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风月 美食同天
——《风月同天》作品研讨会侧记
安心
《风月同天》,一部用浓墨重彩书写淮安美食的前世今生、从全方位多角度向世人展示淮安文化、介绍淮安重要历史地位的长篇历史小说。该作品书写了清朝乾隆时期,几个家庭悲欢离合、恩怨交织的故事。该书叙事宏阔,所描述的生活场景,上至朝廷、皇家,下至草民、流寇。全书对于淮安人生活的描写,所涉及处,无论是宏大的场面,还是细枝末节,都交代清楚。
2021年11月16日上午9点30分,由淮安市作家协会、清江浦区文联主办,清江浦区作家协会承办的孙海燕女士所著的《我和我的小人儿》、陈冬梅女士创作的《风月同天》等两部作品研讨会,在淮安市行政中心会议中心101室隆重开启。会议特邀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汪政先生,《扬子江诗刊》副主编、著名文学评论家晓华女士出席了会议。淮安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沈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市作协主席龚正先生主持会议。
龚正先生首先肯定了两部作品的价值,说孙海燕的《我和我的小人儿》这本书充满了童真童趣,文体不拘一格,记录了孩子们的生活日常,非常美好。陈冬梅的《风月同天》,深度挖掘古淮安河下的文化生活,详细地描摹了人们生活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对展示淮安历史文化,意义重大。市文联沈军副主席对两部作品做出了肯定,并且对作者寄予了厚望。
淮安市作协副主席苏宁女士说,冬梅的《风月同天》是一部非常厚重的书,沉甸甸的,分量很重。淮安市作协顾问、市检察官文联主席张建龙先生,高度赞扬了《风月同天》的创作价值和意义。他说,总有人要对这片热土进行讴歌,我利用一天时间,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三十万字的书,我非常感动。创作一部这样重要的作品,这一艰巨的任务,被一位女性作家完成了,我们男作家很惭愧。深度挖掘一座城市的文化,从中医、科举考试、园林设计、书法、服饰、税收制度、漕运制度等元素出发,全视角地展示一座城市的发展变迁,还有河道治理,抗洪救灾,治理瘟疫等。写了运河在当时所承担的国运责任,特别是淮安美食这一块,写作非常细致,非常专业。我还是第一次知道“淮饺三吃”,螃蟹可以做出那么多道菜,甚至于做成螃蟹宴,淮白鱼与那么多的古诗词相配。如果说文史专家们对于淮安历史文化研究写出的系列考证文章,是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而冬梅的《风月同天》就是一件艺术品,她用故事这根链条把珠子串起来,这个工作非常伟大而艰巨,历史总是用故事展示出来的。一个人得要下多大功夫才能写出这么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对我们淮安成为“世界美食之都”的文化发掘,意义重大。
《扬子江诗刊》副主编、著名文学评论家晓华女士说:“《风月同天》这部作品非常厚重,她挖掘描摹了整个城市在某个时段的全景图。”
《风月同天》作者陈冬梅说,写一部自己的作品,是我少年时拥有的梦想,真正出版一部作品,却用了半生的磨砺。长篇历史小说《风月同天》,写作过程中,涉及到中医、戏曲、书法、园林设计、科举考试、淮扬菜、漕运制度、古诗词、河道治理、榷关制度等文化内涵,为了写好这本书,下了很多功夫。从构思到成稿,前后花费了近一年时间,但是,写作过程中所耗费的知识储备却是从十多年前开始的,所谓十年磨一剑。作者从2010年开始拜师学习中医,到2018年已经经历了八年时间,断断续续地学习一些相关知识,背诵过《中医基础理论》,阅读过部分《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中华典籍,对中草药,经络学有过学习。戏曲,是自己的业余爱好。曾经拜师学习书法,师父是一位学富五车、品德高尚的书法家,书中很多书法规则皆来自于师父教诲。写淮安古园林设计时,去向专家请教。网购了明代计成的《园冶》和陈从周的《说园》,熟读全书并背诵了相关章节,以备写作时参考用。为了写好科举考试,于2019年5月,多次去南京夫子庙江南贡院实地考察。淮扬菜是全国八大菜系之一,发源地在淮安。它的特点具有中庸之道,佐料不遮蔽菜的本味,却让菜的鲜香在烹饪过程中发扬光大,特色尽显。就在2021年11月8日,淮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了“世界美食之都”的光荣称号。写好淮安菜,作者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先生是淮扬菜大师,曾经参加2019年初淮安市派出的中外交流团队,奔赴约旦,作为“行走的年夜饭”团队代表,展示淮扬菜厨艺,被央视隆重报道。2020年5月,赴巴黎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淮扬菜美食展示。他把几十年的行业积累都教给作者,用于写作中。

关于漕运制度,作者查阅了大量资料,知道了明代陈瑄,在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后,制定了漕运制度,并且,陈瑄是清江浦开埠之人。所有的相遇都是恰逢其时,冥冥中,在完全不知情的状况下,作者写了祖先创制的漕运制度。
今年端午节,作者二表哥去世,去高邮祭奠二表哥,同时去省亲祭祖。大表哥带着作者等一行去陈总兵庄祭祖,下车后本族兄弟们引导大家走向一个祠堂——陈瑄治水纪念馆。作者第一次知道,自己是陈瑄嫡传二十二代世孙,因为女子不被写入家谱,所以,一直没有关注相关信息。族谱记载,当年陈瑄第五子陈侃的次子陈谦,去高邮繁衍生息至今,后所住之地名为陈总兵庄。
作者曾经很认真学习格律诗创作,小说《风月同天》中很多古诗词是作者本人原创。省作协副主席汪政先生说,作者创作这本书非常不易,希望淮安市宣传部门和文旅部门等能好好推广推介《风月同天》这本书。
作品研讨会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2021年11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