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俊杰:矿山情•缪斯心•黑土恋
作者:姜道龙 诵者:阳春白雪
仲秋时节,正是丰收之际。
9月22日傍晚,记者如约走进他充满书画笔墨之香的雅室中时,他正修改着一部即将出版的电视剧本《晚香》。桌上还有几部书,也陪着主人一同沉浸在丰收的“检阅”中。
说起近年来鹤岗文学成绩的突出代表,他无疑是首屈一指的领军人物。无论是写诗,还是写其他文学作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他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响当当的“俊杰”。

他爱好写诗,四部诗集,或吐真情,或抒感怀,或凝思索,每一首读来都有一种来自心灵的触动。
他也写散文、评论、小说、剧本,散文有诗一样的美,评论透着浓情和哲思,小说也常常有与众不同之处,剧本更是杂糅了他所擅长的所有文学元素。读他的作品,总让人能感受到一股荡气回肠的味道,一种令人回味的隽永,一种让人沉醉其中的意境。
今年7月23日,在鹤岗市作家协会第四届代表大会上,桑俊杰,这位诗人、剧作家以全票通过,众望所归当选了鹤岗市作家协会主席。

品着一盏清香的绿茶,我们一起聊起了他的人生之旅和文学耕耘之路。
桑梓地,矿山情,耕耘吟得“石炭魂”
一个人与一个地方的感情,一定有种割不断的情愫。
今年68岁的桑俊杰,原本是沈阳人。1956年,因为外祖父在鹤岗矿山工作的原因,他随父母来到了这座矿山城市。从此,外祖父这个老矿工的形象便深深埋在了他的心底;从此,鹤岗矿山这片特殊的土地成了再也无法割舍的故土。
有人说,有才华的人最大的优点是比别人爱读书。桑俊杰酷爱读书,还在小学的时候,他就读完了许多国内的文学名著。上中学时,一些外国名著也啃了不少。后来赶上了“文革”,桑俊杰下乡到黑河,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当了一名知青。即使在艰辛的劳动之余,他也是忙里偷闲读书看报。这份学习的劲头,是他人生进步成长的重要元素。1973年,他考入鹤岗矿师中文班。在这里,学校所拥有的古今中外文学经典名著,几乎让他读了个遍。

1974年,从矿师毕业后参加工作,他被分配到鹤岗矿务局工会宣传部担任干事,主要负责矿区的文学创作。后来,他参与创办了矿区文学杂志《金鹤》,一边从事诗歌创作,一边培养矿区文学骨干。出色的文笔功夫,使他在工作中屡上台阶,先后担任局党委办公室科长、研究室主任、企管处主任,《鹤岗矿工报》总编辑,鹤岗矿务局三产经贸公司副总经理,海南东正贸易公司总经理,鹤岗矿业集团多种经营总公司处长。
读书与写作犹如他走向成功的一双翅膀,伴随着他在文学事业上不断展翅高飞。

桑俊杰从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所写的诗歌,大都是歌咏矿山和矿工的心底之音。如《石炭魂》、《采矿者》、《中国,又多了一名年轻的矿工》、《祖国,我为你输送血液》等。1990年,桑俊杰将自己多年在煤矿耕耘的诗作结集出版,命名为《石炭魂》。著名诗人阿红为他的诗集写了序《石炭魂在喷薄》。诗人评价说,俊杰生活在矿山,事业在矿山。矿山,既是他物视的对象,又是他灵视的客体。这《石炭魂》就充分显示着他对矿山对矿山人对矿山未来对矿山在中华腾飞中作用的认识、理解与内心体验。这是他心中的诗,也是为中华为人类采光者心中的诗。

谈起《石炭魂》,桑俊杰说,这本诗集代表了我一个时期的诗歌创作思想和艺术倾向,力求在风格与气势上具有煤矿大企业的特色,豪放、粗犷、激昂,但绝不容忍粗俗;追求象征手法的诗的高层建筑,向诗的深度与广度进军;不负于生活、不负于时代、不负于煤矿这块养育的热土,用诗敲开全社会对煤矿工人正确认识和敬仰的大门。
俊才志,吐心声,深沉放歌“复归缪斯”
1993年,伴随着“春天故事”的旋律,迎着市场经济的大潮,桑俊杰踏上了去海南经商的人生之路。自此,他告别了故乡,也搁下了自己酷爱的纸笔,全心投入到商海的搏击之中。
他说,在海南一晃度过了十几年,在这块被人称之为文化沙漠的地方,虽然也坚持读点书,但却一直与诗遥远地别离着。一次,在海南与中国当代几位有名的诗人唐晓渡、徐敬亚、王小妮等相遇后,又结识了海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耿占春。当时,与他们每每相逢,言必谈诗。就这样,自己久已藏在心底的诗情,又被点燃了。

