年,便擢升户部侍郎、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又兼步军统领,充崇文门税务监督,总理行营事务;时间到了乾隆四十五年,也就是1780年的时候,在由云南回京的路上即擢升户部尚书、议政大臣,到京后又授御前大臣,充《四库全书》正总裁兼理藩院尚书,掌管吏、刑二部事务;时间到了乾隆四十六年,也就是1781年的时候,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办镇压苏四十三领导的甘肃撒拉族人民起义
此后的乾隆五十一年,也就是1786年的时候,升文华殿大学士;五十三年,即1788年,晋封三等忠襄伯;嘉庆三年,也就是1798年的时候,晋封一等中襄公。
就是这样,仅在一二十年的时间里,和珅从一个三等侍卫升侍郎、御前大臣、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军机大臣,同时兼户、吏、兵三部尚书,真正成为了乾隆朝晚期声名显赫、权倾一时的宠臣。
当和珅大权在握以后,便开始不断排斥异己、结党营私、贪赃枉法,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嘉庆四年,也就是1799年的时候。这一年正月初三,即2月7日,乾隆驾崩。第二天嘉庆帝就突然宣布褫夺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等官职。初八日,即2月12日,被革职下狱,并抄家籍产。到了十六日,即2月20日,嘉庆向内外臣工宣布了和珅的“二十大罪 ”。十八日,即2月22日,被赐自尽。上述这段文字,基本上还原了历史真相,也给我们留下不少启迪。
叙述至此,我们不妨结合相关资料来了解一下庆亲王永璘。
永璘(1766——1820),爱新觉罗氏,乾隆皇帝的第十七子,与嘉庆皇帝同为孝仪纯皇后所生。关于这位皇子,文献记载不多。据《啸亭续录》言:庆僖亲王永璘,长的敦厚结实,皮肤黝黑;读书不多,但喜欢音乐、游嬉,经常微服出游,出入于市井狭巷之中,因此高宗皇帝对这个儿子也不大喜欢。
嘉庆继位后,对其严加管束,屡加斥责,永璘才开始有所自敛,燕居府邸以声色自娱。但这位皇子天性直厚,重视友谊,对手下比较宽纵,没有皇子的架子,护卫有时和其开玩笑也不斥责。嘉庆四年,也就是1799年,仁宗亲政后,封自己的这位弟弟为郡王。嘉庆二十五年,也就是1820年3月,永璘病重期间,嘉庆帝亲临府上探望,并进封为亲王。不久永璘死去,谥曰僖,是为庆僖亲王。葬于昌平流村乡宫上村西五峰东麓,现仅存墓前的碑楼及单孔石桥各一座。
关于恭王府的馆藏精品,据有关资料介绍,溥心畲临《吴彝召伯虎敦铭文扇面》。此扇面为1949 年临吴彝召伯虎敦铭文。溥氏书法不仅行楷著称于世,篆隶书法也颇具功力。他曾“初写泰山秦碑、说文部首、石鼓文,次写《曹全》、《礼器》、《史晨》诸碑”。是幅金文,其用笔十分精到,藏锋用笔,间架极为匀称,饶富金石韵味。溥心畲书法作品最多的是行揩书作,而临习金文之作,殊为难得,可以说此为其精心创作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