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铁生简介:辽宁凌海人,现居深圳。八十年代初开始写作,诗歌痴爱者。出版诗集十二部,散文集一部。
一本糟糕的书
卫铁生
这本书太糟糕,虫噬,发霉
曾经风华正茂的字句变得模糊
怎么办?是等待修复,还是等待销毁
这过程中,辽阔死了,泥土硬化成都市
南山的雪菊枯了经典的词
别说胡扯,我是撕不下页码的
封底封面夹持的一部草稿
等过之后,几乎都南辕北辙
太阳与阴影轮番解释
撞株兔子等来愚蠢成语
只是幼稚园作家相信寓言
一直尝试新生从死水的章节上岸
那等待的奇迹可能会更新糟粕
只是这本书太烂了
唯有其中夹着的彩票在赌未来
榆钱儿读诗:
“一部糟糕的书”这个形象掩体后面,隐含着怎样的思想?我一读三顾,似有所悟,试着说说。 先读到这四层意脉:
1、难题:一部糟糕的书,一部太烂的草稿。
2、过程:守株待兔,等待新章节从死水中侥幸新生。
3、结果:这过程中,辽阔死了,泥土硬化成都市。
4、预后:这本书太烂了
唯有其中夹着的彩票在赌未来。
这四层句意,连缀起来,也许可以意会诗作想要表达的东西:是否在讽刺某些城乡建设的错误规划带来的烂尾工程?以及权利者面对烂摊子,徘徊于“修复”与“销毁”之间,在年年月月“太阳与阴影的轮番解释”中,拿不定对错,消极拖延不作为?甚或还在以虚拟的“彩票”欺蒙百姓“赌未来”,而自己从中黑心牟利?
再次回读,想深究这部建设规划为何糟糕透顶,烂得不可收拾?似乎也找到答案了:那些“风华正茂的字句”,原来是一些不切实际的设计者,凭空想像,纸上谈兵;那“南山雪菊”的设想,美则美矣,却“南辕北辙”荒唐的离奇;终因违背自然地理环境规律,无法实施而堕入“枯萎”的死水!
再三读,感觉诗中所写竟是我们常见到的无头无尾的工程废墟,而诗歌的锐利之处在于洞悉了其因果关系。真是一首深刻抨击时弊的现实主义诗歌啊!
诗人的特异秉赋之一,是善用隐语说话。但诗人也不想让读者找不到隐语背后的他,所以,常常以看似不经意的方式,埋下路标。读者一旦发现了这个路标,便曲径通幽,就能逮住隐语包裹的灵魂内核,听懂弦外之音,其他的象征布阵都迎刃而解了。比如这首,路标句便是:“这过程中,辽阔死了,泥土硬化成都市”。循着路标句,便能觑见“一本糟糕的书”的大体指向了。
诗歌的魅力,很大程度来自隐喻象征筑成的掩体,我理解这个掩体就是意象。品读穿解意象的过程,就是诗歌的欣赏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不可言喻的玄妙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