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朱超范:号於越散人,别署渔浦痴叟,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浙江诗词与楹联学会理事,杭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野草诗社副社长,鸿雪诗词顾问,东方之珠文化学会顾问,中华诗词学会现当代诗研会学术顾问,中华诗词创作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近年著述《凤岭吟笺》、湘湖、西湖、钱江、浙东唐诗之路各五百咏以及《砥砺吟行》、《於越散人吟草》、《秋声吟稿》、《四时吟稿》等诗词十余部。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对联》、《诗刊》、《中华辞赋》、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民晚报等刊物以及新华网、百度、“学习强国”等平台。

湘湖新咏
湘湖逸叟 朱超范
其一
一湖山水甲江东,到处风光各不同。
越峤天高俱拱北,浙江浪激便凌空。
已传乡曲渔樵里,会赋文辞梦寐中。
留得瑶琴有人抚,清诗吟罢会无穷。
其二
自古会稽为越都,禹陵高卧压三吴。
长留伍怒潮声合,使启施颦国色孤。
狂客文章奉圭臬,放翁风雨历崎岖。
而今欲扫妖氛净,崇拜沉江屈左徒。
其三
岩花涧草无时歇,蝶舞莺啼有际逢。
白鹤凌空秋色远,苍烟绕树暮光浓。
清凉好卧初三月,幽静宜闻夜半钟。
荡漾平湖伴高兴,推窗随处豁心胸。
其四
史连吴越见峥嵘,景显匤庐气象呈。
渔浦晨前青水寂,湘湖午后白波生。
虹悬峤岫猿千啸,月落蒹葭雁一声。
昔日题词今日读,知章得句合扬名。
其五
鸱夷去国何人懂,衹涌秋潮举世稀。
闲与西施共门户,聊从范蠡扣窗扉。
纷纷雨外江郎过,漫漫云中支遁归。
湖上凌烟风物寄,碧波无隔徬斜晖。
其六
胜游无似县城西,忘返留连日暮迟。
春去莺啼牵梦早,秋来雁字寄书迟。
黄花满岭何堪醉,翠竹当空尽入诗。
自古风光难绝唱,不知何处是瑶池。
其七
上景劳心一意牵,稍闲便去访林泉。
参差翠色重湖外,点缀苍颜落照前。
青草萋迷能接地,丹霞泛绕欲浮天。
骚人若是真能赋,擎笔须凭罨画传。
其八
跨湖桥问几回新,胜概凡间认奈真。
画艇有情还再泛,葆光无句直须嗔。
丹青未写能谐意,山水仍然随故人。
酒酹犹沾三月雨,天晴会得五湖春。
其九
彩笔文通描大雅,丹青吴越写风流。
凌空白鹭投寒渚,隔岸红枫照晚秋。
沧海波光当入韵,明湖烟色正宜酬。
汀中鸿雁知深意,不到天涯志未休。
其十
感怀注意客愁何,流水年年自碧波。
花放尽归庄子蝶,草蕃没见右军鹅。
会惊走兽美男诵,如和飞禽倩女歌。
湖上乘槎曾几度,旧时风色此山河。

十一
莫道文明独占先,权威遥证八千年。
木舟凿在洪荒后,水稻种于盘古前。
虞舜遗存还忆念,春秋风物总留连。
览游方识乾坤老,长啸凌空觉浩然。
十二
游船漫驶游人醉,诗卷谁能好句题。
山色终将浓翠抹,湖光已被淡烟迷。
应知远目馀芝草,自有高阳照柳堤。
若说清悠还未足,来年三月叫新鹂。
十三
争霸君知此处不?城山尽历古今愁。
曾闻刀剑江湖舞,犹见姑苏麋鹿游。
岚影终随云气走,浪花还迸月光浮。
钱江夜黑潮声起,疑是奋蹄排马啾。
十四
独绝风光殊夜色,一声欸乃动幽冥。
路迷曲折重湖隔,楫划横斜叠嶂泠。
倒影千峰犹挂月,澄波万顷尚涵星。
关山几度长宵梦,此刻弦歌隐约听。
十五
城山只与白云偎,好在新晴野望开。
兴越如关尝胆事,沼吴须问卧薪台。
太湖帆影馀烟水,稽岭秋光入酒杯。
是处故园归计晚,不知何日到蓬莱。
十六
湖边常见老吟身,决意孤行只写真。
醉眼烟霞生气象,赏心声色有精神。
江山胜概能传世,诗赋风流必有人。
上景鸿图应有待,东君会续一犁春。
十七
景佳还得倚栏干,欲买游船旅思宽。
恐是天青山欲隐,只缘溪绿树疑团。
澄波万顷涵明镜,黛色千重落墨盘。
雨势若生秋意至,清风一拂梦难残。
十八
杨时重筑湘湖毕,雨沐青岚翠黛堆。
惊起黄莺应问讯,闲看绿柳不相催。
澄波漫岸逾千顷,紫气涵空绕几回。
归去未醒长夜醉,古人都入梦中来。
十九
渔父何堪奉玺书,仙槎度使锦帆舒。
浙东词赋稀无比,江左风流尽不如。
见菜欣题是莼菜,买鱼沉醉仅鲥鱼。
九秋天阔驰鸿鹄,志在凌云到太虚。
二十
跻攀已竞时将暮,幽独神伤问若何。
一册汗青湮草莽,三江浪白显烟莎。
杨公堤上斜晖煜,贺老宅前明月驮。
莫说乾坤俱梦幻,而今谁唱大风歌。

