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怜天下父母心
文/朱金荣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本打算去坟地看看她老人家,可老天又下起了大雪,山路又不好走,只好作罢。
此刻的心情很不好受。不去吧,心里就不是个滋味,想妈呀!去吧,腰疼腿麻。爬不动山。唉!在屋里只打转转。
妈若活着,今年115岁了。妈81岁那年,积劳成疾,卧床不起。一有点精神就拉着儿女的手,没完没了的唠,可还是走了。
妈临走唯一放不下的是我给她做的寿材,让我一定拆掉,坚决不用。妈说“我养你们姐几个。从没给妈惹过事儿,从没给妈丢过脸”。“你们姐几个,好几个是党员,好几个是国家干部,得听党的话”。“我死后,千万把棺材拆了吧,把我火化不也挺好吗”!
真的真的没有想到啊!我们姐几个的“心病”让妈自个儿给“治”了!真的真的没想到,一个81岁的小脚老太太,竟然临终前给儿女交代的是这样的后事。我们听了既高兴又惋惜。高兴的是妈妈太开明了,啥事儿都为儿女着想。她把她的青春;她把她的母爱;她把她的一辈子都给了儿女,临走还怕给儿女带来麻烦。惋惜的是那棺材好气派,妈不让用,不白做了吗?那是我和邻居段大哥一锯一锯地拽,硬是把四立方米原木破成木板,再请木匠做成棺材,是专门给爸和妈预备的呀!可妈偏偏不让用,怕给儿女们添罗滥。
妈妈临终的嘱咐就是圣旨,敢不听吗!妈拉着我的手一再问我“你听妈话不?你听妈话不?”我的眼泪哗哗的流。赶忙说“听妈的话,听妈的话,就照妈说的办”?
给妈做的大红棺材,真的就求于太大哥,用大斧一斧一斧的给砸开了。
30多年过去了,妈当初叮嘱我的话仍然记忆犹新。现在回想起来,很为妈妈开明大度而自豪。
每年的农历11月29日,就是妈的生日,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七日,就是妈的忌日。这两个日子,我必到妈的坟前坐一会儿,跟妈说几句话,总觉着妈没死,她老人家累了,睡觉呢!
今天太遗憾了!一个75岁的儿子,没去看妈,心里真是通不过呀!
我恨老天爷,为啥下这么大的雪?我恨我的腿,咋就走不动了呢?
诗人简介:朱金荣,男 ,七十二岁,字冰雪,号西山主人,号翠竹斋人、号好根唐主人,爱好广泛,热爱生活,喜欢写诗,书法根雕艺术等。


梁锐,笔名惜缘。字灿坤,号紫阳轩主——海龙先生。男,大专学历。出生于安徽合肥。国礼书画家。年度上榜诗人。非马特约诗人。呼兰作家协会会员。孔子诗歌协会会员。国家级书法艺术家。出版邮票到法国,荷兰,德国,奥地利。自幼临摹颜柳书法,获全国《东方红★伟人颂》书画大赛金奖。获全国《翰墨杯》书画大赛银奖。中国书画家《协会领军人物》一等奖。全国《羲之杯》书画大赛三等奖。全国《庐山杯》书画大赛银奖。全国《梦想杯》书画大赛金奖。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喜欢琴棋书画。获金牌诗人杰出称号。曾多次在《长丰报》,《散文诗》,《江花》,《民俗》,《鑫品传媒》,《新时代中国优秀诗词作家精品集》,《大众诗词天地》,《全球诗歌》,《田园风情》,《皇帝诗丛》,《文学 人生 杂谈》,《文友诗赋》,《夜视觉》,《作家地带》,《诗路文风》,《羽墨飘香》,《诗梦撷英》,《红烛诗刊》,《新世纪文学》,《天中文学》,《红瑞文学》,《新绪文学》,《红梅诗歌》,《滨州头条》,《北京头条》,《国际诗苑》,《华人文化》,《墨椽飘香》,《山东诗歌》,《中国诗歌精选》,《湖南幽兰诗社》,《书香怡苑》,《比投微榜》,《诗与远方》,《合肥头条》,《广州头条》,《新视界微刊》,《绵阳头条》,《潍坊头条》,《上海头条》,《艺术焦点》,《伏羲文学》,《诗歌好望角》,《中华福苑诗典》,《大风歌文学》,《蒲公英的浪漫》,《神州文学家园》,《孔子诗歌》,《南极光诗刊》,《亚洲作家时尚大典》,《世界名人诗刊》,《中国诗歌名家新编》,《名人头条》,《世界名人录》,《世界汉语文学大观》,《清风祥云社》,《新安少年》,《今日头条》,《华人头条》,《诗歌沙砾》,《香港中国报道》,《诗歌瞭望台》,《梓树墨竹》,《精品名家文学》,《兰亭诗画》,《萧乡文学》,《中华诗词大辞典》,《中国爱情诗刊》,《福苑诗歌传媒》,《郑州头条》,《诗词楼阁》,《现代诗歌》,《中华诗魂》,《文学百花苑》,《月下花语》,《翰苑文学》 ,《名人名家典藏》,《洛阳头条》等报刊平台发表过多篇作品并获金牌金笔诗人奖。作品入驻人民大会堂央视礼宾书。早期担任《江花》特约撰稿人,《中国诗歌开发部》特约编辑。现任《诗与远方》文学主编,《诗源桃花坞》文学总编,《海的眼睛》文学诗刊总编,《华夏草本》文学诗刊总编,北京黄宾虹书画院安徽分院副院长。 香港国际华人书画家协会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