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 北 纪 行
文/龚孝志
延安感怀
心怀景仰到延安,每访遗踪感苦寒。
土洞英豪忧国运,华门豚犬重衣冠。
鲲鹏展翅千山远,蚂蚁缘槐一梦残。
创业开基源起地,无边春色景图宽。

杨家岭寻踪
十年争战历沧桑⑴,塞下边城聚栋梁。
瘠岭偏乡谋国政,寒灯陋洞孕韬章⑵。
一堂雄峙千秋颂⑶,两会辉煌万古扬⑷。
圣地遗踪回顾处,红楼土院沐晨光⑸。
注:
⑴中共中央在1938年至1947年在杨家岭居住近十年,领导了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日战争以及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的解放战争,并在这里领导全党开展了有名的精兵简政、大生产和延安整风运动。
⑵毛主席在杨家岭窑洞共写出了四十多篇指导中国革命的重要文章。
⑶位于杨家岭的中央大礼堂。
⑷在中央大礼堂召开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和党的七大。
⑸中央大礼堂为两层楼房。

敬谒黄帝陵
全球华裔尽虔恭,溯本追源祭祖宗。
沮水庄严呈颂表,桥山肃穆奏黄钟。
五洲共奉千秋仰,四海同亲一脉溶。
古柏仙台朝圣地,德昭寰宇慕高峰。
注:仙台,黄帝陵前汉武帝“北巡朔方”返回时祭黄帝陵修筑的祈仙台,高九曲二十四米。

黄河壶口瀑布
万壑雷声动孟门,茫茫九曲一壶吞。
排山倒海奇雄气,破壁摧关大国魂。
纵贯神州滋稷庶,横穿华夏惠乾坤。
禹王挥斧开疏地,红浪金涛日月昏。

子长纪行
县以人称号子长⑴,将军荣誉贯家乡。
开基创业身名显,播火传薪史册扬。
圣地钟灵滋杰俊⑵,红都毓秀孕华章⑶。
丰碑胜迹千秋记⑷,虎踞龙盘浩气藏⑸。
注:
⑴子长县原名安定县,1942年为纪念民族英雄谢子长而更名为子长县,2019年撤县设市。
⑵子长自古多出名人英杰。革命战争年代,先后涌现出几十名革命先驱和英雄人物,建国后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就有十人,为陕北有名的将军县。
⑶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子长县所在地瓦窑堡曾被誉为红都,毛泽东在此发表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和《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策略,为实现由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的伟大战略转折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⑷为纪念谢子长同志,毛泽东等众多中央领导为其亲笔题写墓碑,堪为珍贵。
⑸子长城西有龙虎山,形如虎踞龙盘,山顶建有将军亭,立碑介绍了子长被授予军衔的十位将军及其功绩。

榆林游记
无边天地豁然开,塞上风光照眼来。
市井繁华楼宇立,田畴广茂柳行栽。
残烽旷漠征西路,固垒雄关镇北台。
举席相邀朋友义,驼城访古漫徘徊。
注:榆林又称驼城

毛乌素观感
天宽地广望无垠,阔路高楼接远村。
故垒残烽存史迹,丰禾茂草掩沙痕。
千年大漠肥原野,一线长城浅土墩。
盛世中华描画景,山河变换改乾坤。
注:土墩,秦汉长城在毛乌素沙漠已成为一线土楞,烽火台也都化为小土墩。

登米脂李自成行宫
美女之城一览中⑴,闯王乡宅小行宫。
山栖水息滋灵秀,虎踞龙盘育俊雄⑵。
巾帼连环宗稷溃⑶,豪民争霸梦梁空。
貂蝉故里浓春意,满目繁兴入画瞳。
注:
⑴陕西俗语“米脂婆姨绥德汉”,传说米脂为貂蝉故里,多桃花水,故小米多脂,孕育美女,有美女县之称。
⑵米脂县是李自成故里,在城北卧龙岗上建有行宫。
⑶《三国演义》八回载王允用连环计将貂蝉先送董卓后送吕布,离间吕布除掉了董卓。

满目碧天长,朝阳散雾霜。
园林蔬果熟,川峁粟梁黄。
秀岭浓秋味,丰原放晚香。
盛时边塞下,处处亦风光。
几望长安不见家,三年塞下度生涯。
烈风炎日摧颜面,苦水黄沙染鬓华。
浅草凸峦尘土路,平窑疏柳枣槐花。
故乡亲友如相问,天际归鸿尽晚霞。

【作者简介】
龚孝志,笔名秦巴散人,陕西紫阳人。退休教师,本科学历。曾长期担任基层学校和教育领导,退休后受聘民企支部书记。紫阳县诗联协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香港大中华诗词协会会员,大中华诗词论坛梦里水乡诗社副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