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振兴--东宝区诗词楹联学会进乡村诗联讲座活动侧记
为配合区委、区政府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东宝区诗词楹联学会于2021年11月13日到东宝区象河村开展了一次诗联文化进乡村讲座活动,旨在活跃村民文化生活,培养和挖掘农民诗人。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思想保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采取符合农村、农民特点的有效方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礼记》上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读书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视野,使思维不僵硬、心灵不贫乏。
【活动主办单位】:荆门市东宝区文化和旅游局、东宝区文联
【承办】:荆门市东宝区诗词楹联学会 【协办】:东宝区象河村、荆门市群艺馆、荆门市古琴学会。

东宝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东宝区文联主席高嵩与文联副主席张莲芝对本次活动非常重视、关心,因当天有三项体育比赛,她们不能参加诗联进乡村活动,特别委托曾昭立会长向大家问好!祝活动圆满成功!

【特别感谢】省人大代表、市区优秀党员、东宝区象河村支书陈祥英女士,专门从鄂东视察现场赶回来,参加诗联进乡村活动,并热烈欢迎诗联学会一行参观象河村文化活动中心,感谢陈书记的大力支持!

活动主持人:罗晓燕,东宝区诗词楹联学会秘书长、荆门市古琴学会副会长
东宝区诗词楹联学会会长、荆门市古琴学会副会长曾昭立致辞
市群艺馆张德宏所长讲话
胡应万老师介绍象河历史
市古琴学会副秘书长、抱朴斋古琴馆特别助理刘勤红老师介绍古琴曲“仙翁操”



