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诗】打铁的声音
【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2日
【主持人】杜晓飞
【入选诗人】古月,樊更喜,乔安娜,张变芳,周雪平,陈静勉,李英发,张建刚,李树长青,康哲峰,高山峻岭,兰庆宣,丽珠,名曰檀郎,雷惠文,马连山,赵长青,郭亮,关新,黄文江,邢剑君,王俊朝,涛声依新,冯鹰,东方,杜海欣,小陈,陈瑞和,听韵,朱杰溧,赵洪伟,钟永星,吴会茹,邢俊江,冰雪,杜晓飞,郝芳,阎晓文,王振海,桔藤小草,陈晔,马文斐,李雅卓,王敬德,魏风仙,逍遥舟子,朵彩勇,江南。
打铁的声音
文/古月
那叮叮当当的声音,已经远去了。就像
我的故乡生活。在岁月的年轮上即将生锈
它一定来自远古时代,像一些败絮的光线。
一丝锈蚀的风尚,蔓延在铁和火之间。
那一股特有的味道,生冷、生涩
但比火更热。像一些时间经过了,一些人
要继续经过。谁不是其中的一个过客?
在人世间,总有一些声音在生命里,
吟唱,那些突然绽开的一些声音,
成了永远。我似乎看见他笨拙的脚步浅浅的
惊了一下,就成了雪泥和飞鸿
成了故事,被我们的手指一次次的还原。
那些声音也需要反复擦拭,才能把当年的
一切锋芒以及轰鸣抚平,并重新安排。
而那些闪光的部分,总是亮在眼前,
它迸溅的火花,美丽而短暂。
它也像一枚细细地针,扎在我记忆的
深处,让我深深地回望,再也
没有比那时更好的时光了了,再也没有
打铁的声音
文/樊更喜
我说写一写铁匠吧
杜晓飞说,喜欢打铁的声音
打铁的声音
便在耳边响起来
这声音来自岁月的深处
来自老家的十字街中心
这声音从十字街中心
传到村子的东西南北
人们便拿着破铜废铁
从四个方向汇集而来
废物变得有用
废铁变成了家用的剪子、镰刀
除了炉火、风箱、铁砧、锤头
还有打铁人的铺盖卷儿
仿佛他们走到哪里
哪里就是他们的家
打铁的声音一直不断
从白昼到夜晚,铁花飞溅
虽然不能照亮整个夜空
但把自己的生活照得热火朝天
打铁的声音
文/乔安娜
叮哐
叮哐
叮哐
除了我们听到铁匠铺发出的声音
估计铁匠自己都已经听得麻木了
集市上只剩下唯一一家铁匠铺了
墙上的镰刀斧头和锄头
还挂在那里
似乎成了长久的记忆
小王说我们先不打扰匠人
先看看铁匠认真干活的样子
光着身子皮肤黝黑
背稍有些佝偻
叮哐
叮哐
叮哐
我们走进了铺子
铁匠反应过来
有几个人在欣赏着他精巧的手艺
手抚正在捶打的菜刀
他说生意好不好已经不重要
就是舍不得丢掉这一辈子的手艺
每天听听自己捶打出
叮哐叮哐叮哐的声音
算是一种慰藉
叮哐
叮哐
叮哐
应着那句
打铁还需自身(砧墩)硬
打铁的声音
文/张变芳
喜鹊喳喳叫
树叶沙沙响
河水潺潺流动
雨滴嘀嗒落下
有声音的世界活力四射
阳光喜欢白天光临,热闹
月光喜欢聆听夜晚的弱声
相互尊敬,互不干扰
有一种声音,铛铛的打铁声
绝对是顽强与刚强相遇
强强联合,互相磨练对方
立即让人想到干将和莫邪
红红的炉火成就炙热的铁块
敞亮的胸怀支撑坚定的双手
相互碰撞,发射迷人的银火花
有温度有热情,思想更灵活
每个人既是铁匠,也是铁块
自身强硬,才有能力承担重任
每时每刻舍得锻造自己
才能成为一把闪亮的宝剑
打铁的声音
文/周雪平
很长时间没有听见打铁的声音了
偶尔还会想起
还夹杂着童年的回忆
被火烧烫了的铁块
用钳子夹着
举起的斧头一下一下敲击着发红的铁器
