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千阳县八达农林专业合作社
陕西省西府有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李宝智


:
我们现在看到的生机勃勃的生物世界,看到生命的“巧夺天工”这一切都是生命经过多少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换来的,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大量农药、化肥、除草剂的使用,地球的“生态历史平衡”被打破,生物进化和发展速度极其缓慢,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这样,整个地球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其结果将会是生命彻底消失!
渭北旱塬丘陵沟壑纵横,平均海拔800-1200米,土层深厚,雨水较少,昼夜温差大,是优质水果产地,由于果业及农业的迅速发展,大量使用除草剂、农药、化肥,加剧了水污染,农田的有机质含量日益降低,除草剂的大量使用,无度使用,致使生物多样化严重受损,空气净化所需的大量生物无生存之地,环境污染严重,众所周知,水和土是非人力所能制造的自然产物,是人类耐以生存和生活的物质基础,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必须把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与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农业环境离不开大气环境和水体环境,人民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改变了原先丰富多样的自然生物种群面貌,使农业生态系统变的单调,人为的对抗环境,使得自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农业的大气污染,地下水质的污染,最后是一切被人类所食用的食材全被污染进入人体,那么农业环境是以人类生产和生活为中心,是一个复杂的复合系统,是由自然、社会、经济三个子系统组成,社会、经济与自然三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与补偿,才能构成农业有机整体,农业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的生活条件及质量,人们的各种食物以及其它农副产品主要由农村提供,农业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农业环境也是人类重要的生活环境,农业环境质量状况,对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一切生物都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独生存,在正常的环境下,农业生物与农业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协调,构成一个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就有了保障,当农业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时,农业生物就不能正常生长,使农业生产陷入困境,那为时就晚了,生态环境恶化,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如:水土流失、气候变暖、地力有机质下降、农药残留上升、地下地上水源污染、雾霾天气增多、自然灾害频发、生物资源锐减、农产品有害物质增加、外观质量上乘、实质质量下降,为追求高产、农药、化肥、除草剂、农膜大量使用,造成今天农业生态环境严重污染,对土壤、水、大气、生物及人体健康将造成严重危害,那么只有循环农业才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运行模式,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流动方式,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为核心,实现特定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总体资源的永续利用,循环农业其实质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化循环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农业生态系统实际上是人工干预下的自然系统,有选择性的有益生物群:如害虫的天敌生物、土壤微生物等,只有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才能是生物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并在一定时间内处于动态平衡。鉴于以上情况,我们进行了为期八年的草木共生、生态循环实验,无论任何果树都适宜用此法,特别是丘陵、山地效益更加明显,北方雨量较少,而且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伏旱,果树落叶落果现象严重,那么留草以后,一可以保温,二吸热控温,三制造有机质,四治理大雨时水土流失,五减少农药、化肥、除草剂的用量,六省了人工锄草的费用。
通过实践证明,不用人为的种草、自然生长、有选择性的清除有些杂草,如枣子、八脚草、芦苇等(注:详细草象选择后附)
每年五月一号前后,无论草长多高,用碾子压倒即可,这个时候地温、气温、湿度是每年各种生物的活跃期,现在的耕地不是肥力不足,而是粗有机肥不够,甚至没有,成了卫生田,压倒以后的杂草就会慢慢腐烂,各种微生物就会把一部分分解成有机肥,三年草木共生以后,效果明显,九月二十号左右是多数果子成熟期,再做第二次碾压以便果子采摘。草木共生并非放任杂草蔓生,比如腾类植物必须移除,自然界生态演替非常有趣,每年的草象都不一样,温度、湿度适合那一种草,它就特别旺盛,通常人们怕这么多草引来害虫,但只要草象多元化、各种草都有,就什么虫都来,它们相互制衡,虫在地生,地上有草,虫不上树,割草和用除草剂都会有死角,有的草越割越旺,有的草不怕除草剂、丰富多样的草相,形成了自然生态平衡,通过实践,大可不必担心病虫害,而且保温、保湿、防水肥流失,氧气充足,地内蚯蚓活蹦乱跳,土质疏松。这就是化敌为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气环境和水体环境得到改善,草是农民最烦恼的东西,你喷除草剂每年至少两次单枝叶和双枝叶统统灭掉,但对土地造成莫大的伤害,众所周知水和土是非人力所能制造的自然产物,土地如果失去了制造植物所需养分的能力,那就变成了沙化土质,要想复原非常困难,成本增加,草木共生后根本不用花钱去买有机肥,让草自己去制造绿色有机肥,让蚯蚓来耕地,把农民最烦恼的东西转变成对农民最有用,对环境最有效,这样的循环模式,我们何乐而不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