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鬼马——马境若水的汉字图腾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

马境若水,是一位洞穴艺术家。
他近几年在珠江口两岸的荒野、孤岛探访了数十个各种形态的洞穴。这些洞穴大部分是废弃了几十年的防空洞,也有少量的防洪涵洞。探访洞穴,在洞内行走、穿越,少儿涂鸦式创作汉字图腾作品,用梦幻式体验人类远古文明时期的巫术、卦象、符咒……在结绳记事、万年岩画、陶器饰纹、陕北剪纸、八大山人、井上有一、梵高、毕加索……之间构筑一条灵魂通道!
把马境若水散乱的洞穴艺术笔记,收集整理,结辑成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在网络上发布,与同好者交流,并唤醒我们的千年记忆!

受法国史前洞穴野牛壁画艺术、中国《山海经》、《聊斋志异》、《周易》的影响,我对洞穴的好奇、探秘、及艺术介入,有好几年的时间了。
在珠江口两岸的荒山、孤岛,先后探访了约几十个不同形态的洞穴。这些洞穴大部分是军事设施,或排洪水工程,后因国防战略核心转移、工程计划改变,而荒废了。有的洞穴还很完整。有的洞穴施工还没有结束就停工、遗弃了。军事用的防空洞洞口的地理位置非常隐蔽,人迹罕至。洞内潮湿,有积水,有野生的青蛙、蝙蝠、蜘蛛。第一次入洞,阴森恐怖,如坠千年古墓,有点害怕。多次深入洞中,心理有了之前的数次体验而逐渐适应了。
洞内阴暗,无光,借助手电筒缓慢行走,毎走一步格外小心,既要防止脚下深井(竖井),又要担心有巨型的蟒蛇潜伏。听驴友说,洞内有蛇。我和同行的驴友、好友在洞内行走多次,没有见到过蛇。只见到过青蛙和蝙蝠。在洞口见到过很大的蜘蛛网。对于这些自然生物,我们只是“访客路过”,互不“打扰”。虽然我侵入了蝙蝠洞、青蛙洞,他们是洞穴的主人,我是客人,我也只是好奇,与洞穴生命交流一下宇宙文化、洞窟美学。偶尔我也会在洞壁上留下我的符号,比如“山海日月”、“山舞银蛇”……,作为我的艺术笔记,或“痕迹”,体验史前地球人类的“洞窟璧画”、及岩画、石刻……的心理、状态。我的这个想法、做法,不同于克里斯托的大地艺术,也不同于基弗的后工业废墟艺术。而是有《山海经》、《周易》、《黄帝内经》……的文化指引。是一种自然主义美学的梦幻式精神穿越。
用行动构建“现代洞穴艺术”的想法不断在脑海中涌现。在近几年的时间里,《游击战》、《论持久战》思想给予了我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和智库支持。探访洞穴是很危险的,稍有不慎就会有生命危险。洞穴,是一个充满了神秘、未知、危险的场域。同时,又有很大的吸引力,牵引着我不断地寻找、深入其中。珠海凤凰山山顶洞穴我每年都要去一次,去一次需要用七、到八个小时。三灶洞穴,我也是每年都要去一、两次。每次去,都有一种新奇、陌生、不一样、无法确定、不可知……的心理感受!
海岛大洞穴,当地人称为“坑道”。我说的当地人是指祖祖辈辈几代人都生活在珠江口的人。尽管我在广东生活了30年,他们仍然把我看作是北方人。从客观而言,我对各类洞穴的熟悉程度,要比他们当地人更为系统和全面、深入。有一位吴先生(1978年出生),他多次和我一起去探洞,他对我的洞穴研究课题,帮助很大!

2021年5月16日下午,我在珠海的板樟西山的山顶洞穴又做了一次洞穴艺术(精神探险、空间穿越、汉字涂鸦)。这个洞穴有三个岀口(我及一群户外好友第一次探了这个洞),是“单Y型”,洞口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筑的很坚固,且整齐,洞口有非常隐蔽的暗孔、侧穴、地穴、天穴。洞的里面,高约两米多,宽约一米多,间隔十来米有一个深约七、八米的侧室(猫耳洞),整个洞道好象没有完工,不平滑的岩石裸露,岩石壁如同大鳄龟背上的突刺,既难看,又容易把人“碰伤”。我们今天从北侧洞口进入,快走到另一个洞口时没有岀去,按原路返回了。返回的原因是那个洞口有太多的蝙蝠在洞顶飞,把洞口“封住”了,为了我们自身的安全,只有返回。在刚进入洞口时,我观察了一下,发现另外还有一条通道向外延伸,应该是一个洞口,但被水泥包堵死了。我分析和判断,这个洞穴的通道结构及岀口应该是“双V型”!这一次陪同我爬山探洞的另外两位驴友,是左左津津和青山浪人。左津还在上学。青山浪人是一位有20多年爬山经验老驴友了。青山浪人还非常喜欢户外摄影,他近期又花了八、九千元购置了一台大疆航拍机器!牛年的青山浪人,够牛!
写这个前言,作为我的洞穴艺术总结。也是我的《洞穴艺术档案》的序言。与海内外艺术、文化、美学、空间……同好交流!欢迎批评!马境若水/2021年5月16日晚/中国珠海/珠江口西岸