不断的敲打中铁片很快就成型了
那时候,年纪很小
一直盯着看
也不觉得有何稀奇之处
长大后,才明白
锤炼过的才是被需要的
一份付出都有一份力量
每个人除了职业不同
也都有各自的价值
如今,耳边想起打铁的声音
才明白岁月过滤了时光
把那些斑斓都留给了过去
只有百炼成钢才是当下的修行
岁月打磨着历程
日子里阳光铺满了路径
擦肩而过的风景
都是千锤百炼后的轻松
打铁的声音
文/陈静勉
打铁的声音,
响彻了千年。
干将莫邪,
剑名震寰宇。
红色镰刀,
收割出一个新世界。
打铁声远去。
辛劳不再,
信念永存。
打铁的声音
文/李英发
叮叮当当
老铁匠的脸膛
被炉火映得通红
一圈又一圈
抡起的大锤
仿佛张开的翅膀
远离城市的铁匠铺
在夜色中自斟自饮
一块块铁胚
忍住痛,噙着泪
任大锤敲击,盼炉火更旺
千锤百炼后
不是所有的铁
都能变成钢
那些打铁的声音
在秋风里
一遍遍穿透了月光
打铁的声音
文/张建刚
能够锤落月亮,锤落星星的
还就是那村东头的铁匠铺
能够焊接钢筋,焊接骨头的
还就是那铁匠铺的老铁匠
能够映红村庄,映红秋天的
还就是那烧旺的一炉火苗
能够穿透黑夜,穿透寒冷的
还就是那火花四溅,叮叮当当的声音
多少年过去了
那声音依旧在人们的骨骼里拔节
打铁的声音
文/李树长青
将前世的魂魄喊醒
借助炉火烈焰的热情呼唤
锤子敲打的声音纯净清脆悦耳
来自天工开物的智慧
聆听一种金属发出的天籁
仿佛看见一群汗流浃背的工匠
哼着一曲古老的民谣
叮当作响中让石头浴火重生
劳作工具于手下纷纷开花
也是心灵相通的碰撞
循声望去,劈山挖河垦荒
收割金色的稻波谷浪
曾经熟悉的声音已远去
月亮之上吴刚砍伐之音又落下
回忆那个火红照天地的世界
打铁的声音
文/康哲峰
铁是石头开出的花
打铁的声音
是从远古传来震动
是铲、镰、锤、斧、犁的呐喊
将一个朝代掀翻
打铁的声音隐去
如隐士归园田
从此
每一个乡村炉火熊熊
迸溅的火星如星辰坠落
一个个村庄的安谧
被它守护
打铁的声音
文/高山峻岭
叮当叮当的声音
打出了锤子和镰刀
共产党人肩扛锤子
劈开了三座大山
用镰刀收割了光明
值此
一个伟大的民族屹立东方
甩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
今天的中华民族蒸蒸日上
从一个繁荣走向另一个繁荣
打铁的声音
文/兰庆宣
呼呼的风箱
火星四溅的场面
铁锤打铁的声音铿锵有力
废物变成了宝贝
谁在耳边诉说着赤诚
百炼成钢,绕指柔
没有火的淬炼
哪有真实的人生
经历过人间的烟火
采摘属于自己的幸福
打铁的声音
文/丽珠
骨子里的铿锵
在熔炉与铁锤之间
锻造
出自工匠之手
传来叮叮当当
打铁的声音
声音里
呼唤醒你前世的英魂
锻造出
你今生的传奇
英雄的儿女
洒下血与汗
铸就
新的钢铁长城
打铁的声音
文/名曰檀郎
当炉火愤怒的喷发
火中铁块烧的红中发白时
铁匠快速把铁块夹出
高举的铁锤闪电捶下
铁砧上火花四溅
叮
当
铜钟大吕急颤
心脏突然收缩
似一声耕牛的低吼
如一嗓钢锋的嘶鸣
铁匠一声怒吼
咳
打铁的声音
文/雷惠文
在老家的街头,偶尔还能看到
地摊上摆着的斧、镢、铁锨等铁货
两耳就被揪回到了四、五十年前
从老街东头十字桥头铁匠铺里
传来那叮当、当,叮当当叮
相距数百米的西头新街都能听得真切
老徐家不知道是不是电影1942里
说过的在干旱、战乱中逃荒、躲难中
从河南而来,反正从此街上就有了
铁匠铺、炉子、砧子,车床
便有了很好听的打铁的节奏和脆响
