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走进北京》之走进景山公园(7)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走进景山公园之七
景山公园也曾有过艰难的岁月和破败的历史,我们不妨追溯一下。
光绪二十六年,也就是1900年,庚子事变时,八国联军占领的北京,景山受到严重的破坏。据有关资料介绍,法军进城后先上景山,十多人把守园门,不让日军进入,先放俄军进入后才让日军进入。在景山五亭内的佛像中,四尊被掠走,各殿陈设宝物也被洗劫一空。待帝后回銮,景山已风华不再。时间到了宣统帝逊位后,根据《清室退位优待条件》,景山仍由清皇室使用。民国十三年,也就是1924年,冯玉祥部占领景山,架设大炮,驱逐溥仪出宫。此后景山一度荒芜,并时常有军队驻扎在这里。
时间到了民国十七年,也就是1928年,景山被辟为公园,属于故宫博物院管理,修葺后供游人观赏。时间到了民国三十六年,也就是1947年的9月25日之修正前《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组织条例》第一条:“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直隶于行政院,掌理旧紫禁城全部并所属天安门以内,还有大高殿清太庙景山皇史宬清堂子等处之建筑物,及古物图书文献之整理保管展览流传事宜。”此规定与民国二十三年、民国二十五年之规定类似。这是有关资料中的一段话的原文记录。

景山公园
时间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1950年至1955年,景山被军队短暂使用,作为华北军区防空司令部的防空阵地。1954年10月29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处致函中共中央,请求将北京市景山公园的华北军区防空司令部防空阵地撤走后,将原处改建为北京市少年儿童文化公园,并在其中设立少年宫、儿童体育场等场所,由北京市教育局和团市委共同管理,或由教育部和团中央共同管理。1955年6月1日,北京市少年宫正式投入使用。1955年7月16日,景山公园重新开始迎接游人。1957年,首都规划委员会党组在1957年总体规划初步方案中,提出对以故宫为主体的一系列古建筑采取坚决保护政策;对天坛、北海、景山、颐和园等公园,保持原有面积,禁止侵占。1957年景山被列为第一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时间到了2001年,景山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北海景山公园管理处一分为二,成立独立的景山公园管理处,归属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
关于景山公园名字的确定以及风水等,我们也简单介绍一下。景山又称煤山、镇山、万岁山,是一座人造山。现在其海拔高度89.2米,相对高度 45.7米。明永乐十八年,也就是1420年,在修建北京城时,用拆除元朝宫殿的渣土和挖掘紫禁城护城河的泥土,在元代延春阁的基础上堆筑起一座土山,取名万岁山,又称镇山。考虑到所有的材料只能通过人、畜运输,其规模之大是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的。这里的山上松柏遍布,园内鹤鹿成群。另据介绍,御园的北部建有寿皇殿等宫殿楼阁,种植了众多名贵果树。每逢重阳佳节之时,皇帝都要登山宴饮等。

(注:所有北京之行的参考资料、引用等均在最后章节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