后附馬境若水的洞穴艺术笔记:
(01),海底洞穴,是指部分洞体沉入海底10多米,洞道与海底连结为一个整体。这样的洞穴,洞口的位置很低,如果涨潮,海底战略密器借助潮水潜入洞穴的深处而隐藏于无形。这种设计非常吻合战国《孙子兵法》思想。如果到了和平时代的户外驴友探险时代,则很危险,人一旦进去,遇到涨潮,如果不能从洞内的其他岀口脱逃,则必死无疑!《马境若水的艺术笔记》。2021年5月25日。中国深圳(珠江口东岸)。
(02),山顶洞穴,是指距离山顶很近的洞穴,这些洞穴由于地理、地势处于“高地”,不怕暴雨、洪水,洞穴内有排水沟,洞的中间位置略高,岀囗低,或为一头高一头低的坡状形势,洞内又有很多叉道,或“十字状”,或“米字状”,或“蜘蛛网状”,或“上下多层结构”,内部的通道与很多暗堡、哨口连接,通道与通道之间又有数层钢板水泥浇筑的门隔断。如果不熟悉洞内结构,冒失进入,也是很危险的。我和吴先生有一次进入一个山顶立体洞穴,边走边看边玩。往返4个小时。洞内有生活水库,洞中有洞,上下三层,结构设计极为复杂,有4个洞口分别处在北、西、南、东。另外还有很多密道。《马境若水的艺术笔记》。2021,05,25,星期二,深圳/珠江口东岸。

(03),在1950年代到1970年代,我国在东南沿海一带构筑了很多地下秘密军事坑道,用现在通俗的说法就是可以防备导弹、核武器的防空洞。毛时代的东南沿海是“国防前沿阵地”,在大海的海岸、及海岛,这些防空洞如同蚂蚁窝,到处都是。不仅有准军事的。也有地方民兵的。进入这些洞内,你会发现洞穴是一部兵书,是《论持久战》、《游击战》思想,《周易》64卦里的游魂卦,也时隐时现!我带着汉字图腾,与洞穴展开学术对话。格斗、攻守、进退……的必胜不败之法。《马境若水的艺术笔记》。2021,05,25,星期二,深圳。
(04),我行走的洞穴,基本上是防空洞。大部分是军事废弃了的洞穴。少量的城市工程废弃了的涵洞。对于天然的洞穴没有去探访。防空洞、城市地下涵洞(隧道),与大自然洞穴比较,防空洞还是很安全的。这些防空洞被弃用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如果再过几百年,这些防空洞会变的“狼性”、“野性”,也会很危险的,比如,因为地震、地质塌陷、洞内产生裂缝、洞口泥石流永远堵死,洞内入住了可怕野生动物,洞内有毒气,等等。洞穴,是一个一年四季年复一年处于黑暗中的至暗空间,至阴无阳,没有生气,没有生命!是一个“死地”。在黑暗洞穴中潜伏着无数隐形杀手,非常危险!今天的我,在洞穴中穿越,呼吸,在洞壁上涂鸦式写几个字。数百年、千年、万年之后,洞穴可能是一个“死亡洞穴”!我听说珠海银坑那里有一个矿洞,洞深约90米,洞底有积水,矿工在洞内行走必须脚踩着木桩才能安全岀入。这个矿洞主要产银,因此,地名叫银坑,矿洞废弃100多年了,如果没有熟悉地理的当地人带路,很难找到洞口。我很想去找一下这个银坑矿洞。《马境若水的艺术笔记》。2021,05,25,21:45,中国深圳/珠江口东岸。星期二。
(05),洞穴,是一个另类灵魂的载体。我反复思考,体会,觉的洞穴如同一条巨型的蟒蛇,洞道是蛇腹,洞口就是蛇口。同时,我又会联想到城市地铁,如同蜘蛛网一样的地铁,其实也是一个城市地下洞穴网,或城市巨蟒。如同巨蟒一样的地铁每一天张开大嘴把千百万人吃进肚腹,又吐岀来!想一想,也很可怕。试想,如果有一天,城市停止运行了,城市废弃了,废弃100年后,城市地铁是一个什么样子?你一个人打着手电筒敢进去吗?你不感觉恐惧?害怕吗?《马境若水的艺术笔记》。2021年05年25日。星期二。中国深圳/珠江口东岸。