到了五几年公私合营后
老徐曾带过几个本地的徒弟
但一听那声响,便知那段时间
并没有出过像样的徒弟和上好的铁货
还是人家儿子、侄子硬气,个自个
一身溜黑泛明的筋骨,老徐左手
握钳右手小锤点节奏,侄子甩开膀子
抡圆大锤,二十来个轮回的叮叮当当
旁边水桶里一丢,刺溜一声新物什搞定
古语说:打铁还需自身硬
看来这老徐家自身就是铁打的
要不父辈用过的农具至今还依然铮亮
那悦耳的打铁声竟时隔这么久
还时常能在耳边响起
打铁的声音
文/马连山
迸射的铁花闪耀千年
星光伴随着炉膛里跳跃的火苗
在两个人敲打的节奏中
响起迷人的乐章
小锤欢引着大锤
交替的和弦如同一首夜曲
叮当中感受劳动者愉悦的心态
每一次敲击
便是一场精彩的演绎
在刀耕火种里锻造出刚毅
在坚韧不拔里扣动心声
打铁的声音
文/赵长青
在那时
在我的马谷庄的街头
总会响起打铁的声音
那声音
是那么的清脆、悦耳
是那么的高亢、嘹亮
那声音
唤来了一个个的大人
唤来了一个个的孩子
那声音
仿佛庆祝节日的鞭炮
使得马谷庄热闹非常
在那时
父亲用他有力的臂膀
托起我们清贫的日子
打铁的声音
文/郭亮
是铁与铁的撞击
打出了火花与叮当
一锤子下去
我就看到了力量
可锤子只是坚强
火花才是思想
打铁的声音
文/关新
祖爷爷,爷爷,父亲
一个紧握着
钳子,紧咬着烧红的铁
两个人高轮铁锤
弹奏出十里八乡最美的声音
我的第一声啼哭
合奏出高潮
出生,出徒
他们喝得大醉酩酊
他们的作品农民最爱
田野最爱让它们行吟
他们的脸,越来越像锤下的铁
雪纷飞,火花绽
常招来不少欣赏的人
那是世间最美的音乐
祖爷爷,爷爷闭眼时要听的声音
打铁的声音
文/黄文江
叮当,叮当
一块红彤彤的
刚从炉中取出的铁
在敲击声中,被反复
锤打,折叠……
这块被烧红烧透的铁
此刻,已完全柔软
重击之下
再没了棱角,和硬气
一遍又一遍
任打铁者,塑形
塑成,铁匠心目中的样子
火星四溅,犹如
谁的汗,谁的渴望,和谁
正被击打着的
心
那场景,在我是孩童的时候
经常在家乡见到
多年之后,再听见
便是我的一颗心,中年的心
如落日,似一块烧红的铁
被敲进黄昏,击出星光,清脆之声
穿越今生,奔向来世
打铁的声音
文/邢剑君
总想起那团炉火
在童年旺盛地烧着
老铁匠用双手打制生活
把这乡村沉寂的时日
敲打得节奏分明
老铁匠年轻时
是一名军人,曾用这
打铁的手,打过江山
身上,挂满伤疤
站在炉火前,如一尊雕塑
铁骨铮铮
生产队第一次上工
便用上了崭新镰刀
那锋刃,被老铁匠试了又式
瞇着眼,粗声粗气
小子,拿上它
去收获你的人生吧
直到如今,这张镰
依然被我收藏着
遇到不顺,就想起老铁匠
那打铁的声音
心头,便充盈起豪情
打铁的声音
文/王俊朝
小时候
打铁的声音
叮当 叮当
响彻整个街巷
长大后
铁匠铺关门了
铁匠开了一个
铸造加工厂
一位老者
坐在街口
捋着胡须说
好想听听打铁的声音
青年接腔道
时代进步了
千里之外
打个电话就能解决的事
谁还去写信呢
打铁的声音
文/涛声依新
小时候
看铁匠铺
炉火呼呼
满头的汗水
和高举的铁锤
叮叮当
当当叮叮叮
一股滋滋白烟
反复、反复
锋利的铡刀
曾砍过鬼子的头,
又锋利如新。
打铁的声音
文/冯鹰
博物馆中凝立久,
斑驳铁器引思源。
烘炉火焰熊熊起,
红铁击声阵阵传。
田野耕牛犁杖快,
市东肉贩刃锋寒。
古来打铁悠长史,
陪伴千年百姓间。
打铁的声音
文/东方
我纵身跃向夜色里,水花消失在
奶奶的嘱咐中
她说。她看过一位打铁匠,八十载
如一日,敲击着月亮
