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尼治*十五点》
暮年时间尺寸短*,
似箭光阴不复返。
茕茕孑立*志顽强,
踽踽跛行*不服软。
饕餮耄耋*长寿仙,
虬髯鬓须*霜自然。
吟诗绘画写微文,
浅智愚见多后传。
注释:
*指座落在英国伦敦的“格林尼治”国际标准报时台。此处是说人生过程到了下午三点左右。
*借喻老年岁月在不经意中就过去了,离百年越来越近。有一定的“东阳西坠,西水东归”的寓意。
*独自站立,形单影只。
*指腿疼肢酸,头晕脑胀,两眼昏花,行走气喘。
*指生性怪僻的八九十岁的老人。
*粗壮树枝上生出来的凌乱且不规则的枝叉。借指老年人苍白的稀发乱(眉)须。
诗词大意:
物理年龄进入到了“格林尼治”时间的十五点左右了。
暮年时间似乎比青壮年时期的光阴走的快,分分秒秒如射出去的箭永不回头复返,紧迫的时间已是越来越短暂了。冬季寒风中的老人,身感几分冷寒,但内心深处享受着幸福安暖。孤独的身影,虽然有不少疾病,但还毅志顽强,乐此不疲地走在千回百转,曲曲弯弯的乡间小路和田埂塘边。
七老八十不能不说是人生的老年了,您看,头上干枯的稀发和七零八落的眉毛、胡须都象被霜打过一样的变白了,离“饕餮耄耋”的老态龙钟已经很近了。虽说老年人是“夕阳产业”,远不如孩子们的“朝阳事业”那样充满阳光,朝气蓬勃兴旺发达,可也是很值得庆幸祝贺的,因为您身体力行地给健康长寿注了诠释,作了榜样。
老年时光怎么度过?用读读写写、学学画画、说说唱唱、娱娱乐乐来走过,并把自己积累的经验体会向儿孙和相对宽泛的领域传播扩散,大力宣传党的丰功伟绩,热情歌颂新时代,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享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山里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