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周古昌,笔名叶舟,网名古昌。2017年6月化疗结束后走进网络天地,于多家平台推送个人作品若干期(辑)。
《对话纪晓岚》581期、《益言千坤》3004期、《游忆录》49期、《拥抱夕阳》30期、《真话争说》100期、《吟咏三月》30期、《美上四月》30期、《五月联飞》32期、《六月语丝》31期、《七月流火》32期、《桂香八月》30期、《登高重阳》38期、《十月阳春》61期、《冬雪足音》96期、《木屋探春》29期、《往事》9章、《叶舟飞语》92期、《瓮牖居言》262期、《百年颂歌》36期、《交汇点上》10期、《清晨小语》199期、《红船开启征程》12期、《敬礼,红旗》8期、《笔底风情》22期、《笔随意走》13期、《听人慧语》26期、《阵痛网络》16期。其它如札记、评论等散见于平台或纸刊。
对 话 纪 晓 岚
(580)
文学杂坛,谈文化谈文学,贴近生活靠自觉。
文学杂坛,谈文学谈文化,小桥流水远广厦。
周古昌说,你热爱文学,势必追问文学作品是表现还是再现?
纪晓岚说,你热爱《天净沙、秋思》,你还能看到画面以外什么?
周说,在任何一部被认为是纯表现情感的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别个世界的影子。
纪说,任何一部标榜写实的作品中也会有现实以外的东西。
周说,《诗经》应该是现实主义作品,可是在《诗经》古朴的描写中谁能否认有先民的美好理想和情感呢?
纪说,屈原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可是屈原笔下的香草美人世界就和现实世界没有任何关系吗?
周说,《凝眸常泰长江大桥》之外其实是要你去欣喜看江苏,放眼观中国:中国技术,中国速度,中国力量。
纪说,《天净沙、秋思》在凄凉的晚秋图景与暖暖的(小桥流水)人家对比中,自然引起旅人的无限思乡之愁。
周说,所以,文学不是生活的原版再现,于是有了《阵痛网络》。
纪说,所以,文学是作家艺术家心灵世界的创造与再塑,于是有了《阅微草堂笔记》。
上联:雪许春天一场爱;
下联:风还河柳百丝情。
横联:文学旖旎
二0二一年十一月十六日(16)
对 话 纪 晓 岚
(581)
文/ 古昌
文学杂坛,谈形象谈意象,自觉(文学自觉)与否不一样。
文学杂坛,谈意象谈超象,古人创作高大上。
周古昌说,别林斯基说“艺术是对真理的直感的观察,或者说是用形象来思维。”
纪晓岚说,《文心雕龙、神思》上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周说,文学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一切可以诉诸人的感官的感性形式。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纪说,意象是什么?意象是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的完美结合。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周说,在文学艺术中,作家所要表达的审美经验,既在意象之中,又在意象之外。比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为我们传达了空间上更高的“象”,象外之象,即“超象”。
纪说,苍苍芦苇,清露凝霜,美丽伊人,却在江的那一方。这里既是形象,又是意象,更多的则是超象:在这诸多的生活经验瞬间聚合中,诗人传达出一个“超象”情感体验,即无尽的思念与惆怅。
上联:秋风入窗里,仰头看明月;
下联:罗帐起飘扬,寄情千里光。
横联:想到超象。
二0二一年十一月十七日凌晨2:20
对 话 纪 晓 岚
(582)
文/ 古昌
文学杂坛,谈作品谈风格,阅读欣赏莫疏忽。
文学杂坛,谈婉约谈豪放,人逢盛世总高唱。
纪晓岚说,《吹剑录》上记载这样一则掌故: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周古昌说,“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北宋风流才子柳三变(永)《雨霖铃》中的艳辞;“大江东去”则是北宋大师级文学家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壮句。这则掌故十分风趣地概括了苏轼与柳永词的不同艺术风格:前者婉约,后者豪放。
纪说,风格是什么?风格是作家所创造出来的富有个性特征或独创性的美的形态。
周说,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中把风格分为八个类型:
若总其归途,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
纪说,我在编书时发现晚唐诗人更是诗论家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把风格细分为二十四种的。
周说,我在悦读中笔录过司空图关于“豪放”的精彩辞章:
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返气,处得以狂。
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
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
纪说,婉约总是细腻。“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南朝民歌《子夜四时歌、秋歌》读后,君当有念想。
周说,豪放总是粗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读后,君一定有把酒临风的旷达与醉狂。
上联:观古今于须臾,咏世德之骏烈;
下联:扶四海于一瞬,诵先人之清芳。
横联:纪周大家
二0二一年十一月十八日凌晨
对 话 纪 晓 岚
(583)
文/ 古昌
文学杂谈,谈文学谈写作,专默精诚贵自觉。
文学杂谈,谈文学谈涂文,壮我诗怀壮我魂。
纪晓岚说,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退休后的写作是一种砺志一种心路一种弘扬民族文化的纯文化自觉。
周古昌说,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退休后的写作是一种担当一种境界一种诗化人生的灿然行稳与致远。
纪说,你欣览过《阅微草堂笔记》吗?孤鬼神仙、乡野怪谈、奇情轶事……那是十数年编书之余的“得偷闲时且偷闲”。
周说,你悦读过《对话纪晓岚吗?穿越时空,捭阖古今,四海纵横……,那是打牌饮酒之余的“要如何处便如何”。
纪说,写作是精神家园中守一树花开的轻歌与慢舞。
周说,涂文是象牙塔巅上仰玉树临风的牵魂与荡魄。
纪说,你登过长城吧,难道就不视通远古情思万里而志壮蓝天?于是你拿起手中的笔满屏面彰显中国龙。
周说,你去过雄安吧,难道就不思接太空巡天千河而惊叹中国速度与中国力量,于是你铺开华夏画卷,满眼中国红。
上联:跨长桥入世,步彩桥描春,走金桥致富,岁月如歌,凌晨涂文千千树;
下联:倚活水开源,临碧水明志,弄潮水飞虹,亭台为证,傍晚弄管万万年。
横联:灵魂不死。
二0二一年十一月二十日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