月中,月末,再至月初
明晃晃的一块铁,圆到缺,缺又到圆
精益求精,反反复复地锻造着
技术不如干将莫邪
奶奶说,那是人的一生啊
打铁匠是另一个自己。圆到缺,缺又到圆
总在梦里远远儿地听,打铁的声音
像是催促她,该成家了,该生娃了,该见见兄弟姊妹了
此后,我也看见了那位打铁匠
——另一个自己
又常常在梦里听见他打铁的声音
敲啊打啊,月亮的每一个边角掉落
都是逝去的日子和故事
打铁的声音
文/杜海欣
打铁的声音
牵着我们的父辈
沧桑 悠远 亲和
那一声声高亢的吆喝声
似乎离我们并不遥远
我们用贤淑温良
传承着善良勤恳的血脉
红通通的火炉
飞溅出灿烂的铁花
是历史与未来的碰撞
我们的父辈
努力把岁月打磨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在一阵阵叮当声中
走向自己想要的生活
打铁的声音
文/小陈
深秋 农具都回了家
它们刚打完秋收这一仗
铁锹 锄头 靠着墙交头接耳
商议着招兵买马的大事
咣当咣当的声音响起来
打铁的来了 不知谁吆喝了一声
出门看见一个简陋的铁炉子
红通通地照亮了初冬
奶奶抱着打好的切菜刀回家
路过巷口那堆大炼钢铁年代留下的铁渣子时
锋利的刀在阳光下一闪
仿佛要割断打铁的声音
打铁的声音
文/陈瑞和
打铁的声音
干净利索响亮
铁匠卯足的那股劲
用在了刀刃上
心中一团火
烧在炉里加热
红透铁石心肠
热流喷发开花结果
打铁还靠自身硬
最具代表铁人王进喜
他读懂铁的语言
打造出一代中国人的志气
打铁的声音
文/听韵
从打铁的声音
悟到音乐格律的节奏
“铁匠铺”是歌剧院
老师傅具有“贝多芬”的才华
一锤一敲,铜管,鼓点和小提琴的合奏
有轻唤,有柔软还有心语交流
锻造的是钢铁,流淌的是乐律
能体味到如痴如醉的涌动澎湃
从打铁的声音
合成小鸟树枝上的燕语莺声
老师傅的铁锤
牵着生活,搭载着诗和远方的豪迈
铸成一只铁钯,钢钎,锄头和镰刀就是诗韵雅趣
那年,在“歌剧院”
我看到了老师傳清澈的眼眸
洞悉世事,深邃的犹如明月
打铁的声音
文/朱杰溧
烈火里摸爬
交付的是全部的自己
有谁能够读懂炉具里的抽泣
甘与不甘无从考究
千锤百炼 依旧没有半点钢的影子
大锤轮番
敲打出优美动听的旋律
入水浸身
锻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不期望与钢有任何牵扯
铁只想做真实的自己
只愿唱属于自己与锤的歌谣
那声音纯粹的
独一无二
打铁的声音
文/赵洪伟
高高举起的大锤落下
钢花四溅,撞击轰然
听你仔细听,那声音穿云裂石
响彻,远古,还有现代的天空
叮叮当当,叮叮当当
那是鼓角争鸣,那是人喊马嘶
那是烽火铺天盖地的抵抗
那是保家卫国不屈的英魂
那是骠骑将军冠军侯的旌旗
那是李靖北征大漠草原狼烟
那是岳家军山一样的意志
那是戚家军我无敌的鸳鸯阵
听,叮叮当当,那打铁的声音
是卢沟桥的大刀,平型关的炮声
是百团大战的捷报
是昆仑关倭寇的哀嚎
叮叮当当,叮叮当当
那是长津湖冰雕连的怒吼
那是上甘岭向我开炮
那是黄继光堵枪口的血流涌喷
叮叮当当,叮叮当当
五千年的荣光铸就了铁骨铮铮
百炼钢守卫了华夏民族繁衍安稳
强劲的心跳,就是打铁的轰鸣
打铁的声音
文/钟永星
我不是铁匠,但我打过铲
打过锄和镰,习惯听锤和铁
纯粹的碰撞发出的节奏声
好像把生活的弯度直接打出
它的长度,一锤一锤把生活
敲打的结结实实,再添加
自己一些情感,每一块铁都
被我打出劳动的姿势
