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武汉名家罗定对老师的佳作:《桂花赋》外二篇「飘舞的剑」(1103辑)
1. 桂花赋
文 / 定 对
秋阳明丽,宇阔九天高,飘动片片彩霞。看武汉青山公园,游人如织春潮涌,盛开朵朵鲜花。
举目四望,有兰秋桂子,香气朴鼻;同根黄菊,争奇斗艳,媲美映华。
望西南盆景园,各具特色的盆景,阿娜多姿,千姿百态。或金鸡独立,形神兼备,或雄鹰展翅,直冲云霞;或猛虎下山,虎虎生威,或仙人指路,遥指天涯。更喜松衫,郁郁葱葱,苍翠欲滴,昂首笑迎风霜打,此情此景,无不叫人留连忘返,诗意萌发,催人提笔绘就一幅幅秋美之图画…… 叹芳春虽美,未能夺此眼前秋嘉!
说春花,夸秋花,百花丛里吟一佳,非春桃,非梨花,非红非绿非橙茶,她是谁?她是沁人心脾,香气袭人之桂花,
置身于武汉青山公园,举目望去,一排排花繁叶茂的桂花树,争奇斗艳,竞放彩霞。鼻嗅闻清香,花开映芳华,令多少游人在花海里徜徉陶醉,在怡人的景色中争相拍照,吟诗作画…… 大有一种乐不思蜀之感,忘记了归家……
空气里到处充溢着桂花散发出来的浓烈清香,着实令人心旷神怡,沁人心脾。一种想抒发对桂花的赞美之情在心中油然而生。啊,沁人心脾香气袭人的桂花哟,你是幸福的使者,花香四溢,笑迎宾客;你又是律动人心的秋色音符,拨动着动人的旋律,用你的美艳芬芳,昭示着人间最美好的明天,壮我中华!
写于九月十五日
2. 为了对得起那栋楼
定对
写作真的是一件不轻松的事。想暂停,但总有心话想说,总有感想要发。
每当我提笔写作时心中总有些惶恐。为何惶恐?只因怕耽误读者和朋友们的时间。
除了打麻将的人把时间当作粪土用来随意挥霍外,但对其他人而言,他们的时间却是贵如油呀。诚然打麻将的人是不会读我的文字的,他们操劳专心的是能不能嵌二条胡牌。
不浪费读者和朋友们的时间,就只有自已努力的去写好文章,让读者和朋友们从我的文字中能得到一点受益。这种受益不是请客吃饭,也不是行贿送财,只是用来撞击一下心灵,唤醒人们猛醒一回。
在我看来,主要的就不是扬善惩恶,而是透视红尘中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一种昏暗。
在我的家乡罗家墩,开门就见故事,其故事说不尽道不完。虽然只有几百户人家,可它却是世界的一个宿影。各色人物,小聪明的,大智慧的,蠢得吐血甚至蠢得死的都有。长久以来源源不断的故事随着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流走了。
如今回到家乡的我总想打捞些零星故事讲述给读者听,希望这些故事能有利于读者,有利于我的朋友们。
这是我的愿望。其效应是不是这样,我不得而知。我只有尽我赤诚之心而努力罢了。
像我这样的写作,着实不是为了名和利,只为良心,只为养心,只为照亮别人,只为对得起培养我的珞珈山的那栋楼——武汉大学中文楼,因为我是学中文的。
3. 写给年过花甲的朋友们
定对
年过花甲的人,主体是50后,40后。60后和30后不多。渐渐地,60后多起来,30后无踪影。
世界的确美好,可你享受美好了吗?
50后,40后走过了怎样的岁月,我是知道的。50后,40后的刻苦、坚韧,我也是知道的。那首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的歌,仿佛我们刚唱过,怎么一下就过了二十年,就到了黄昏,就到了夕阳西下呢?
人生,真的很快,真的很短。
不管愿不愿意,谢幕的时候为时不远了。你是否想过应该轻松一点呢,应该享受一下了呢?
近些时来,我打量了一些同龄人,打量了一些我的同学和朋友,除了个别之外,绝大多数都活着自在。
今年七一,我的一个生于1974年的朋友不幸电击身亡,我写文悼念,有个人看到说,怎么你的朋友都死了呢?此话差矣,没有,和我同龄人都没有死!
说这话的,也许是在说人生都已处在最后一段了,差不多到头了,可能是一种善意的提醒吧。
为什么我要写此文?我发现50后、40后的人们,大多往好的长的方面想,却忽视了生命的有限。
我的一个中学校友,能力很强,赚到了余生不可能用完的钱,可他年过花甲,还去十分艰苦的非洲办水泥厂。不到两年他却死了。如果他一直和我联系,我会坚决阻止他去非洲,你已到了花甲之年,你有的是钱,恐这一辈子用不完,你是继续要钱呢还是要命呢?如果阻止成功,他今天应该是活着的。
有不少人在干这样那样的赚钱的事。我问,不累吗?这把年纪了。回答是,给儿子呀,帮儿子呀。
儿子,应该是40岁左右的中年人,应该养老不应该啃老。老年人如果被中年儿子所啃,那还要儿子干嘛呢?
不必说太多了,我的年过花甲的朋友们,也许你不愿听,你的年轮已经屈指可数了,这辈子你善待了父母‘善待了儿女善待了国家,但也要好好善待一下自己吧。
尤其是你的钱已经够你活了,不要去再为钱耗生命了,你也再无力养你身强力壮的儿女了,你老了理应去品茶,旅游,谈古论今,在笑声中,在快乐中,去度过余生不多的岁月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