市古琴学会老师们演奏“仙翁操”
杨明华老师精彩授课
全神贯注听讲座
聚精会神
诗联进乡村作品集锦
减字木兰花.象河村印象
文/杨明华
象河山水,地杰人灵全是美。野苇清泉,极亩青苗兆瑞年。
骚朋今至,联谊乡亲诗赋事。谁料终焉,未醉壶觞醉景观。
城北冬吟
文/肖志保
霞染象河村,冬寻四寨门。
一泓金粟脉,千叠玉枝根。
枫叶泛红晕,水纹凝绿痕。
岭头呼北雁,衔锦谷中囤。
象河村采风有感
李小英
山水生灵秀,象河村貌妍。
静幽归古道,润泽有清泉。
握算千家富,持筹两委贤。
喜看文旅客,来往赋新篇。
象河村秋游
文/胡孝华
谁把斑斓洒浅坡,一林红跃一溪魔。
新听乡士夸今古,指顾荆门在象河!
胡应万先生说自古荆门城就建在象河这里
七绝】象河晚秋
诗/罗晓燕
野径蜿蜒亮眼眸,菊开香郁馥云丘。
象河秋晚无萧瑟,百里山川铺锦裘。
【鹧鸪天】诗联进乡村
词/罗晓燕
圣景山峦薄雾开,象河新貌梦携来。
青砖布瓦着轻墨,小径笼烟五色栽。
铺素案,摆琴台,古音天籁入诗怀。
词林细雨乡村落,荆楚文风从未哀。
过象河村
张先丽
移步一闻泉水声,霜天无处不清明。
象河拟又添新景,农叟吟哦作耦耕。
颂象河新村山(古风)
文/周传新
荆襄古道象河村
墨客赞叹留诗文
沿河两岸楼台新
密林深处清泉喷
群山环绕鸟语香
库水荡漾碧波粼
闲情逸致好去处
留恋往返铭刻心
象河村即景
文/罗金华
冬暖乡村日,泉分大小涯。
门书钟氏宅,联耀故人家。
石径随松转,溪流映竹斜。
开心时一笑,惊起野山花。
访象河村
文/罗金华
小河新雨霁,来绕大山东。
木叶摇多彩,枝条带浅红。
野花移近岸,飞鸟下前丛。
乡邑逢贤达,心情便不同。
秋日访上泉寺
文/宋和平
寺
早已不存
遗址上建了
养老院
院外
有一棵腰身四五人才能合围
的银杏
树旁
一汪泉水,就这样
在灵鹫山里
从东晋时
流来
流过的沟渠
至今还开有
水金莲
冬日的猪
文/宋和平
一头三百多斤的白毛猪
从农舍后黝黑的圈里
被三五人扯着耳朵
推着屁股
拉了出来
站在一旁的女主人
闷闷地说
它一辈子没
见过太阳啊
冬日的阳光
真暖
出圈后
它便不再叫了
顺着吆喝
摇着两耳
摆着一条细短的尾巴
向着路旁早巳准备好的
宽板凳
四脚自在地
走去
初冬晴日访象河村
宋和平
一库象河,千山青黛沿湖绕
两泓泉水,三夏甘霖眷寨来
象河村联谊活动
郑会宽
高高下下象河村
两两三三泉眼盆
块块古砖今尚在
知根捉底荆门城
陈望立
象河村采风记
弯弯山路象河行,绕进天堂百鸟鸣。
只见门联书愿景,又听贤达话初荆。
泉怀抱月波心动,水曲弹溪游客惊。
待到斜阳红幕落,禾场舞步踏歌声。
象河村铜铃沟神传
武圣当年足迹留,鞭催赤兔越山沟。
腾空一跃风来疾,马掉铜铃野史收。
东宝区象河村采风有感(新韵)
文/姜子山
霜染红枫蒙岭秀,花开石径暖如春。
泉边蝶舞迎骚客,钟院书香醉乡邻。
古道诉说秦汉事,新村溢放小康芬。
文明创建今垂范,点赞锤镰举旗人。
探象河村有感
赵雪莲
林荫深处有人家,
汩汩泉流石径斜。
联墨香飘新别墅,
象河吾献一枝花。
回 故 乡
胡应萬
秋日回故乡,
勾起故乡愁。
见到儿时伴,
两眼泪花流。
路已很宽广,
两岸建别墅。
乡音尚未改,
不见长辈悠。
房屋一栋栋,
关门又闭户。
田荒不见人,
野狗坐田头。
车到蒙山边,
二泉当导游。
又行秦楚道,
饮水思源头。
惠泉讲三苏,
又说欧阳修。
都到此泉源,
吟诗有说头。
此山是蒙山,
莱子隐居处。
楚天白发翁,
迎客笑融融。
两汉编县城,
晋时置长林。
唐时荆门县,
北宋荆门军。
象河荆门史,
荆人不知晓。
虎牙能做证,
二泉可来考。
2021年11月13日,应邀参加东宝区诗词协会组织的诗联进乡村活动,到石桥驿乡象河村采风,所见所闻,印象较深。草就四句打油诗,以博文友们一笑。
文/张德宏
碧水青山彩云间,
生态村落胜桃源。
流泉淙淙歌盛世,
古道悠悠谱新篇。
《五访象河村》
文/书童
牧笛童腔逐水春,山光明媚了无尘。
磨盘柿子残枝叶,属那村前旧主人。
《五访象河村》(二)
文/书童
荆城五马起同游,七寨红英秋更秋。
十里河山风色好,诗家沉醉倩从头。
诗联文化下乡
张勤
一、古风一组
1、东宝文风盛:
诗联下乡意义深,振兴三农抢先行。
专家农民聚一堂,共同探讨文风盛。
2、喜来象河村:
荆北象河生态美,满村金银四处栽。
浪汇涧流欢曲去,谷幽峰翠诱人来。
资源富饶山水秀,气爽村游乐开怀。
满目秋景万里波,诗咏联颂振兴歌。
3、振兴乡村恋:
雨洗秋山净,风吹雁阵忙。
象河开新局,人世感沧桑。
野水连山碧,疏林遍地黄。
欲归犹不舍,倚杖立斜阳。
4、诗联盛会颂:
诗联文化进山乡,农民专家喜相逢。
谈天论地气宇昂,文化振兴两情浓。
神游象河村
文/李军
柿红泉碧耀田坡,宝库增收惠象河。
一院书香庭若市,烟村兴咏小康歌。
访象河村
王清华
怀抱乡关梦,来寻故地缘。
群山环古道,石径伴淙泉。
青亩堪君赏,黄花惹我怜。
闲流云碎影,醉了众翁贤。
秋游象河村
文/曾昭立
秋高气爽象河乡,
处处欢声笑语扬。
不忘初心圆夙梦,
青山绿水任徜徉。
【鹧鸪天】诗联进乡村有感
文/曾昭立
作对填词莫畏艰,
华章妙句撰诗篇。
白天田间锄挥舞,
夜晚书房琴唱弹。
学李杜,仿张韩。
习文弄墨效前贤。
乡村巨变呈新景,
欣与村民结友缘。
诗联进乡村讲座感怀
文/曾昭立
老少村民坐讲堂,
全神贯注学骚章。
白天田间挥锄舞,
夜晚书房读汉唐。
稼穑金秋盈硕果,
韵词律句颂康庄。
钟灵毓秀藏贤达,
绿水青山万卉芳。


交流学习心得
象河美景如画


采风花絮
楚天钟氏书画院群分享
印尼归国华侨、香港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楚天钟氏书画院研究员、90高龄艺术家钟存理先生、今日即兴为湖北荆门市诗词学会副会长罗金华先生诗书合璧、书法作品。
象河村即景
文/罗金华
冬暖乡村日,泉分大小涯。
门书钟氏宅,联耀故人家。
石径随松转,溪流映竹斜。
开心时一笑,惊起野山花。
荆门市东宝区诗词楹联学会
名誉会长:罗成泉
顾问:涂德海 张勤 欧家圣 胡孝华
罗金华 张泉 闻霞
编委:曾昭立 杨明华 李林
宋和平 罗晓燕 曾维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