我一次次用抹布轻轻擦掉被锤
一下一下打出的泪水,仿佛
这种敲打的声音像长岀
一股股春天的力,在心房蓄满
五律•打铁的声音
文/吴会茹
经宵烛火明。打铁曲铛铛。
滚滚钢炉水,盈盈万点琼。
原材需淬炼,器具状初成。
旧梦随风去,乡音耳畔萦。
打铁的声音
文/邢俊江
有多长时间没听到
打铁的声音了
那应该是多年以前了
在村南的铁匠铺里
炉火正旺
烧红的铁块、铁条
被铁钳夹住
在铁砧上
在叮当叮当的锤击声中
火星四溅
大锤小锤相互呼应
在手中逐渐成型
变成了农人手中趁手的家伙什
后来
打铁的声音
逐渐稀疏
再后来就再也听不到了
而今
看到那些生锈的农具
还会想起
在记忆深处的
打铁的声音
和他们打铁的身影
叮当
叮当
又在耳边响起
穿透这深秋的夜晚
打铁的声音
文/冰雪
叮叮当当,一锤一锤,震颤人心
如人的表白,铿锵有力
锤的旋转敲击的是人生命运与泪水
震声里隐藏多少难言之隐与无奈
狠狠的一锤一锤
愿将生活打造成金光
飞溅成金花朵朵
盛开缤纷
叮叮当当清脆
一一回味
打铁的声音
文/杜晓飞
飞蛾有勇气扑火
是盲目还是决绝,任凭人猜测
瀑布奔泻而下
碰撞青石,完成怒放的绚丽
骆驼告别平原 穿过沙漠苍茫
灵魂与时光摩擦出打铁的声响
打铁的声音
文/郝芳
那是一种重复的力量
那是一种动听的旋律
双手紧握
高高举起的锤子
认真落下
打出铁人
铁骨铮铮
中国风
铁骨柔情
中国汉
狂风暴雨冲前线
保卫人民财产护平安
打铁的声音
文/阎晓文
这声音从南湖红船上传来
用信念理想铸起铁一样的拳头
锻造一幅镰刀和铁锤
这锤镰凝聚人民的意志和力量
推翻了黑暗的旧世界
建立了光明的新中国
在每年的7月1日
或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
在这火红的炉膛面前
都会听到
举起右臂的拳头
锻造锤镰叮叮当当的打铁声
打铁的声音
文/王振海
叮当,叮当
叮叮,当当
打铁的声音,它来自于远古
打铁的声音,它已去了远方
力与力的比拼
硬与硬的正刚
把炉火烧盛,让铁花飞扬
看那个打铁的人
正轮圆结实的臂膀
高举的铁锤
一下又一下砸下
哪一块顽铁
经得起如此的力量
叮当叮当
打铁的声音这样响亮
世界上最美的音符
冲击每一颗跳动的心房
中国
满是勇敢的打铁人
他们矗立在,长白山辽阔的雪野
他们匍匐在,雨林中炎热的南疆
他们站立在高高的喀拉昆仑山上
他们驰骋在祖国无边无际的海洋
他们,是新时代的打铁人
他们,高举手中的铁锤
随时把一切敢于挑衅的顽徒
敲打成瑟瑟发抖的模样
打铁的声音
文/枯藤小草
那些年适合一些能工巧匠
适合手艺人
打理日子的粗粝
村东头的刘铁匠
叮叮当当锤击敲打了一辈子
他说控制声音的大小是门学问
一辈子只练就一门技艺
敲了半生
才找准煅烧捶打的节点
犹如一个日夜敲击文字的诗人
如何更有技巧地
把人潮人海里的孤独
酝酿成文字 酝酿成诗
打铁的声音
文/陈晔
铁匠楼若在
叮叮当当的声音会划破炊烟
这么多年了
老铁匠又活过来
在我的小说里,打左手使的镰刀
叮叮当当的乡愁
叮叮当当的日子
叮叮当当的手艺人
叮叮当当的铁匠
在中国制造里叫锻造
二十九军的大刀
骑兵马掌,还有割麦的镰刀
都是打出来的铁
写诗也像打铁,是手艺
将生活烧红在铁砧上敲打
飞溅的是诗的氧化皮
成形的是诗坯,再在水里淬火 百炼成诗
写诗的声音像打铁样锵镪
有强度韧性,有时能唤醒春天,有时能让枯木逢春
(附。《左手使的镰刀》是作者小说,首发《当代人》2021年第1期.)