二十一
湖光万顷古堤长,犹忆先人结草堂。
隐逸谁如许玄度,风流自有贺知章。
曾闻茅屋清箫弄,更忆兰台翰墨香。
何必追陪冠盖客,蓬舟乐泛白云乡。
二十二
画舫悠悠依柳沙,湖头暮色乱蒹葭。
已升烟景一轮月,还落寒光几点鸦。
隔岸石岩藏佛寺,连城净土有人家。
殷勤待客真情意,漫饮萧然龙井茶。
二十三
有此情怀不枉然,非关春日有啼鹃。
云山有界遥分界,蓬島无边各极边。
水碧马湖真见底,树青柴岭自生烟。
无须蜂蝶添忙碌,得雨花开会更妍。
二十四
龟山爱聚黉门子,立雪真携道入宫。
拱秀文峰连绿荫,遗芬书院启香风。
当吹玉笛湘师外,能唱清歌大学中。
渺渺澄湖望无际,雁飞如字写青空。
二十五
天色云光近太虚,王维孰效总难如。
莲花庵里禅关静,先照寺中曦色舒。
自信秋风伴鸿雁,独知春雨戏鲈鱼。
丹青若不庄骚写,怕是清流愤不摅。
二十六
寒香空锁腊时梅,宛转闲吹玉笛哀。
德惠祠边云有路,张神庙外水无陔。
潮随明月乌鸢落,渚驭清风白鹿来。
欲望朱门杨柳岸,芳春只待百花开。
二十七
难认瀛洲景色孤,重游已识老湘湖。
越王城下秋尤好,吴苑门头春可呼。
岂放尘埃临至境,为传风物到诗都。
背淮离楚花前醉,欲驶归舟作早图。
二十八
晚霞何以被追寻,恐有悠闲可浣心。
山脚窑烟千户待,湖心云影四窗临。
晴随白昼犹疑短,水到沧溟始见深。
莫道明湖会萧瑟,诵君清句且长吟。
二十九
胜日沧浪十里赊,何堪镜面净无瑕。
柳塘渚畔飞晨鸟,水漾湖中鸣暮蛙。
渡口桃花落银汉,风前莲叶送仙槎。
锦春元气谁斟酌,碧浦灵涛希望奢。
三十
四围图画古知名,恐是湘灵变化成。
寨岭闻钟时入耳,鹅峰采药瞬输睛。
人间弊病殷殷见,梦底晖光寸寸明。
青帝天生知世态,苍黎冷暖不为轻。

三十一
西子容颜约略同,蓬莱景色望无穷。
湖波远处天光豁,江浪高时海气通。
锦绣铺张正春日,玻璃堆叠便清风。
欲涵夕照残霞外,满目青山浅淡红。
三十二
一泓烟水浪翻银,绝景为何认未真。
光照晨曦升玉历,跨湖夜月祝金轮。
丹青难画三更漏,风雨茫然四季春。
岂信韶华能复旧,须斟酾酒且尝新。
三十三
烟波无际可周游,尊酒身携上画舟。
酿绿湖光翻绮梦,分青山色落清愁。
思随月魄偏宜夜,如赏荷花不欲秋。
正值长天题雁字,白云碧水共悠悠。
三十四
今人谁识古蓬壶,霜鬓频搔笑宿儒。
白鹤难寻勾践问,乌鸢不向范蠡呼。
唐时蓬岛半通海,宋代潇湘全入湖。
最是东君知客意,会携颜色写瑶图。
三十五
碧水重湖十里堤,白云常与碧峰齐。
春开柳眼心先快,夏泛荷花意欲迷。
乡信但凭秋雁送,清音只是早莺啼。
风光已使游人醉,何必乘船酒再携。
三十六
如镜明湖举目赊,青山自带白云遐。
四时景色春长驻,一片风光秋更嘉。
欲赏芳菲江畔值,犹描水墨岸边斜。
蓬莱向往真如梦,游客盘桓已若家。
三十七
高阳逝去说蹉跎,闺月聊无一日多。
树色千层烟被染,湖光万顷墨宜磨。
能除俗气凭松柏,会卷清霞任菊荷。
若肯离家常作客,诗人落笔写清波。
三十八
碧嶂清流客梦孤,桃源想像是仙区。
空濛山色遊人赞,潋滟水光骚客呼。
许我如今说吴越,怜君往昔忆唐虞。
凭栏敲句吟勾践,构画当年霸主图。
三十九
淡烟微雨暗瑶滨,健步吟行会达津。
终古江山全景气,而今台榭有馀春。
波涵日月凡尘杳,岚吐烟霞物外真。
金谷兰亭何处是,风光只见一番新。
四十
浙有苍龙碧海牵,洪荒混沌叩玄天。
湘湖近结西湖伴,越水遥和渭水连。
已画风光三万顷,还书历史八千年。
登高必步城山顶,纵目令人一慨然。