2004年元旦之后,桑俊杰开始一边整理旧作,一边着手新诗创作,并决定出一部新诗集。那一段时间,好像蓄积已久的岩浆要喷发一样,一首首诗歌开始情不自禁地流泻而出。春节前在海南就有30多首新诗作问世,其中关于海与海南岛风情的部分诗作,得到了耿占春的热情鼓励。春节后,他返回家乡探亲,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沉淀多年的生活体验也开始时时涌出脑海,他就像栖息多年的诗之鸟,得到了又一次放飞。短短一个正月,于忙碌之余,又有100多首新诗作脱胎于灵感的产床。当年7月,在阔别了诗歌之笔10多年后,桑俊杰的第二部诗集《沧桑诗耳》就问世了,诗集中集纳了176首新创作的诗。

诗人徐敬亚在写给他的信中说,士别三月,年过半百的你,突然拿出了100多首诗!让人惊奇,让人替你高兴。100多天,你成了一座突然爆发的火山。这喷发对于你老桑个体生命的意义,绝对大于任何一年别人的诺贝尔奖啊!耿占春也亲笔写序评价道:他书写东北的黑土地也描绘海洋风物,他像写生那样描写外部的事物也以哲思和近于禅宗的语言叙述内心空灵的感悟。老桑最感人的作品还是他回忆母亲(《石磨》、《飘雪的季节》,尤其是长诗《我的土地》等)、姥姥、外公等亲人的许多诗篇,他给女儿、老伴、友人的诗篇也同样充满情意和人生的感悟。他的诗歌会给他的亲人们带来亲切的慰藉,也肯定会给许多怀着同样感受的需要自我表达的人带来启迪。

创作完了这部诗集,桑俊杰自己也感触颇深。他说,这样短的时间写出这么多诗作,于我来说是一次人生的极限,充分感受到了诗对人的折磨。之所以结集名为《沧桑诗耳》,即要用诗的心灵谛听大千世界的回声,感受沧桑岁月的划痕,并把这种声音和感受回馈给温暖我的世界,回馈给生于斯长于斯的北方,回馈给生活多彩多姿的南方,回馈给足履浪迹的大漠天涯,回馈给生育养育的血肉亲情,回馈给灵魂内心的清溪深涧……
2004年年末,应市文联出版太阳鸟丛书征集之约,桑俊杰又结集出版了又一部诗集——《复归缪斯》。他说,诗使世界充满光明和美丽,诗会使人获取生命的纯粹。看来,此生我是走不出诗歌这美丽的诱惑了。为此,他专门创作了一首诗《复归缪斯》,并特别用作诗集的名。
杰作多,尽乡音,挥笔落墨皆为黑土恋
桑俊杰,不负其名。
数十年来,他不仅创作了1000余首诗,而且还创作了许多其他体裁的佳作,如散文、评论、小说、电视剧本、报告文学等。一些诗人、画家,也邀请他写评论,或为诗集、散文集作序。他还积极利用自己的影响,帮助家乡的文学作者指导、推介。
2006年,桑俊杰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2007年10月,鹤岗矿区文联第四次代表大会暨矿区作协首届代表大会召开,桑俊杰当选为矿区作家协会主席。适逢矿区文学杂志《金鹤》复刊,他激情为复刊写了一篇卷首语《寻找感动,走进矿工》,号召矿区广大文学爱好者深入到煤矿最基层,寻找令矿山和时代感动的杰出矿工代表,把他们的身上的“感动”元素呈现给这个物质丰富和思想浮躁的时代。

他率先垂范带头创作,创作了一部中篇小说《鸽子树》在中国煤炭《阳光》杂志发表。他还曾三次荣获中国煤矿文学“乌金奖”, 其中诗歌《中国,又多了一个年轻的矿工》,早在1984年就获得了首届乌金文学奖一等奖。他多次获中国煤炭报《太阳石》副刊文学征文奖。2008年,桑俊杰以突出的文学影响力又当选为中国煤矿作家协会副主席。
2009年,为了反映鹤岗煤矿的光荣历史,他与时任鹤岗矿务局党委宣传部长韩学敏合作,创作了长篇电视小说《解放区的天》,他还担任了同名电视连续剧的制片人。该剧曾先后在山东电视台、上海城市频道、贵州电视台、四川电视台播出。这部连续剧以当年鹤岗矿区历史为背景,反映了第一个解放的矿区和那些觉醒了的广大矿工,为矿山的恢复和发展积极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的故事。这是一部具有一定思想性、艺术性和史料价值的主旋律作品,同时也是向建国60周年献礼的一部大作。
如同当年的诗情被点燃一样,随着剧本《解放区的天》拍摄播出,桑俊杰又开始了小说、电视剧本的耕耘创作。
2018年岁末,他开始构思反映知青生活的一部大作《兵团战歌》。4年知青生活的经历,是他生命旅途中最具青春激情的一段耕耘。作品就取材于他1969年下乡,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度过的难忘的兵团生活。在下乡五十年后,他决定用文学的方式把这段对青春的祭奠,呈献给已然步入老年的一代共和国知青,呈献给历史与现实的中国。
桑俊杰告诉记者,作品完成后,2020年12月,黑龙江省广电总局曾专门就这部作品组织召开了剧本创作专家研讨会,与会专家对作品给予了一致肯定。如今他在电视剧本基础上改编成的同名长篇小说,也已交付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即将通过立项出版。

