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阴人民的大爱与大恨
胥全迎
一条不宽也不激的河,由西缓缓流向东方。两岸树木葱茏、水面鸟翔鱼跃、一派古朴自然的风光,为人们留下“古淮河”与“废黄河”的历史遐想…
河左岸,翔宇大道的东边,有一座东方母爱公园。淮阴区为什么要建“东方母爱公园”呢?源于《史记.淮阴候列传》的一段记载。说兴汉三杰之一的大将军韩信,少年时在故乡淮阴受到过漂母的“一饭之恩”。受漂母激励后成长为著名军事家。由中国雕塑学院院长吴为山先生设计制作的汉白玉漂母塑像,形态优美,神情慈祥,右手执着盛衣的箩筐,象征着勤劳和无私的母爱。

公园里屹立着一座“爱心塔”,巍巍耸立,直上蓝天;神圣爱心,日月可鉴。公园中部区域矗立的高塔,是一座集母爱文化展览与空中观景于一体的“爱心塔”。爱心塔的内部布展陈列以爱心文化为主题,有“漂母饭信”、“岳母刺字”、“孟母三迁”等人物与故事,以“母爱、慈祥、感恩”为主要文化元素,通过历史与现实中流传的故事资料,诠释母爱的“崇高、仁慈、伟大、力量”,重点展示漂母的无疆大爱。
在“爱”的世界中,当然以“母爱”为首。因为这爱,是大爱,是人间最神圣、最珍贵、最普遍、最伟大的爱。这个“爱”,无私、无穷、无疆,难道不值得淮阴人民如此尊崇、颂扬、珍视与传承吗?

同是河左岸,南昌路西边,有一座庄重典雅,朴素沉静的张纯如纪念馆。
张纯如纪念馆是国际国内首家全景式展示张纯如一生业绩的专题馆。纪念馆以勿忘国耻、珍爱和平、怀念英雄、励志后人为宗旨,以“不能忘却的纪念”为情感纽带,设计布局,布置展陈。

张纯如(1968年3月28日-2004年11月9日),美籍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祖籍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生于美国新泽西。以出版英文历史著作《南京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而闻名。1997年出版的《南京暴行》在一个月内就打入美国最受重视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被评为“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书籍”。美国《新闻周刊》对这本书的评论是:对二战中最令人发指的一幕作了果敢的回顾,改变了所有英语国家都没有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详细记载的状况。该书曾连续14周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尤其是南京大屠杀,三十万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惨遭杀戮,是震惊世界的罪恶,惨绝人寰,罄竹难书。这个罪恶,我们能忘记吗?敢忘记吗?
张纯如在写作过程中,深深地陷进了巨大的悲痛之中,已致于无法解脱,过早地离开了这充满了爱也充满了恨的世界。
这个恨,是三十万罹难者之恨,是张纯如之恨,是淮阴人民之恨,是江苏人民之恨,是中华儿女之恨,也是世界人民之恨。
这个恨,亦国家之恨,记录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记录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因为,我们记住这个恨,才能勿忘国耻、发奋自强、强我中华,才能让祖国母亲和亿万同胞免遭战火,才能永续和平。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让爱无疆。
让恨转化为对蠢蠢欲动的敌人的百倍警惕与备战行动,让恨转化为对国家、对人民、对和平的无限的爱。
爱与恨,似悠悠淮水,千古不废。
2021.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