湘 湖 十 景
(一 ) 城山怀古
自古城山景色孤,攀跻恐会及清虚。
贬褒难挽乾坤势,功过虽存竹简书。
漫忆兴邦凭九术,但闻退敌赖双鱼。
今愁昔恨谁消得,怒卷秋涛是子胥。
(二)览亭眺远
江连两岸见氤氲,绝壁临湖大匠斤。
碧鉴虽开方外境,青峰却插世间云。
只因狂客诗能绝,便使谪仙醅乃勤。
人在烟霞话归计,邀朋皆入鹭鸥群。
(三)光照晨曦
历代诗中全说寺,何须画里作神驰。
千年隐逸生禅意,几处吟哦构梦思。
曦色凌空当有极,流光漫宇恐无私。
只缘独立春山景,长驻风情似旧时。
(四)杨岐钟声
登临四顾渺无涯,唯有钟声岁月遐。
古刹须寻支遁迹,灵湖可泛子猷槎。
江边浪静难为雨,岭上云腾忽作霞。
韵事真能成胜赏,妙高楼顶墨痕斜。
(五)跨湖夜月
岭鹤清鸣韵更幽,潭龙已醒欲相酬。
当无弦管催人醉,却有沧波伴客愁。
吴越楼台多胜概,蓬瀛山水落清秋。
痴心偏爱尊中月,是夜何须秉烛游。
(六)横塘棹歌
一声欸乃忆当年,见说长堤故事牵。
筠管相闻南北客,棹歌漫唱往来船。
范蠡鞭坠生黄竹,西子槎升采碧莲。
意恐全无游赏乐,筑塘可是保桑田。
(七)湖心云影
灵湖万顷接霞光,蜿蟺春山翠带长。
骚客池台青嶂外,仙人楼阁白云旁。
乾坤彩笔偕银汉,吴越清箫动昊苍。
尊拼良辰堪尽醉,向东流水总沧浪。
(八)山脚窑烟
曾经岭脚多茅屋,置范朱门构汉砖。
湖里千家终黑壤,山头几处冒青烟。
抟泥弄瓦为生计,画栋雕梁随火煎。
饮酒无看水中月,乘潮却放夜来船。
(九)罗刹涛声
盈眸潋滟碧于醪,太白依然醉不逃。
勾践餘威驱腊色,子胥遗恨入秋涛。
襟怀莺燕千声唤,波浪鱼龙万籁号。
若问如今佳胜事,湖山遂使擅风骚。
(十)知章故里
订交唯重谪仙人,千古风流贺季真。
换酒金龟在何处,上朝朱履步斯垠。
史家桥畔霞光胜,禁界园头柳色新。
俎豆拈香须肃拜,长传罨画更宜春。

【本學會注冊地簡介】
注册地:
香港(Hong Kong),簡稱「港」(HK),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位於中國南部、珠江口以東,西與中國澳門隔海相望,北與深圳市相鄰,南臨珠海市萬山群島,區域範圍包括香港島、九龍、新界和周圍262個島嶼,陸地總面積1106.6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648.69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末,總人口約748.25萬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人均壽命全球第一。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842-1997年間曾受英國殖民統治。二戰以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不僅躋身「亞洲四小龍」行列,更成為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中央擁有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香港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並享受外交及國防以外所有事務的高度自治權,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參加眾多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中國政府的基本國策。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自由港和國際大都市,與紐約、倫敦並稱為「紐倫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也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極高聲譽,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第三位。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華人智慧與西方社會制度的優勢合二為一,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及完善的法治聞名於世,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
位置境域:
香港地理坐標為東經114°15′,北緯22°15′,位於中國南部、珠江口以東,西與中國澳門隔海相望,北與深圳市相鄰,南臨珠海市萬山群島,距廣州市約200公里。區域範圍包括香港島、九龍、新界和周圍的262個島嶼。陸地總面積為1106.66平方公里,其中港島80.7平方公里,九龍46.9平方公里,新界978.7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為1648.7平方公里。
香港地形主要為丘陵,最高點為海拔958米的大帽山。香港的平地較少,約有兩成土地屬於低地,主要集中在新界北部,分別為元朗平原和粉嶺低地,都是由河流自然形成的沖積平原;其次是位於九龍半島及香港島北部,從原來狹窄的平地外擴張的填海土地。雖然香港一名取自香港島,但香港最大的島嶼卻是面積比香港島大2倍多的大嶼山。
香港為四季分明的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3.3℃。冬季溫度可能跌至10℃以下,夏季則回升至31℃以上。雨量集中在5月至9月,約佔全年降雨量的80%。全年雨量充沛,四季花香,春溫多霧,夏熱多雨,秋日晴和,冬微乾冷。
此外,香港市區高樓集中而密布、人口稠密,所形成的微氣候容易產生熱島效應,導致市區和郊區有明顯的氣溫差別,高層大廈林立的市區讓空氣中的「懸浮粒子」較難吹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