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漫漫长路)
一气之下的后果
赵仲芳
在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公安局预审室里,一个浑身血迹的青年正在声泪俱下地交待他用三角刀刺死未婚妻的犯罪经过。当预审员追问他杀人的动机时,他茫然了。是未婚妻不贞?还是自已朝秦暮楚?都不是。为什么要杀她?他自己也说不清楚。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成了杀人犯?让我们翻开他的案卷,去细心寻找这值得深思的答案吧。
他叫杨德禹,21岁,湖南城步县硫铁矿工人。他的书桌玻璃板下,嵌着马克思的至理名言:“只有在那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艰险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白天,他辛勤工作;晚上,他刻苦自学,在知识的海洋里拼搏奋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85年自修大学的考试中,他的解析几何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
在数学王国中,他是位佼佼者;在人生的几何中,他同样是幸运儿。1984年8月,一位名叫戴传珠的妙龄少女,高考落第后回到了矿区。一个挑灯夜战,坚持“自学成才”;一个废寝忘食,准备“东山再起”。知识的纽带把两颗年轻人的心系在一起,很快筑起了爱情的大厦。苗岭上的映山红盛开之日,也就是他们订婚之时,双方的父母都乐得合不拢嘴,亲朋好友都说他们是天生的一对,地设的一双。

生活中有激流,也有险滩。胸怀若谷的人,能够驾驶生命的帆船,避暗礁绕险滩破浪前进;心胸狭窄的人,则会经不起风浪的吹打,控制不住航船的舵把而折戟沉沙。杨德禹与戴传珠的性格,按心理学分类同属于胆汁型。他俩感情脆弱,极易冲动,争强好胜。只是因为热恋中卿卿我我,柔情似水,双方都投其所好,互相把性格中的弱点掩盖起来,才未产生大的摩擦。
1985年2月的一天,他俩为买一条床单产生了分歧,在商店柜台边争执起来。一个是针锋相对,一个是寸步不让,围观群众的劝阻全都无济于事。就为这件小事,杨徳禹用小刀刺破手指写下了断情的血书;戴传珠也咬破手指尖,用血写下了绝交的誓言,虽然说情侣之间也难免产生矛盾和误会,但他们这种血迹斑斑的所作所为实属罕见。
这次“血书事件”使他们冷战了好几个月。但是,他们的爱毕竟是深的。没有多久,他们终又言归于好,相处得更加亲密无间,还选择了完婚的吉日。天有不测风云,一场预料不到的悲剧发生了……
1988年冬的一天,杨德禹为了给戴传珠滋补身体,冒着寒风骑单车到离矿区50多里的西岩镇圩场买鸡蛋。一位要好的朋友留他吃饭,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他喝醉了,心里好难受。就在朋友给他脱鞋上床之时,他猛然想起了给未婚妻买蛋的使命,立即挣扎起来,把装了60个鸡蛋的铁桶挂在单车龙头上,在黑夜中摇摇晃晃地向矿区驶去。路上他记不清摔了多少跤,只知道青呢大衣滚满了泥水,铁桶里的鸡蛋大部分已经稀巴烂。
晚上9时许,他回到矿里,脚步踉跄地推开了自己的房门,带着酒意像一个凯旋的将军一样,高声命令:“接蛋!”早已等得不耐烦的戴传珠看到他这副模样,再看到桶里的烂蛋,陡然来了气:“你这个酒鬼!滚得像个泥巴鬼,把蛋也摔得稀烂!”
杨德禹原以为戴传珠会像昔日一样柔情似水,哪想到她竟是这样无情无义,也来了火:“我还不是为你才去买蛋。真是好心没得好报。鸡蛋你冇要,留给我自己吃!”
他俩各自憋着气。杨德禹躺在床上,戴传珠伏在桌上,开始了一场马拉松式的赌气赛。戴想:只怪我背时,找了个好酒贪杯的冤家,经常怄气……杨想:只怪我倒霉,找了个尖刻泼辣的女人,多喝杯酒也骂,一点也不体贴人……一个小时过去了。她越想越气,便气冲冲地夺门而去。他更是火冒三丈,一把拖住她:“今晚上不讲清楚,你就莫想走!”她已决定不理他,只是尽力想挣脱他的手,骂骂咧咧继续往门外走。他则死死抓住她的双手不肯放松。她被拉扯得精疲力尽,一气之下,抽脱手往桌上一扫,十几个幸存的鸡蛋噼里啪啦全打烂了。他傻眼了,好像不认识似地望着她,接着挥起紧捏的拳头朝她打了两下。她从小娇生惯养,连父母都不碰她一下,今天怎能咽下这口气?于是她发疯似地扑向他,双手在他脸上身上拼命乱抓,把他的运动衫撕得稀烂。他见她这副拼死拼活的凶相,心里着实吓了一跳,连忙把她推到门外,“呯”地一声把门关上,想就此作罢。谁知她几脚把门踢烂,又闯进房里,继续摔东西出气解恨。他愤怒了,猛然从抽屉里拿出一把三角刮刀,用力朝桌上一戳:“再吵再闹,我就不客气!”见他拿刀吓人,她更是毫不示弱,抓起桌上的热水瓶朝地上摔去,“啪”的一声,屋里开水四溅,热气弥漫……
杨德禹的心碎了,血往头顶窜,气往鼻孔冲,火从眼里喷!他从桌上拔出三角刮刀,左手挡开她的右手,顺势朝她的右侧腰背捅去。只听“哎哟”一声,戴传珠便倒在地上,血流不止,嘴角在痛苦地抽搐,全身在颤抖……
杨德禹惊呆了!酒也醒了。他连忙喊醒邻居、矿领导,把戴传珠抬上汽车,往县城医院飞奔而去。
然而,一切都晚了。戴传珠被刺破脾胃,失血过多,途中就结束了年仅19岁的生命。

不久,杨德禹被判处无期徒刑,他像从云端跌到深渊,一天到晚都在苦苦地忏悔,可是,她再也听不见了。
诚然,一个人要有志气,但倘若闹个人意气,发脾气,动怒气,轻则伤害别人,伤害感情,重则陷入罪恶的深渊,造成无法挽救的悲剧。年轻的朋友,千万注意一气之下的后果!
(赵仲芳1988年作于湖南城步公安局。原载《湖南法制报》。)
迟志强《悔恨的泪》
推荐阅读:
点击文字-赵仲芳作品
作者简介
赵仲芳(1943- ),男,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人,苗族。县市作协会员、城步县戏曲家协会理事、城步县夕阳红艺术团团长,“苗乡老戏骨”。上世纪80年代,他曾在城步县公安局工作,经常发表公安纪实性文章。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