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牛的记忆》一书的出版,缘起于一位有情怀、有魄力的老兵刘坤德,他是四川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基建工程兵的身份投入到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大潮中。为了纪念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为了给这座城市留下一笔珍贵的史料和精神财富,深圳市关爱行动基金会·退役军人关爱基金发起人兼副主席刘坤德先生捐资并力邀多位资深作家和媒体人共同努力,历时一年,编成此书,书稿得到人民出版社的出版,于2021年5月在全国发行。该书 48万字,集合了众多深圳“拓荒牛”撰写的亲历故事,作者有深圳市的老领导、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干部和基层员工,还有“拓荒牛”的二代及三代。他们都从各条战线,不同角度回顾了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多年的历程中个人的见证与感怀。
研讨会上,嘉宾和专家们一致认为,《拓荒牛的记忆》是一部珍贵的文史资料,是一本对所有参加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拓荒者”的礼赞之书,也是一部基建工程兵将士17年砥砺拼搏、勇于奉献的成长之书,更是一本深圳经济特区40年建设发展、敢为人先的奋进之书。
《拓荒牛的记忆》编委会主任刘坤德
在会上,《拓荒牛的记忆》编委会主任刘坤德饱含深情地介绍了该书的出版过程,他谈到了对各界支持此书出版的领导、专家、作者的感谢。他表示从2020年7月3日开会决定编辑《拓荒牛的记忆》一书,到2021年6月出版发行,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约稿、撰稿、收集史料、编辑和出版发行,得益于我们有一个有实力,有奉献精神的团队。翻开这本书,看到的是拓荒牛写的拓荒牛,亲历者回顾历史、记录历史。也许从文笔上它可能没有虚构文学的那份华美,但它拥有非虚构文学可贵的真实,特别是展现了拓荒牛们在这座城市忘我的奉献,为梦想而战的情景,为改革开放拓荒造城的艰苦奋斗精神,对启迪后人,鼓舞斗志,传承我们城市精神,都是一笔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和澎湃动力。
深圳市委原书记厉有为致辞发言
深圳市委原书记厉有为为该书题写书名,更将精心创作的《深圳赋》供此书刊发。在当天的发言中,他谈到我们深圳老兵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团结在我们党中央的周围,我们拓荒牛用三牛的奉献精神是深圳不可忘记的历史,他们将继续为深圳发光发热。
深圳市委原常委、宣传部长,国务院参事王京生回顾了深圳文化从兴起到发展、繁荣的生命周期,他表示当年拓荒牛为深圳作出的贡献,是因为他们给深圳这座城市初创时期注入了军魂,老兵拓荒牛他们将永远和这个城市凝聚在一起,成为这个城市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们3万多人在深圳扎根深圳,有特区精神、敢闯敢干的精神,这种军魂精神将发扬不畏牺牲、吃苦耐劳的特区精神。
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代表们纷纷高度评价此书,他们认为如果我们今天忘记历史,我们将是无根的浮萍,今天我不但要来,而且还要来学习,要继续弘扬传承我们的基建精神,我们需要这种精神的传承。《拓荒牛的记忆》这本书,真正担负起它的历史使命,让人们不忘初心,不忘历史,弘扬拓荒牛精神,做新时代的拓荒牛,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向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拓荒牛的记忆》以正视历史的视角,由亲历者全方位多角度讲述了深圳发展之路,宏观而具象地还原了艰辛曲折的改革初期历史,再现了深圳这座城市早期开拓者艰苦卓越的奋斗形象,也让人们再次看到一个边陲小镇短短四十多年发生翻天覆地变迁的神奇故事。该书浓缩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是国家与城市发展过程中精神文化价值的体现。
最后,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占恒代表主办单位和编委会郑重向来自深圳党校、图书馆的代表和老兵、兵二代、兵三代的代表赠书,希望将“拓荒牛”的精神世世代代延续和传承,激励更多的后来人勇担使命、砥砺奋进,继续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精神,续写更多新时代春天的故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来源:今日头条 编辑:周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