打铁的声音
文/马文斐
总忘不了
铁匠铺打铁的声音
叮当叮当叮当当
敲出了铿锵
敲出了天籁
敲出了情深
老板是个钢铁汉
手里却拿着小锤
老板娘纤弱甜美
大锤却抡过了身
那一年叮当声没有了
铁匠脖子上挂着牌子
牌子上打着大红叉
铁匠铺从此关了门
再也没有叮当叮当的音乐
再也没有溅出的火花缤纷
可我怎么也忘不掉
铁匠铺打铁的声音
打铁的声音
文/李雅卓
古时候的铁匠
敲敲打打就是一辈子
岁月在他们的双手
留下了厚厚的茧
胳膊上也会留有伤痕
他们手中的铁
经过高温的煎熬
百折不挠的锤炼
拥有着最坚强的灵魂
我没听过打铁的声音
但我能想象出
那是铿锵有力的节奏
那是力量的彰显
更是和汗水一同挥洒的光芒
打铁的声音
文/王敬德
叮当声
让我的记忆
穿过历史的时空
把童年故事
编织成打铁的铿锵声
用号子从平仄
引发出诗的意境
节奏美感
弹出的是铁骨铮铮
蕴育的是如铁般坚定
叮叮当当
打出了周身畅通
一身身热汗
让体健如松
火烤炉熏
让脸膛通红
小锤叮当
似把方向引领
大锤爆响
苑如炸雷轰鸣
我就是这样轮锤
织把青春年华
做成了奋进的梦
后天当兵
还参加了
二万五千里长征
战争烈火的锤炼
让我在上甘岭上冲锋
我用打铁的精神
敢打敢拼最赢
打铁的声音
让我勇猛
仿佛是听到了冲锋号声
浑身都是铁
怎不叫我勇猛
打铁的声音
文/魏风仙
小锤、大锤
叮叮当当
节奏感强
韵律悠扬
火星飞溅
激情奔放
那是一首古老的歌
那是一种山村的厚重铿锵
镰刀、斧头
在淬火中坚强
在反复的敲打中百炼成钢
一个铁匠铺
一个铁匠师傅
一个徒弟
一个传统工艺
在叮叮当当中传承发扬
打铁的声音
文/逍遥舟子
一头方一头尖的铁砧安如磐石
打铁的铁锤上下飞舞准确地打击塑型
时而放在火炉烧时而放在铁砧上打的铁材
在雨点般的击打下通红飘忽、不断掉渣、迸溅火星
打铁人目光如炬面容坚毅身肌块垒汗珠如线行如豆涌
时代吹响“全面从严治党”号角将近十年,
权势炙手可热如铁渣的高官纷纷落马服刑
最高领袖谆谆教导打铁还得自身硬永远在路上砥砺前行
党建千锤百炼日益刚强与江山同固
中华大地复兴史诗响彻铮铮的打铁声
打铁的声音
文/朵彩勇
将日子投进
火热的融炉
反复煅烧锤打
在叮当叮当声中
飞溅出
绚丽的火花
打铁的声音
文/江南
儿时上学的路上
铁匠铺的声音
每天响起
每次走过
总要望一眼
那间神奇的小屋
如今人已去
屋也空
打铁的手艺
随着流水
走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