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比亲姑是大树枝茂叶婆娑,
我是飞飞小鸟雀。
她常翻沟回来看望我婆,
我常去姑家躲避风雨寻安乐。
六十年后一吐心亲话黄河,
黄河千山万水都经过。
记得为了一个肥皂盒盖上的花朵,
我偷偷拿回常抚摸 。
有一天父母为这惩罚了我,
我受了月冷又受太阳怒火。
埋怨亲姑话真多,
却给我上了一堂政治教育课。
那年我在南西庄上学,
姑家遭了祸,
父母让我隔天请假去扫院拾柴禾,
我稚气未脱做活时顾玩乐。
那窄巷头的水井很深,
姑吃力绞水让我只扽扽井索。
那南边的老池没有绿荷,
姑洗衣我担水挽桶漂水转成 陀螺。
那南沟深处小房里安着水磨,
姑磨面摇面箩,
我追蛙赶鱼荡清波。
那陡坡姑背面腰弯背驼,
我背着麸顾盼蜂蝶舞花朵。
我戴着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
她门上挂的两个牌子鼓舞我一一
黑底红字“人民英雄”牌赞她二弟革命殉国,
“革命军属”是三弟光荣之歌。

我称爷的失明人表扬我,
后来一个军人也夸奖我,
后来我才懂其间的花开花落。
姑父“低标准〞时当队长 ,
斤粮予民自食苜蓿肠胃病魔英年殁。
砥柱忽折乱江河,
老父思儿苦泪滂沱 ,
飞腾的龙三个有两个降落,
三儿在部队千里外精忠为国。
二儿有国无家不见忠骨张向锁!

跟前老大清白为官 死不瞑目难抛却!
一家人老小六口怎么过怎么活?
老的腿疼到沟背不动柴禾,
小孙女只有一岁多。
老人夜呼苍天只觉眼疼星星落 ,
双目失明的老病人柱着木棍挪脚。
苦命的姑奉老抚养四个儿女煎熬过 ,
怀抱着小女做家务活,
老人小娃的袄裤鞋袜一针一针纳成 摞,
她却难耐寒冬衣服薄。
天天的馍饭做熟一锅一锅,
老小吃过她没饭就涮锅吃泡馍。
柴在南沟水在西井炭在远方,
风里来雨里去日子转成了水磨。
阳光灿烂下生活,
彩虹在心头闪烁。
军属干部光荣人家不向国家伸手,
承家教挺脊梁自力更生勤俭节约。
孝顺言行拾起老树枝头垂地的落果,
善良作为抚平老人心头缺失的角落。
泪水洒在自留地年年收割,
伤心烂在新坟头事事寂寞。
没奈何借钱看病秋霜薄,
生活中油盐酱醋味道多。
苦情诉于明月天不管,
枕上常年落银河。
她当村干部时敢担当爱民爱国,
一身正气率先垂范结硕果。
忙春天送粪早迎曙光先做活,
忙炎夏麦地拨开金黄头 镰收割,
忙秋天领妇女棉花地里摘白云朵朵 ,
忙寒冬修地挡堰治理田园 沟壑。
她时常晚上开会孩子留家苦围炉火,
她时常为别人化解矛盾全家和,
她时常借月光补衣服磨面蒸馍。
她曾经为弱势生存争得居家安乐,
她曾经扶助贫困自己忍着饥饿,
她曾经的冤枉委屈风吹顺耳过……
我难忘苦难中她为我,
爱心水援助了饥渴的沙漠骆驼。
1987年妻病重我冷的哆嗦,
姑领我和妻去西安背着馍,
栖息在表妹小租房厨房一角,
白天去省医院中医院A院挂号取药,
晚归扫愁的是姑已备好吃喝,
五天过了一生的大城市生活 ,
一本书中的一滴字墨,
我难忘寒冷时的暖心与热火!

我姑七十一年风雨中过着阳光生活 ,
儿女们龙飞凤舞各得其所。
大儿子当干部数十年有花有果,
小儿子通情达理负重前行也快乐,
大女儿勤劳持家刚正不阿,
小女儿工程师为国贡献谱壮歌。
孙辈栋梁材花儿朵朵,
枝头硕果一个强似一个。
小草报春晖,
屋檐住鹁鸽。

亲姑侯竹绒坐北向南九泉含笑 ,
欢乐卧牛地南屏蓄水河。
她生如竹劲节虚心坚韧如绒细柔,
别时驾长空白云一飞鹤。
小草绿簇簇雀儿现场直播,
长空舞者荣耀数嫦娥。

侯印来,韩城杏花村人,1954年生,师范毕业,中教一级。1971年任教,曾任初小、小学、初中、高中语文班主任等。热心研究,在《语文教学通讯》《陕西青年》等二十多种报刊发文约百篇,省级以上论文二十多篇,十多篇入选书集,如《中学生作文成功途径十韵》发陕师大《写作导报》,95年入陕师大《初中作文系列训练三年级上供九年义务教育使用》。参编出版书十余部,文章获奖二十余种,《新课程作文导航》一书,2003年获中语会"十五”课题专著一等奖,07年获教育部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基金会科研论著三等奖。在《中国诗歌网》等百网台发七百多篇。陕西省作协会员,省语文学会会员及研究员,编辑,记者等。)
手机号;19945230575
维信号:wxid_rc3l3lymiqoq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