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村的芝麻官
(农村见闻之四)
文俊发(甘肃)

生产队长,是中央最基层的最接地气的干部。他们既是乡村振兴的践行者,农民致富的领头羊,更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导演。他们:
官不大,权不小,
报酬不多事不少。
天天忙的满村跑,
时时和百姓打交道。
既收养老金,
还得收合疗。
红白喜事当总管,
普法扶贫抓环保。
上面工作千万条,
基层应对一肩挑。
酸辣苦甜都尝遍,
上下左右不讨好!
昨天回老家刚进村口,就碰见队长给几个年过华甲的村民,用手机进行人面识别认证,摧收合作医疗费,并顺便给我作了头像认证。他着急的说:前一段大雨致涝,救灾防疫,龙口夺粮,现在马上年终了,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上面摧得紧的汤水都咽不下去。即刻,我被队长的敬业精神所感动!感触良多,思绪万千……不由得想给大家叙一叙咱村的芝麻官。

现在坚守农村的村官实在不易,成天忙的像牲口市场上的经纪人,工作头绪多,难度大,常常腿跑酸,嘴磨烂,骂挨遍,天天吃不了安宁饭,还不能被理解。村民骂队长跑烂鞋的,污水桶,无事忙,最贪小苍蝇。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处在风口浪尖的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名目繁多,量大面广:政策宣传,普法教育,民事调解,环境整治,拆危治乱,精准扶贫,土地确权,宅基清理,旧宅还田,土地流转,植树绿化,合作医疗,养老保险,防疫抗灾,应对检查,还有突发事件等等……上面工作千条线,基层应对一针穿。
上级领导一通知,队长就要逐项和群众打交道。急事先办,大事早办,突事速办,难事缓办。

农村现在年富力强的都进城务工了,留下的四类群体就是老、弱、病、残。这四类人队长一见到都头疼,这些人行动不便,观念守旧,性格固执,法律意识淡薄,宅邻地畔时有纠分磨擦,甚至打架斗殴,大法不犯,小法不断,整死队长,气死法院,面面私微,屡教屡犯。有些工作人难见,脸难看,事难办,还要硬着头皮亲临现场,因户施策,因人对待。
村上原来百十户人家,外流锐减成了现在的三四十户,外流人口占到百分之六七十。在外打工的人流动大,居无定所,信息常变。但这些人员户籍还在村里,各项工作还必须传达到人,都得手机远程逐人联系,事无巨细,工作量大,队长虽身在家乡,但电话要打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所以说官不大,权不小。
现在人都生活标准高了,吃的农药化肥,穿着化学纤维,住房钢筋水泥,得的半身不遂。坐着轮椅,流着口水,既难勾通,又难应对。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五保低保,政府温暖,按月救助,如期发钱。全国小康,精准策変,四有之家(四有户为:有车,有房,有营业执照,有公职人员),低保中断。被停发低保的弱势群体,就缠笸篮、找簸箕和队长闹的不可开交,以为队长和他过意不去,既明火执仗,又指桑骂槐,无理取闹,胡搅蛮缠,气得队长百口难辨,只得忍气吞声。因而人称污水桶。

现在上面检查多,每遇检查必须大搞环境卫生,美化村容村貌,队上没钱支付劳务工资,只得叫低保对象义务劳动。可是凡是低保对象都是老弱残疾,叫不来干不动,延误任务,上下受气,左右为难,下面碰钉子,上面挨批评,老鼠钻风箱里——两头受气。
每年征收社保医保,从年初吼到年底,农民经济困难,手头不便,加之收费逐年水涨船高,征收相当困难,外出人员电话通知,村里人员上门督促,三令五申,收效甚微,挨批受训习以为常。
近年灾情频繁,疫情时发,抗灾防疫,日夜奔波,搭棚坚守,风餐露宿。晴天一身汗,雨涝两腿泥,方便面充饥,矿泉水止渴,当个芝麻官,干的交警事。
农闲还好说,农忙时节跑的媳妇整天捉不住人,家里繁重的农活媳妇内外一把手,里外一人扛。家白天成了队长的饭店,晚上就是队长的宾馆。回家后累的上炕倒头呼呼大睡,旁若无人,媳妇气的胡思乱想,恐其出轨,一颗滚烫激情燃烧的心情灰飞烟灭,荡然无存。第二天早饭夫人再三叮咛,他答应的对对对,是是是,可一接电话,饭还没咽完就跳下炕骑上电摩跑的没了踪影了。待到晚上回家狗都睡得打八觉了。夫人火冒三丈,一吨臭骂,吼得水缸嗡嗡作响。可他自知理亏,若无其事,一幅不和女人一般见识、诸葛肚里能撑船的大度,嘿然一笑,揭锅抓馍,狼吞虎咽,夫人看他累到半夜了午饭都没吃,心也软了,一腔怒火烟消云散,一把夺过手中冷馍,揭开电饭锅,端出热气腾腾的饭菜,顺手提出他最爱喝的闷倒驴老酒,破涕为笑地说:″你就像酒瓶上的驴一样,无事忙,套在谁家磨子上都能转圈圈……"

正是这些中央最基层的芝麻官们,公而忘私,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无私奉献,胸中装着老百姓,万家忧乐记心头,走活了三农这盘胜棋,使乡村振兴如火如荼,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民生活芝麻开花,农村环境舒适优美!奏响了田园交响曲,绘就了壮丽山河图。一个乡风文明,村容秀丽,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村民和谐的幸福家园,靓丽无比,美不胜收!

作者简介:文俊发,甘肃省正宁县人。60多岁爱好写作不停笔,有作品在网上平台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