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至自强不息的好少年詹成皿
安徽青年报记者 王浩淼

(詹成皿与班主任老师在一起)
生命在岁月中行走,难免会留下这样那样的印记,有的是幸福的,暂时的;有的是痛苦的,永久的。只有生活的真正强者,才能泰山压顶不弯腰,把痛苦的永恒伤疤变成刀剑不入的坚强铠甲,实现生命的终极升华。

——生命因不屈而扣人心弦
清晨上学了,东至县长江之滨某学校迎来了大批兴高采烈的同学,他们中有一个小同学格外引人瞩目,他的脸上布满烧伤后留下的斑状伤疤,左手五个手指安全没有了,只剩下烧剩的蜷缩在一起的残缺“手掌”;右手五根手指也完全没有了,残缺的手掌上仅剩两小截“大拇指”和“食指”的指骨,而且是手术制作的结果。这位不同寻常的小同学,今年还不到14岁,他是东至县某校初二詹成皿同学。

命运对于詹成皿来说,是十分残酷的,这个在2013年腊月二十四大渡口东方小区一场摩托车起火引发的火灾事故中失去父亲、母亲和奶奶三位亲人的可怜孩子,并没有被不幸打倒;相反地,他脸上总是洋溢着春天的阳光气息。尽管他手几乎无法握笔,但他用残缺的大拇指和食指的两截指骨艰难地夹住笔,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练就了正常书写、计算,并且成为年级前十名的好学生,甚至考过年级第一名,成为学校公认的学习尖子。

——生命因搏击而灵光闪烁
“我最喜欢和詹成皿在一块玩。他学习好棒!”班上一位瘦高的男孩笑着说。“我要有他这样成绩就好了!”一位眉清目秀的女同学满怀羡慕道。
詹成皿不仅成绩优异,而且热心帮助同学,不论何时,只要有同学问他题目,他总是耐心地、不厌其烦地解答,俨然成了一个小老师。他助人为乐的作风,深得同学们和老师的好评;同学们都乐意与他在一起学习、玩耍,从来不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从不把他当成异类。班上体育活动,他也是积极参加,尽管打球不行,他就练习跑步,而且跑起来并不比同龄人慢。有时候,他还与别的同学一道赛跑,活脱脱成了“小飞人”。
作为一个未满14周岁的孩子,对班主任十分尊敬,可谓视师如父。他笑着对笔者说:“长大后,我要拜访老师,帮助老师实现以前没有实现的愿望。”质朴的话语折射出一个懵懂少年浓浓的感恩之情。当别的这么大的孩子还在父母面前撒娇时,詹成皿已经想到了未来,给人几分老成持重的感觉。他没有沉湎于不幸,相反地却像杜鹃鸟一样泣血高歌,畅想未来。

——生命因奋斗而气贯长虹
“长大后,我想从事科研方面的工作。”詹成皿笑着谈到了未来。这个不幸的孩子,本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是厄运和死神夺走了他赖以生存的基础,从此他被外公外婆收养。但是他从来就没有倒下,他以顽强的毅力,用两截残存的指骨学会了握勺子、穿衣服、洗脸、洗脚、上厕所和拿东西,做到了生活完全自理。
谁也不清楚厄运何时会降临,谁也无法阻止厄运的不期造访;但是这个勇敢的少年,像一只精卫一样,不怕穿行漫漫的雨季,怀着对未来的无限美好的憧憬,在党和政府、学校及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他正在凤凰涅槃,正在迎来一个崭新的生命。
(备注:詹成皿系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