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铃 声 的 眷 恋
文/ 段爱嵘
我,一个极普通的初中退休教师,教书生涯中一直教初中语文,也常是学生的领头雁——班主任。
晨曦里,我带着紧张,匆匆赶在学生之前走进教室,傍晚时送走最后一个学生,拖着疲惫回到家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三十多个春秋就这样逝去。
曾记得,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在学校的竞赛活动中取得名次,自己所教科目在统考和升学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我高兴不已,笑在梦中,若班上操行分评比落后,卫生评不到流动红旗,我倍感气馁、无奈。对教学工作我一丝不苟,课堂教学和个别辅导并举,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管理学生,我多鼓励、少批评、少训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记得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这个学生曾在一段时间里经常迟到早退旷课,课堂上违反纪律,顶撞老师,缺交作业,课外常与同学打架,我找他谈一次,过不了几天老毛病又犯,科任老师和同学反映的次数越来越多后,我又把他叫到了我的办公室轻声的问。最近怎么啦,你已经变得不像过去的你了,是不是碰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能跟我说说吗?我又历数了他曾经表现得优秀的方方面面。他再也憋不住了,说出了一句让我吃惊不小,至今忘不了的话“老师,你只要让我爸爸妈妈不离婚了,我就好生读书,保证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天啦,原来这孩子的心灵受到了如此的重创,我一把将他搂在怀里,抚摸着他的头,为他擦去眼泪,并立即坚决的表示一定说服他爸爸妈妈不离婚,还交给了他一把令天下所有父母都害怕的“杀手锏”。果然,他回到家中对着他爸妈说:“爸、妈,你们要离婚,我和弟弟再也不读书了,就去街上当叫花子,就去当混混,就去偷东西,就去进少管所。”也许是孩子的哭诉提醒了他们,亦或是我上门真诚、耐心的规劝起了作用,这对还没有完全泯灭为人父母良知,还没有忘记做父母应尽的职责和担当,最终摒弃前怨,重归如旧。看着这孩子脸上绽放的笑容,目睹他一天比一天进步,我的心如释重负,我庆幸自己所做的努力获得成功,十多年过去,他一直把我看成他心中最崇敬的人。

在这个岗位上,为解决学生中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多少个吃晚饭的时候,我还在做家访或寻找缺课的学生,自己的三个孩子经常饿着肚子在等盼着妈妈回来给他们做晚饭吃。那时,老师编置紧张,代课和调课很困难,带病坚持上课是家常便饭。
当然,教师尝到的也不全是苦和累,其实苦中也有乐和甜,不是吗?学生的电话从四面八方打来,网上与你微信聊天,或是上门探访,从未间断,他们寄来慰问和祝福,带来感激和亲热,让你感到甜滋滋美悠悠让你觉得过去的心血没白费。
人们常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来赞颂教师和教书育人,而要真正诠释这些赞誉的含义就是默默无闻的奉献、呕心沥血的付出,酸甜苦辣的饱尝,当然也饱含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家长学生的尊重。
有一天,我因脚腿疼痛,走路无力,摔倒在楼道间,到医院一检查是患有类风湿,病情已到中期,校长发慈悲,准了我一年的假,回校又干了两年后,我就办理了退休手续。

休闲下来,真像鸟儿飞上了天空,鱼儿回归水中,消遥自在极了。早餐后,邀上邻居女同胞,赶集市逛商场,东挑西拣、讨价回价,既购回了物又散了步,早晚时分菜地里施施肥,浇浇花,一家人吃上了无污染的瓜果蔬菜,菜地也成了我的健身房,偶尔也去跳跳广场舞,也去OK厅唱唱歌,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春暖花开和秋高气爽时节,随旅游团出游,饱揽祖国名山大川的秀色,解读祖先留下的光辉历史。而休闲生活中过多的令我最感兴趣的,是与身边的亲朋好友、隔壁邻居共进午餐,城步苗族是个好客、民风纯朴的民族,中午有喝油茶的习俗,今天中午来我家喝,明天中午去你家喝,一坐拢来至少是七八个,甚至二三十个,到了正午,女主人就将油茶递到你手中,一碗两碗三碗四碗,能喝多少有多少,管够。大家喝着香喷喷的油茶,拉扯着家常,交流治家经验,切磋生活技巧,偶尔也打打小牌,那欢声笑语,那亲热和睦,让人感到温馨,你会觉得生活比蜜还甜。

生活是如此美好,日子过得轻松无忧,可总有一缕情思萦绕心田,挥之不去,道之不尽,一天夜里我被老伴的责备声惊醒“怕是捡到宝了,有什么值得如此好笑。”我兴致的告诉他,我梦见自己带学生到界背秋游,几个会水的男生下到水里游泳,突然一个男生大喊大叫地从水里走出来,原来是一只老蟹夹住了他的一个手指,他越拉蟹夹得越紧,我冲上去用拇指和食指将蟹的腹背用力一捏,蟹啪的一声掉到了地上,他痛得直掉眼泪,我却笑得山倒水倒。
在自家的菜地里,每到播种栽苗的季节,我都要把地整理得四方四正,菜苗栽得横对竖对,邻居们笑我种地种得太讲究,没有必要,只有我心里明白,它们像我的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参加升旗仪式,在做课间操哩。这也难怪三十多年来与学生在一起,他们的点滴成长进步,让我心满意足,他们的顽皮懒惰让我恨铁不成钢,这爱恨交织,喜忧掺半凝成的情结,怎一个“退休”了得,才下讲台,又让你梦魂牵挂、难割难舍。
有一天,我到一个朋友家喝油茶,他家就在我工作过的学校附近,突然学校广播里传来一阵清脆的铃声,我久违的熟悉的铃声是这样悦耳,让我为之振奋,让我仿佛又站上了三尺讲台,我又回到了孩子们的中间。铃声早已停止,可我却还仍朝着学校方向伫立良久,美美地回味着它带给我的甜蜜、向往。我深知,今生今世我已无法再回到讲台,可我不能忘记,自己曾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的言行要永远遵循人民教师为人师表的宗旨。

【作者简介】
段爱嵘,城步苗族自治县人,城步第四民族中学退休教师,从小喜欢阅读文学作品,七十年代曾有中篇诗《五、七道路越走越宽广》在《苗岭文艺》期刊上发表,还发表过通讯、报道、散文。退休后,有了充足的创作时间,开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