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物长宜放眼量 百年奋斗书华章
文\杨熙荣
主播:聽琴
大西北的初冬天气,像孩子脸,忽冷忽热,变化莫测。昨天,还是凛冽的寒风,今天又似三月阳春,温暖异常。
偶翻伟人诗词选,猛然看到《七律·和柳亚子先生》“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出自1941年。缘于国民党左派人士柳亚子做了一首《感事呈毛主席一首》,称感于国民党的混乱现状,要回家乡隐居。毛泽东写诗回赠,劝柳亚子先生留在北京继续参加建国工作。
毛泽东平易近人,老朋友之间的私人唱和(he四声),情真意切,肺腑感怀。诗作针对原诗作者柳亚子牢骚愈盛,而身体每况愈下的现状,借唱和(he四声)的方式叙旧谈心,畅所欲言,进行坦诚恳切的开导规劝。表达了对挚友的一片爱护之情。
富春江上,东汉著名隐士严光,与东汉光武帝刘秀是同学,也是好朋友。但严光不愿出来做官,隐居在浙江富春江边钓鱼。不慕富贵,不图名利的思想品格,一直受到后世的称誉。范仲淹撰《严先生祠堂记》,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赞语。
新时代新的瘟疫——新冠肺炎,党中央全民动员,中国风声雷动,中华安然无恙。又想起《东送瘟》 “(其一)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其二)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送瘟神》是革命浪漫主义的杰作。(其一)描写旧社会,色泽暗淡,人悲鬼欢;其二反映新社会,色彩热烈,一片春意。《送瘟神》想象丰富,对比鲜明,语言生动,情致高昂。
时逢党的百年华诞,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中央做出党的百年奋斗成就及历史经验的决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抚今追昔,经验来之不易;展望未来,雄管漫道真如铁。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戎马倥偬、南征北战。历尽千辛万苦,搏击风雨雷电,毅然永立潮头,使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改革开放,中华巨轮浩浩荡荡,使得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今天,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原创性伟大思想、变革性的伟大实践、突破性的伟大进展、标志性的伟大成果,对于推动全党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产生重大影响。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总书记智慧掌舵,科学应对,开创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世界为之刮目、环球因之动容。我们当“风物长宜放眼量”,静观世界风云变幻,紧密团结在以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周围,以总书记新时期新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书写华夏民族新的华彩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