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里的非遗文化
张建设
2021年11月21日,永泰县葛岭镇的一个偏僻小山村小洲村热闹非常,鼓角争喧,鞭炮连鸣,在家的老人都聚拢来了,好几十位常年在各地拼搏奔波的乡亲赶回来了,数十部小汽车摆满了村道。原来,他们在庆贺本村水尾一座古老建筑的新生。
这座老建筑占地65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平方米,檐角舒张,正脊龙首起翘,正面门户上方的檐拱造型奇特,四周檐梁均悬有垂花柱[俗称挂栋]支撑。其内部分成两部分。上大堂举架高耸,用材粗壮,为穿斗抬梁结构,俗称“四梁扛井”,即两根抬梁与两根楣枋交错架在充柱上,这是永泰古建筑中的独特技艺,外地罕见,它的作用是让大堂空间更加高阔,气场更加庄重。出廊柱前悬有造型精美的垂花柱。下座为一古朴的戏台,舞台中央上方有深深的藻井,叠进六层之多。台周原有栏杆,下有台柱、台裙。台柱雕有夸张的兽头,裙间以吉祥花鸟雕刻成裙板环围,雕艺甚为精湛。
大堂上设有神龛,主祀着福建省三大民间宗教信仰神袛之一张圣君,所以这座古建筑名为“圣君殿”。据有关谱志记载,张圣君于宋天圣二年[1024年]出生于永泰县嵩口镇月洲村,一生好打抱不平,经常为底层贫苦百姓伸张正义,善于稼穑,出家道佛双修,去世[坐化]后被民间和朝廷追祀,封为“监雷御史”“五雷法主”“荡魔将军”。其信俗已经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小洲村的“圣君殿”按当地村史记载,建于清康熙年间,迄今超过300年了,其建筑很有特色,在永泰县700多处各类崇信场所中也是不多见的,因此,有独特的建筑物和遗产价值。
此古建筑历经风雨,近年来又见颓败,损伤严重,有倾斜、倒塌之危。故尓小洲村老人会牵头,全村乡亲共同出资出力,鸠工重修。在重修过程中,能够摒弃现代材料,坚持使用与古建筑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工艺,其独特的古建风貌得以保存。在重修过程中,得到了永泰县村保办民俗专家的指导,得到了村两委的大力支持。而只有312位户籍人口的三个主姓的村民,竟然集资了近40万元,保障了修复工程的顺利进行,充分显示了传统文化在凝聚乡情民心中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