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部分诗人和文学艺术家学习座谈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2021年11月17日下午,在京部分诗人和文学艺术家举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座谈会,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共商新时代文学艺术发展事宜。
座谈会由中国楹联学会诗词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诗词之友》杂志张脉峰主编负责召集,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文学与出版管理部主任、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杨志学,《北京青年报》社原新闻中心副主任、诗人宗德宏共同主持。国务院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学术部莫真宝副主任、中国楹联学会诗词文化研究院吕居荣副秘书长、北京诗词学会朗诵委员会李军副秘书长等参加了座谈,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家》杂志冯楚执行主编应邀列席了座谈会。
杨志学在座谈中表示,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适逢建党百年重要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节点上召开,是一次注定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册的重要会议。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指引,中国文学艺术已经迎来了繁荣和发展的全新机遇,广大文学艺术家和文学艺术工作者的思想要高度统一,迅速凝聚共识,牢记“国之大者”,把握历史主动,勇于担当作为,自觉担当起新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
宗德宏在座谈中表示,十九届六中全会全会精神是对统一全党思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纲领和智慧大树。我们要不断开阔胸襟,升华境界,聚合文学艺术力量,使文学艺术与新时代同步,与人民同行,推出更多“基调明亮、能量充足,大众喜爱,在社会上发挥作用”的高峰力作。
莫真宝在座谈中表示,中国是一个诗歌的传统大国,诗歌也是人们寄予众多美好夙愿和期待的文学样式,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最具有标识性的重要元素之一。以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汇聚的创造历史伟业的磅礴力量领跑新时代诗词事业,我们将进一步引导广大写作者将个人的生命体验和感知投向国家、新时代、人民的怀抱,抒发对党和国家的无比忠诚,对火热的新时代饱满的热情和责任,投入、深情地创作,书写出无愧于新时代的诗行。
张脉峰在座谈中表示,今天的座谈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分量和历史分量”,我们更是从全会通过的《决议》中学习和领略了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文学行动指南。在中华民族朝向更加宏伟的目标继续前行的道路上,文学负有重要的使命,作为一个作家,理应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争取创作出聆听和纪录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未来之问的作品,为人民群众奉献用心酿造的精神食粮,多出不负时代和人民的精品。 (梦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