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声书 II 散文集《文明的碎片》
文/牧夫 两宋烟雨(1)
编辑制作演播/慧觉
古老的中華,歷史名城無数,細想起來,唯有汴京(今開封)給我們留下的文化遗産最豐厚,带來的民族情感最愴然淳然。這種豐厚的文化遗産不象清代留下的故宫、颐和園等御苑和皇家園林這種有形的輝煌。今天的人們走進故宫、頤和園,除了驚嘆布局的精巧,滿足消闲的欣赏心理外,又有多少人在無意識中將感情完全融合進去,並走進那個朝代呢? 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廣袤的土地上,雖然很難再找到兩宋留下的這種有形的輝煌,但汴京却給我們留下了綿延不斷的歷史文化緒結和民族感情緒結。無論去過還是没去過開封,只要我們讀過岳飛,歷史民族文化意緒在我們的民族群中,就會時時地被滋生出來,使我們對“民族情感”這個抽象名詞有了具象的感知。
我們不妨將三國和兩宋放在同一面鏡子中梳理,就會發現:三國政權并存的魏、蜀、吴與四國政權并存的宋、遼、西夏、金,最能使我們將個人感情色彩演變爲民族感情色彩的是後者。仔細想想,大概有二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三國争雄是在漢民族封建主之間進行的,我們也就會以安然的心態來欣賞曹操、劉備、孫權,舒適地去品味他們;宋、遼、西夏、金逐鹿,是汉族封建主舆少数民族奴隸主之間的戰争,是民族間的征服,我們就會带着强烈的民族感情色彩去解讀四方政權之間所進行的戰争對話。二是民族矛盾、阶級矛盾、統治階級内部的矛盾在两宋時期尤爲劇烈,超過了以往的任何一個朝代。交織在一起的矛盾構成了戰争的立體式、全幅式,由此,折射出民族矛盾的尖锐性、復雜性,政治鬥争的殘酷性、悲壯性; 魏、蜀、吴爲争霸天下所進行的戰争,則給人一種歷史畫面美的動感。
兩宋時期的文化,諸如哲學、文學、書法、繪畫、科技、詞章、學術、教育等等較之春秋戰國,貞觀盛唐無疑是一個高峰,由此而後的元明清更難望项背。這種深藏的文化底蕴的積淀,時時地被我們翻腾出來,自豪地給世界展示着中華民族的千年文明。
由此可以看出,兩宋在中國的歷史上佔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所包含的歷史文化内涵和外延是如此的豐富;政治鬥争與軍事鬥争是如此的剧烈与残酷。
然而,這座皇城畢竟離我們遠去了,現在的開封也不是原來意義上的汴京。宋以後政治中心的北移使這座超重負的皇城有了得以喘息和哭泣的機會。熱鬧後所留下的落寞與獨孤,以及明末黄河泛濫而發生的那場大水,使這座皇城頃刻之間麈封在了五米之下的泥沙中。昔日叱咤風雲的英雄們盡已随風飄然而去,只留下具具風化的白骨! 入土爲安的這座皇城給我們留下了一種巨大的文化空寂。
那是一個烟雨空濛的午後,我走進汴京,踏上宋王朝的皇宫御苑。城上城的這座故宫御苑,雖經後人精緻的復原,也全然没有昔日的金碧輝煌、九五之尊、王者之氣。處處景點,座座樓閣亭榭,显出刻意雕鑿的做作與整體的愴慌:萋草野鴉,敗枝枯柳,殘垣斷橋。在壓抑的心情中登上龍亭,鳥瞰着近千年的這座皇家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