山顶洞穴艺术第二场
2020年11月19日,星期四。我约了户外驴友青山浪人探访珠海市凤凰山山顶洞穴。这个地方离普陀寺很近,在东坑上山,约两个小时行程到达狮子头、凤凰石、山顶洞穴。在山顶休息、补充体内水份、创作约两个小时。从美丽湾方向下山(约两个小时)。全部行程、活动近六到七个小时。约25000步。
在户外行走,观山赏水,重新认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在山顶洞穴探秘,及艺术创作(少儿涂鸦式画字),与草仙山神沟通《黄帝内经》、《神农本草》。在这个过程中,体悟八大山人“剩水残山”的美学思想。用思考和行动构建城市之外的另类空间美学。2020/11/20
中国珠海/珠江口西岸/拱北
我在2019年9月6日下午,在珠海凤凰山上做的一场“洞穴艺术”活动。一起上山的有青山浪人(户外驴友)、詹先生(茶友)、关先生(茶友)、陈小岩(美术老师)……等一行6人。
我随身带了《树叶上的24节气》(汉字图腾作品)。在山顶上创作了五幅《纸皮上的山海新经》(汉字图腾作品)。在狮子头、凤凰石休息时,在巨石上先展出了五幅纸皮字。之后,在深约数百米的山顶洞穴中呈现汉字图腾。我的这种行为与远古巫术不同,其“气”、及“场”又有很多相连接的地方。
凤凰山山顶上的洞穴我以前就来过数次。洞穴的入口非常隐蔽。如果没有驴友做向导,很难找到。树木花草茂密。没有路可走。从凤凰石往洞穴行走,基本在丛林乱石沟道里缓步穿行。边走边用木棍敲打以免遭遇有巨毒的蛇虫。同时还要防止摔伤或被带刺的树木扎伤。每走一步险象环生。
山顶、洞穴,是不同于城市美术馆的大自然空间。我把这些纯天然的野外空间归纳为“宇宙空间”。这个词可能不准确。我没有更好的词来表述山顶、洞穴、海滩、荒岛……的野性之大美。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如同被囚在钢筋水泥牢狱中的困兽。没有自我。是城市机器里的一个小配件。逃离城市,回归大自然,在山顶、洞穴、峡谷、海岸、岛礁……与大自然近距离对话。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甘肃的莫高窟璧画、宁夏贺兰山岩画、陕北窑洞里的民间剪纸、河南淮阳泥泥狗艺术……对我的汉字图腾艺术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我在山顶洞穴做的“行走艺术”活动,是用我的心与史前、历史、当下、未来对话。
我在沙滩、树叶、树干上创作的汉字图腾作品,会很快消失。这是一种快速消失的“时间艺术“。创作的过程,是心理与空间的错位式感应。如同在幻境中。或,就是在幻境中。

2019年8月14日在珠海香洲渔港一颗大榕树上做了一场树上美术馆展《梦见渔港》(9幅汉字图腾作品)。8月15日在唐家湾海滩做了一场《葬画祭海》。8月28日在深圳北站东广场又做了《树上画展第2场》。9月6日在凤凰山的“山顶洞穴艺术”,是之前“行走艺术”系列行动的继续。
近几年来,我在珠海和深圳做了10多次沙滩汉字图腾艺术。在自然空间做艺术活动,有一种全身心彻底放松、心灵完全自由的感觉。
行走艺术与行为艺术不同。行为艺术的活动范围、空间比较小。行走艺术的主要特征在“行走”二字上,在山海之间跨越,在不同城市和空间穿行。2019年9月10日/深圳

