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炎帝有个后代叫共工,原姓姜,他的部落在中原大地河南省的北部辉县。共工氏是继古代神农氏之后,又一个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岀过突岀贡献的人。
共工氏有一个儿子叫后土,对农业生产也十分精通。当时,共工氏制定了一个庞大的计划,就是把土地高处的土垫到低处,平整垫高洼地,可以扩大耕地面积;高地去平,又有利于水利灌溉,对农业生产大有益处。
颛顼不赞成共工氏的计划,他认为在部族中,至高无尚的权威是自己,整个部族应当只能听从他一个人的号令,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于是,他以这样的做法会让上天发怒为由,坚决反对共工氏的计划。
当时,人们对自然知识缺少了解,对鬼神之说十分相信,不少人上了颛顼的当,认为共工氏平整土地,真地会惹怒鬼神,引来灾难。因此,颛顼得到了多数民众的支持。
共工氏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和支持,他的心里虽然很委屈,但他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为了天下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这一伟大的事业。
共工氏来到了不周山,即现在的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以表示自己的坚强决心。共工氏猛地一头撞向了不周山,一声震天巨响,只见不周山被共工氏拦腰撞断,天地之间发生了巨变。天空中,日月星辰都变了位置;大地上,山川移动,河道变流。
共工氏英勇撞山的行为,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尊敬与爱戴,大家奉他为水师,即司水利之神;他的儿子后土,被人们尊为社神,即后土神。后来人们在发誓时常说的一句话:“苍天后土在上”,说的就是他。由此可见,人民群众对共工氏父子的尊重。
这段故事被巜淮南子天文训》中所记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