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种游戏叫:诗钟
文‖杨干平
诗钟最初是一种文人游戏,因为它的定位是游戏,所以其文学地位远远无法跟诗、词、对联等相媲美,它的实用价值以及在文学上的贡献也微乎其微。现在有的人把诗钟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有点拔高了它的地位。诗钟发展到现在也有一两百年了,由于它的规则过于严格古板僵化,禁固了人们的思维,对诗钟的发展十分不利,很容易走进死胡同,在文学上的贡献也极微。大家看看诗钟发展到现在这一两百年以来有没有出现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金句。有吗?好像没有,那怕一两句也好,有吗?反正我是不知道。
有的所谓诗钟极其崇尚用典,好像无典不成钟,写出来的句子晦涩难懂,大多数天天写诗钟的人都看不懂,何况一般群众?“文学艺术要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如果你写的东西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看不懂有何存在价值?当然游戏价值还是有。还有一种认为诗钟要做到一字不能移才算是佳作。文学作品不是理工,理工要求严格是因为你一个罗丝不规范有可能引起机械故障,文学上这么严格有其实际意义吗?如此古板僵化被现代大多数人(包括大多数文学人士)弃之如弊履的规则,却被一些人奉为瑰宝。其实在写诗钟的人里面也有好多人并不认可这种规则,但是没办法,你不这样写就无法入佳评优,所以只好违心地迎合某些诗钟取向。于是乎诗钟在死胡同里越钻越深。
而且诗钟一言堂也是极其不民主的一种评选方法。任何文学评奖一个人说了算都不能做到公平公正,一个人毕竟有其局限性,这也是当前诗钟的一大弊端!
一个文学体裁(暂且认为是一种文学体裁)一两百年间竟然没有产生一两句名句金句,那它在文学上存在的价值何在?这不能不引起广大诗钟爱好者的深思。这就是诗钟的症结所在。如果诗钟不改革,永远只能是少数人的游戏,关起门来自嗨!永远不为大众所接受。只能在游戏的道路上继续游戏下去!
周末空闲,写些不合时宜的文字,并没有贬损诗钟的意思,只是为诗钟的良性发展尽言。
2021.11.14



作者简介:
杨干平,男,江西吉安,网名:渔樵耕读,非著名网络诗人。曾任联都空谷诗钟社诗钟评委。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试验基地诗歌创作与研究中心创作员,吉安市庐陵诗词学会会员,新干县作家协会会员,新干县诗词楹联学会会员。酷爱诗词,在网络上发表过上百首诗文。作品曾散见于《中国科普作家报》《对联》《雪山文学》《雪魂》等纸媒。
诗观:简约而不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