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些爸爸日常
很长一段时间,我爸在我心里的形象,一直是个三十岁出头,意气风发,帅气十足,沉淀自律,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
这种外在形象的保持一直持续到高二的国庆假期。
后来我也对他提起,不是什么大事件,只不过是一个很平常的大中午,我在小卖部门口躲太阳,眯着眼睛看他去挪车,突然发现他的脊背已经不再挺直,头发也不如曾经浓密,意识到他不再年轻真的只是一瞬间的事。

现在的我看着他还是会有这样的错觉,他笑起来时依然是四十出头还被新高门口的保安错认是学生的样子。少年气总会在某个时刻体现出来,可能是比赛前他在球场上跑圈热身,可能是他看完何同学的测评后强烈想买一块apple watch(最后他买了华为watch),可能是他买到一双新的球鞋向我炫耀,可能是他跟我提起最近又看完了哪些难啃完的书,可能是缠着问《庆余年》里理不清的人物关系,可能是拍完我的丑照后自我感觉良好的表扬自己。
我爸身上透着点老派的浪漫主义,记录生活和表达爱意的方式纯真又直白。
他喜欢看书,在他身边的任何一个生活工作区域内都塞着书,有时候我觉得我家书房简直是个书库,记得小学时吃完饭,我在屋子里写作业,他就坐在饭桌边上啃原版四库全书,这对尚幼小的我来说简直就是在完成一项壮举。他也喜欢摘抄和写字,推到同样的年纪,我还沉浸在意林小小姐时,他就已经在抄写博尔赫斯,最后成功带动我妈和他一起饭后练毛笔字静心。
与我妈的各种纪念日,他总要送花,即便是要加班,第二天家里的花瓶也总会出现一株带着露水的玫瑰,碰上纪念的年份,就一定要手写贺卡,字不用太多,恰好能说爱就可以。小时候的每个圣诞节,他都会在我的床头放圣诞礼物,若他出差不在我身边,我妈就会很自然完成充当圣诞老人的工作,从小青蛙挂坠到小熊头笔袋,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小姑娘对圣诞节收礼物的憧憬。
类似这样的细节,生活里数不胜数,而他也贯彻执行了很多年。
哦,当然也会因为过于直白让梦破碎的时刻。

就比如我对圣诞节的期待止于六年级收到一本《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0个名人》,后来我还忍不住吐槽,哪个圣诞老人会送这种励志书给小孩啊?
我爸煞有介事地反驳,“那是圣诞老人看你要上初中了,希望可以激励你好好学习。”
他爱好很广泛,爱踢足球(踢前锋踢到鼻梁破相),乒乓球直板玩的很溜(每天都在说自己反手有进步),偶尔打麻将也能赢(但是现在还不会骑电动车),爱看书会思考(看《琅琊榜》比梅长苏考虑的还多),写得一手好字(现在我分辨每个字要花些功夫),没有睡前看电视睡着的话也习惯写日记(一般都会睡着)。
在他人眼中,他是一个很优秀的上司,很严谨的同事,很大方的好友,很不错的女婿,很值得托付的丈夫。
在我眼中,他是一棵青柏,一片大海。
只要我转身,他就会接纳我所有的忐忑不安;只要我诉说,他就会倾听我所有的情绪;只要我奔跑,他就站在山坡上遥望我的方向。
我自认承袭了他许多特质,并试图将其转化为一些可以被夸赞的优点。

我和我爸总是会在一些奇妙的时刻达成一致,我会陪他看世界杯决赛,尽管看到最后格策绝杀阿根廷前他早已会周公多时;他会在我妈生气的时候把我喊去楼上晒衣服,两个人一起耷拉脑袋不说话;老妈出差而不想做饭的时候,我们会把她的叮嘱扔到一边,点一个红烧肥肠盖饭,煮一碗很不健康的麻辣烫,两个人看着综艺打赌真凶是谁。我们聊天的内容天南海北,他也乐得听我颠三倒四讲一些陈芝麻烂谷子无人问津的小事,从经济哲学到新闻八卦,北街哪条路有很好吃的面馆或者南街又开了个小书店,偶尔也会很不专业地评价路上哪种车的尾灯设计更好看,哪个型号的车性能优胜,末了肯定地说,“还是我们家的车挑的最好,我女儿的眼光就是好。”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之间少有争执,长到二十来岁也就两三次,还是我任性过头,他也没有对我说重话,一个人生着闷气跑去车库门口抽烟,等我反思错误后去牵他的手道歉,一家三口赶场去看《你好李焕英》。
上了大学后我们的日常交流并不多,大概是年岁渐长,倾诉欲也下降,我与爸爸的通话时长甚至都不会超过一分钟,聊天内容也精简,寥寥几个字就能概括几周的学习生活,我想起来汇报些近况,他那边球踢的火热,我总吐槽两个人交流还隔着点时差。但只要我讲出自己最摇摆不定的事情,他总会在第一时间给我安定的力量,支持我的选择,相信我的梦想。
我是一个很拧巴的人,脾气上来时说话也冲,也有不服气的倔,伤人伤己,更有过很长时间的自卑期,而每当这个时候,我爸就会拿着他的小本本来找我分析问题,先听我的抱怨和委屈,再心平气和地从多角度说出他的观点。
他常教育我,“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仅得其下。人要有点追求,如果是你喜欢的,认定的,那就去做,总会有一天开窍,总会有一天结果。个人最害怕的不是觉得自己做不到,而是没有了再去做这件事的心气,沉湎于痛苦的人看不见未来的路。”
这也是我希望从他身上习得的最大优点,将十二万分的热忱与坚持投入每一份殷殷热爱,不要去考虑结果,要享受过程,人总会有遗憾,努力过了就没有什么好后悔。
“你爸下个月就要四十九了”,我妈给我打电话提到时我正在美美地点麻辣香锅,“我在想要不要给你爸爸整点生日仪式感。”
我爸妈都不是太记挂生日的人,全家人下个馆子,买件新衣服就是庆祝 ,虽然说没有忘记他的生日,但是却依然讶异,大概是从未想过我印象中的那棵青柏,也会在平常的日子里成为岁月变迁的一个小小缩影。因为从始至终,他都保持着我记忆里一贯的模样,眼睛很漂亮,鼻头很大,留着点胡茬,习惯周末拖地洗衣,喜欢躺在床上看电影频道的译制片,坐在沙发上看一本啃了很久的书。

这种感觉就好比手里边这本你读了很久的书,在一个无风无雨的午后,你看到了它最核心内容的那章标题,只是经历了长长的铺垫伏笔后,反而忘了它在你的预设中,作为最浓缩的精华是要怎样高潮迭起才算漂亮。
因为在这之前,它的每一章都足够精彩。
这就是岁月带给我爸的魅力。
他一直是我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儿童时是,少年时是,青年时是,未来依旧会是。
青柏生长在高崖,如同大海沸腾无声。
我在岸边听海,知他虽静,也能召唤灯塔照亮我这艘不系之舟。
谌若璇,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18级会计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