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溪峪之泉
作者:申力
诵读:小小莲花
深秋的傍晚,来到这绿色海洋的心脏,一条弯弯曲曲的清流,索溪引领着我们进入了大自然保护区,四周景色,奇峰叠出,溪水四流,水光滟潋,我们住在小山岗旁的农家乐里,左右有两条溪流汇合于山岗之前,山岗背后,是几柱青峰和绵绵不断的原始森林。
索溪峪的夜静极了,夜越是深,周围愈是寂静,静得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和山蚊的飞鸣,对灯枯座,耳际听到附近有淅淅沥沥的泉水叮咚声,柔曼吟哦,韵味无穷,睡不着,我披衣出门,踏着月光循水声而行,来到屋之背后,只见幽静的树丛中,一道莹莹青光在月下忽隐忽现,走进一看,方知是一脉清泉,它从山涧游出,草蛇般地泠泠淙淙顺山势跌成几条瀑流,最终向山岗前面的两条溪水奔去,目送着泉水远去,只有两道活脱跳跃的白练在轻轻地抖动。

翌日清晨登山,在崎岖山路上斗折蛇行,方知山中泉水并非一脉,那清泉,忽如银线逶迤,忽如明珠跳跃,草丛石缝,随处可见,岩间树根,无处不涌,原始森林的绿影婆娑,近者只闻其声,不见其影,远者偶闻其影,未闻其声。
索溪发源于毗邻的张家界黄氏寨下,它像一条罗带,把千峰万壑连绕在一起,又像一位多子女的母亲,把六条溪水以及无量数的山泉,罗致在一处,汇成强大的溪流,最后奔向缕江,注入沣水。

索溪峪的泉水,画一般的迷离,梦一般的溟蒙,是阳刚与阴柔的对立和谐,它在静的时候,仿佛是柔美恬静的处子,索溪泉水汇聚的止马塌,像镜子一般纹丝不动,柔和极了,它在动的时候,又仿佛是横戈跃马的骑士,在奇峰插云的神堂湾,飞泉直泻,凌空而下士八叠,喷珠溅玉,轰鸣不己,数丈水岚在阳光下幻为七色彩虹,壮美极了。
索溪峪的奇峰怪石,是泉水雕塑而成的,整个索溪峪万石笋立,高秀入天,闯眼突兀,奇甲天下,其中最为壮观的地方要算西海和十里画廊了,站在西海边沿时,就会感到路似悬梯,山如笋列,天风掠发,云雾托足,一片云雾的海洋,石笋的海洋,在石笋的裂罅中,浩浩云雾游移飘忽,变幻莫测,这云雾,是无数山泉的蒸腾升华。

进入了十里画廊,一座寿星迎客峰,正笑容可掬地迎接游人,只见两旁群峰钻天,形状各异,有天狗望月峰,猴子嘹哨峰,猛虎啸天峰,老人采药峰……离开画廊回眸时,可见少女峰伫立在那里,脉脉含情地向你告别,画廊的走廊,一道湍急广阔的溪流河床,一水凿道,万壑传声,那水石相搏的优美乐章,正是淙淙山泉水在雕琢大自然艺术品时的斧头砍伐声音。
索溪峪的泉水,早就引来了古人的青睐,汉代,赤松子“尝辟谷于此”,结庐在赤松村一带,张良晚年又从师赤松子云游,遁迹在这里,到了唐代,诗人韩愈又徜徉于此,写下了著名的诗篇:“侵晨过山原,飘萧乘秋色。石骨怒掀天,隐隐立精铁。寒水远不流,林火倏明灭。一石一天地,嵌空有微雪。我来闻泉香,超然忘干渴。几时之林皋,放歌破愁绝。”
索溪峪的泉水,你的生命力,是那么旺盛,你的胸襟,是那么含蓄,你的品格,是那么坚韧不拨,你的创造力,是那么摄魂夺魄,向你,神奇的大自然致敬。

【作者简介】申力,笔名申维希,先后在《重庆工人作品选》《重庆文艺》《星星》诗刊、《重庆诗歌年鉴》《江津文艺》《作家》《重庆诗社》《长江诗歌》《现代诗歌》《东方诗人》《文学顾事》《文学时代》《红烛诗刊》《东方散文》等报刊上发表作品数百篇,有《红月亮诗画艺术社》《江南诗画艺术院》《相约金话筒》《笑傲文学》《诗韵墨语》《彩虹文台》《南极光文学》《远方诗歌文化传媒》《三江文学》等多家平台朗诵诗文数百篇。

【朗诵简介】小小莲花,热爱朗诵,愿用声音传播人间大爱,带给人们安宁,平静的心情,用声音唤醒沉睡的心灵。

微信公众号平台《江南诗画艺术院》创建于2016年1月31日,《桃花艺苑》创建于2016年4月20日,《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创建于2016年6月21日,《晓犁文化传媒》创建于2017年6月21日。以文交友,文学之旅与您同行,美文美声与您共赏。
——总编:真真
投稿邮箱:975310694@qq.com
投稿必须原创,凡参与投稿均为自愿形式,只做推广,文责自负,无稿酬。
(配图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