也许是天赋之蕴,也许是“破万卷”之功,也许是饱经了大地、矿山、商海的耕耘与洗礼之砺,年近古稀的桑俊杰,竟步入了自己文学创作生涯的一个巅峰时代,好似井喷一样,诗篇、长篇剧作接连不断。继《解放区的天》《兵团战歌》之后,2019年,他还创作完成了35集、50余万字的电视连续剧《晚香》,这部剧也是以鹤岗矿区历史为背景的。今年7月,他还出版了自己的第四本诗集《黑色的眷恋》,这又是一份浓郁的矿山情怀。
采访结束时,记者好奇地探问他何以有如此丰厚的创作成果?他拿起诗集《黑色的眷恋》,动情地说道:“正如这本诗集,从确立诗集的书名,心中就有一片明亮。因为我准确地找到了自己对煤矿诗歌创作的表达心境,我的诗闪烁着煤层般黑色的光芒,这光芒使我铭记自己是具有煤矿血统的矿山人,作为煤矿诗者,我将会在有限的生命中,继续为这片热土写下去,直至终老。鹤岗之于我,如今虽然没有一个血缘至亲,但这片没有血缘的故土,埋葬着我的祖先,埋葬着曾经为这片热土洒尽血汗的煤矿父兄,作为有着煤矿血统的我,无论走到哪里,心里都眷恋着这片黑色的沃土!我的思我的念我的恋,在每一首诗里都向故土遥望着。”
听,这是怎样的一颗诗种啊!说的是诗,坦露的是情,表达的是一个文化人的赤诚初心。
当这篇稿画上句号时,桑俊杰又传给记者一份资料——电视剧《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故事大纲。
看,他又抄起如犁一样的勤奋之笔,开始为这片故土耕
耘了……

作者简介:姜道龙,1966年7月生于鹤岗。1988年参加工作,在鹤岗日报社从事新闻编采工作至今。多年来,一直耕耘于人物通讯的写作,累计采写报道的各行各业新闻人物500多位,其中所采写的一线政法典型人物潘英华、孙波、陈首杰,先后被评选为全国模范法官、“时代楷模”、“龙江楷模”等荣誉称号。此外,工作之余,也即兴写些游记、散文、随笔、杂文等。

主播简介:阳春白雪,本名沈晓妹!上海市朗诵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协会会员!

《黑水龙吟》有声文学编委会
总编:桑俊杰
副总编:孙忠辉
执行编辑:方秀华 沈小妹
编辑: 张铁力 冷月 郝玉梅 董淑范 王 珉 李百成 刘伯华 付泽友 卢志宏 葛永顺 王宝玉 杨福旺 孙 平 杨 柳 靳卫明 冉贤良 包洪声
顾问:王彤星 王启赋 陈大威 周长征 栾殿国 李文忠 高佳奎 刘学文 梁 珊
美术编辑:于兆民
摄影编辑:郑福安
音乐编辑:陈晓溥
电子编辑:岳青林
主播总长:沈小妹(阳春白雪)
主播常务总长:周玉申(黑骏马)
主播副总长:孙 平 温柔
主播总监:袁吉典
编辑制作部长:倾听
文宣部部长:岳青林
文宣部副部长:杨哲 鲁祥美 梦回楼兰
校音部长:暖暖阳光
校音部副部长:牧歌儿 顾心芙
评论部长:笔融
评论部副部长:平安就好
组联部部长:李红琴
主播成员:逗号 并非不同 孙平 温柔 陈逸非 灵感 媛子 倾听 梦璐 岳青林 黑俊马 忽然 莉 小菜一碟 牧歌儿 黄鹤 月儿 程子 顾心芙 徐雨霏 刘伟 莲花 潘旭东 李威 杨柳 玲利 安然 刘丽翠 孙黎 雨的印记 婉儿 优雅 晨光暖阳陈美芳 杨哲 暖暖阳光 鲁祥美李严 崔波 高玉梅 高 高 香乡 小鱼 姜瑞雪 苏兴琳 尚水 梦回楼兰 张丽 英馨 张宁 郑杰 冬日暖阳 文嘉 王宏伟 李慧君 孙常璐 李红琴 闫玉芝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