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 愁
李 庆 和
故乡,
是那么温馨,
那么难忘。
金秋十月回故乡,
我欲找回童真,
找到芳香。
节后的一天,
天高气爽。
吃罢早饭,
带着梦想,
轻车简装。
三弟开车作伴,
回到我魂牵梦绕的村庄。

生我养我的地方,
完全变了模样。
万亩百合园,
千亩茶叶园,
与村庄接壤。
流转土地的乡村们,
正在为新领主的庄园梳妆。
现代化的进程,
变革中的村庄,
出乎我的想象。
二奶的孤独,
二叔的抚养,
搅乱着我的心房。
这癌那癌的名称,
我发小逝去了一大帮。

大地已换上了新装;
漫步村中水泥路上,
看着一排排门上上锁的新房;
坐在大嫂家中板凳上,
看到她愁眉苦脸的模样。
我百思不解,
费尽思量。
农民已经实现了小康,
怎么村庄这么凄凉。

变革中的试尝,
是不是都得交上学费,
而且还那么贵昂?
我的父母官,
你们想没想过:
青壮年外出打工,
孤寡老人的抚养,
求学村童的成长。
这些深层次的矛盾,
怕也难为了村长。
乡愁,
装的是思念,
盛的是梦想。
思乡情缘,
扯不断,
理还长。
她像一壶老酒,
年代越久,
越酿出故事和芳香。
二0二一年十一月十四日于北京

乡 路
李 庆和
乡路,
是那么清晰,
那么瘦长。
在我生命里,
留下了足迹,
留下了影像。
孩提,
我踏着你的泥浆,
田野里挖菜,
大山上牧羊。
身影是那样单薄,
思想是那么的阳光。

我怀着希望,
装满向往。
踏着你的肌体,
冬去春来
行走在求知的海洋。
青年,
我怀着志向,
响应祖国号召,
踏着你的脊梁,
走出了大山,
去保卫边疆。
壮年,
我带着牵挂,
多次走近你的身旁,
那是探往我在世的爹娘。
找回了幸福,
捎回了牵肠。
晚年,
你我变了模样。
我变得多情,
你变得通畅。
一条县城的沥青路,
直达我们李家庄。
乡路,
一头拴着乡愁,
一头牵着向往,
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那里有我的亲情,
那里有我的梦想,
我实在终身难忘。
二0二一年十一月十七日于北京

乡 音
李 庆 和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脍炙人口千古绝唱;
李谷一的《乡恋》,
在我们脑海回荡。
乡音,
它是一种符号,
承载着乡情,
印记着地域的文化。
游子的心,
对它特别敏感,
切骨难忘。
只有外出闯荡的人,
才有这所思所想。
音乡,
可以缩短你的距离,
可以找到力量。
一句“老乡”,
山东人东北人,
眼泪汪汪;
一句“老表”,
江南人闻声相帮;
一句“老哥”,
憨厚的西北人,
嗅出了生死乡党。

乡音时刻响耳旁。
乡音,
随处可听,
荡满山梁;
亲切可爱,
廉价舒畅;
回味无穷,
情深意长。
精神的大餐,
我分享在故乡。
故乡,
养育出乡音,
培育出乡党。
走南闯北的人们,
南腔北调,
但乡音从来不忘。
它折射的是文化,
孕育着思想。
乡音是名片,
散发着纯正的芳香!
二0二一年十一月十九日于北京

乡 情
李 庆 和
乡情
是对故乡的一份思念,
是对亲人的一种情缘。
那里的亲人,
一脉相承血脉相连。
那里的人丁,
人杰地灵根深叶繁。
乡情是一缕轻柔的风,
温馨而绵长。
柔软的风,
时时刻刻伴你身旁,
不时打开你思乡的心房。
吹不走扯还长,
在脑海中徜徉。

透彻而明净。
斗转星移物质运动,
变化的是时空,
不变的是思念的永恒。
喧哗繁荣的闹市,
无法代替:
心中那份静土的神圣。
乡情是一壶陈年的老酒,
甘甜香醇。
梦中的小河大山,
印记中的鱼虾昆虫,
还有那野菜田埂。
是那么清晰,
那么难以入梦。
时间越长,
情越深味越浓。

我对乡情情有独钟。
乡情伴我成长,
乡情伴我夕阳红。
但你在我的心中,
还是那么年轻。
你给予我力量,
陪我远航征途,
乡路、乡音、乡愁、乡情,
我永远珍藏在心中!
二0二一年十一月廿日于北京


作 者 简 介

李庆和,男,山东临沂人,五O后,在兰州从军,后转青海油田工作,退休定居北京。诗观:抒心志,言真情。
编辑制作:杜琴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