近几年我在珠江口两岸的荒野、荒岛探访洞穴,并在洞穴内做汉字图腾,这些洞穴主要是废弃了几十年的军事防空洞,专业词叫“坑道”。洞口隐蔽在悬崖上,属于“险境”。我探访过的洞穴有凤凰山山顶洞穴(珠海)、三灶岛洞穴(珠海)、横琴岛洞穴(天然石洞)、桂山岛洞穴(万山群岛)、东澳岛洞穴(珠海)、板樟山洞穴(珠海)、废弃了的钢筋水泥防洪涵洞(深圳)……三灶岛的大洞穴,我探访了4个,其中有一个洞穴内部结构非常复杂,洞内有上下三层,从入洞到缓慢行走再到岀来,约3个多小时,大家可以想象,我不详述了。东澳岛的洞穴,巨大,高度约20米(凭感觉),洞的底下深入到海底了,人在洞内借助微弱的手电光行走非常危险。大部分防空洞有4个岀入的洞口,有个别的洞口还有天窗或侧旁暗道,其结构图或功能类似坦克,只是坦克是一座会快速移动的城堡,而防空洞是一个隐藏在地下的坦克。我对洞穴的好奇,主要源自对于人类早期文明的追问与思考,法国数万年前洞穴里的野牛壁画,以及中国的山顶洞人遗迹,给予我们现代人类的启示是什么?我个人认为,“洞穴是一个母体”,“洞穴是一个神奇的器官”,“洞穴是一个独特的空间”……。在珠江两岸,由于特殊的地理(陆海区域)及时代(深挖洞广积粮),我估计有几千个地下防空洞(坑道)被遗弃在荒野了。探访不同形态的洞穴,在洞穴内行走、穿越、冥想,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学体验,或视觉意义上的“脑洞剧场“。《马境若水的洞穴艺术笔记》。2021年11月20日。中国深圳/珠江口东岸
我以汉字图腾为主线,主要的呈现方式,与沙滩艺术、废墟艺术、洞穴艺术、树上空间艺术、城市屋顶艺术、城市地下空间艺术相结合,如同结绳记事一样,相互缠绕、穿插、重叠、错乱、交叉……难以分离,一体化前行,走到那里算那里,如同一年四季的风,亦似在天地间流动的水。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媒材、工具、颜料、技法也自然介入到了我的汉字图腾空间。随时随地的创作心得用文字、摄影、摄像进行记录,以便保存,好友之间相互交流,有时下了很大的功夫做的文本,不小心丢失了,有点遗憾,也无所谓了。有空再做,用记忆找回来!我喜欢不断地在比黑夜还黑的至暗空间行走,去感知灵魂一样的空白,在行动中思考,每一件作品是我行走与思考共同产生的结果。我喜欢交友,与好友共同行动。我也经常一个人独立行动。在洞穴独步与树上空间的感受不同。洞穴无光至阴至暗,用伏羲的卦象来表述就是坤卦,树上空间则相反,在大地之上近于天,至光至阳,是乾卦。洞穴,是黑暗的深处,老子《道德经》里有一个字,可以借用一下,即“玄”。做“洞穴艺术”,也是一场心理学实验。当然,也可以是一个“脑洞剧场”!珠海斗门白蕉有一个荒废70多年的洞穴,我做了很多前期的准备工作,初步计划近一两个月去探洞。《马境若水的洞穴艺术笔记》。

关于洞穴艺术的讨论:
1,中国洞穴文化、洞穴艺术的历史及遗存。收集资料做比较,研究,有选择地实地考察。
2,中国洞穴艺术的现状。有那些大学、学者,或专业机构在做这方面的课题研究?
3,中国学者对中国洞穴艺术的研究成果? 4,中国洞穴艺术的学术著作(文本,口述,影像,图片)。
5,世界洞穴史(公开岀版、展览的研究成果)。
6,世界最古老的洞穴艺术(排一个名单)。
7,古代洞穴艺术的现代价值。
8,洞穴艺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意义。
9,洞穴艺术、洞窟艺术、石刻艺术、岩画之间的关系。
10,洞穴艺术在近现代还有延续吗?
以上数条内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与交流,讨论。
马境若水 2020年11月20日 星期五 /珠海吉大/中国珠江口西岸/2021年11月20日/中国深圳。
马境若水认为,宇宙,是一个巨型洞穴。
马境若水简介:
马境若水,1960年岀生于玉门市,后随父母工作调动回到祖籍陕北吴堡。原47军139师退役军人。曾在西安从事新闻工作约6年。中国汉字图腾的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百岛计划》联合发起人(中国万山群岛)。作品多次在珠海、澳门、深圳、俄罗斯展岀。现生活、工作在深圳、珠海。
资讯发布:女娲月窟数据库。
图文审核:珠海伏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21、11、21/中国深圳(珠江口东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