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艳丽 王永丽 崔海生
我们或许认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外表光鲜亮丽,内心却不近人意,但是现在我们发现了这样一群人,外表普普通通,内在丰盈无比,他们就是东望志愿者。
东望志愿者课堂承办人是领头羊、先驱者和带动者,秉承着奉献,友爱,团结,进步的志愿精神,走在社会的前列。
海拉尔酉德、宏德、瑞德3个课堂的志愿者为什么以课堂的形式存在,那就是在这里打造一批社会上需要的人才,以德养德,以德培德,在这里学习传统文化,宣传毛泽东思想,弘扬爱国主义,遵守严格的规章制度,做好自律,改掉旧习惯,打造一批不穿军装的部队。
酉德课堂承办人白玉兰老师,走进东望也三年多的时间,舍小家顾大家,在疫情出来的时候,带领着志愿者,奋战一线,二百多天一直没有回家,在每一次活动中,都身先士卒,由于东望志愿者一直在社会上做服务,默默奉献,得到了市政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传部、创城办领导的关注。在9月3日呼伦贝尔海拉尔要创建文明城市,需要志愿文明疏导员,由健康街道办方州社区推荐,应邀见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黄主任,以呼伦贝尔海拉尔东望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团队的形式,注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进行了接单服务。截止11月14日,志愿者奋战了72天,服务时长达34761小时。从最初注册154名跃入13名,为此,也得到呼伦贝尔电视台关注,采访报道2次,记者留下联系方式,会一直跟踪报道这支队伍。
因为在呼伦贝尔志愿者这支大团队中,只有东望志愿者这支队伍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都坚守在岗位。有了这支队伍,城市的环境得到了改善。自行车的摆放整齐了,公园白色垃圾减少了,文明城市需要人人出力。
宏德课堂的承办人张莉春老师,耿直,正义,方向感明确。我第一次见到张老师的时候也是在疫情,和她的爱人曹老师开着自家的私家车,一直奋战在一线,因为她夫妻是在接晚上8点到上午8点的岗,整夜整夜熬,白天顾不上休息,还要去各个值岗点看望大家,心中的那份执着让人感动。
瑞德课堂承办人李春燕、憨厚、踏实、热情,夫妻两人一同为这份事业打拼,为之奋斗。她们是最普通,最平凡,但是在星星中最璀璨的那颗星。当记者采访她们的时候,问:“你们做志愿者的初心是什么?今后有什么打算”时,她们同发出的声音是:“东望志愿者初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点贡献,尽自已微薄之力,创城去做疏导,为老人理发,量血压,捡垃圾,这是我们乐意做的事。”
三位承办人也都将近60岁,每月拿钱租房子,像老妈妈一样,唠叼,叮嘱,把所有的爱都奉献给志愿者们。天气冷,年龄大,感冒,但仍然坚持、坚定走下去。无私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今后仍然为社会服务,哪里需要就配合哪里。
张莉春说:“我们志愿者现在是帮助捡垃圾,但是我们绝不是捡垃圾的人,我们要做社会的引领者带动者,用我们的行动去感染身边的人。自从在东升广场帮助创城以来,这里环境干净整洁,群众对我们的表现都非常满意,现在他们也很自觉地不再随便丢垃圾、烟头、自行车摆放整齐了。”
东望精神将是新时代,新风尚所宏扬的精神!东望不是一人之力,而是集体力量凝聚力。白玉兰大爱,首先她接到创城办电话,说创城服务需要志愿者,东望永远是一家人,她集结宏德课堂和瑞德课堂总55人,分海拉尔东升广场、国家森林公园、友谊大厦市中心等三个服务点付出。呼伦贝尔电视台采访了志愿者,点亮呼伦贝尔城市文明底色,为城市增添色彩,一抹志愿红,志愿者不仅是帮助别人,也是社会和谐的净化师。
美是一个让人高兴的字,而最美的人,不在外表,而是取决于他们的内心,东望志愿者也正在《赶考》志愿者的使命感,驱始他们不约而同地严格遵守服务守则,绝不苟且。
一个慈爱的梦,托起多少星辰 ,一颗柔软的心,送出多少温暖,风雨中有你扶直的身躯,生命中流淌着你滚烫的体温,散发自己的光芒能量,照亮前行的人,也要温暖前行的人。心贴着心,喊一声,你是最美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