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子明的奋斗人生
马子明,乳名孝法,学名鸿亮,曾用名效孔、夜去,洛宁县底张乡庙沟村人,1915年2月生。他7岁读私塾,15岁上高小,1937年11月由韩达生、曲乃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2月,马子明经洛阳八办、西安八办赴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学习。3个月后,按照党组织的安排,返回洛宁改名马子明秘密开展党的地下工作。
1939年4月至1940年10月,马子明任中共洛宁县委书记,领导各支部占领学校阵地,开展反贪污、反不公斗争,夺取基层政权,取得显著成绩。后来,由于形势恶化,他先后到鲁山、南召隐蔽。1944年5月中旬洛宁沦陷后,马子明返回家乡。他借着一些人事关系打入国民党底张乡公所,任民政干事。1945年2月上旬,他参与组织营救洛南党组织负责人李洪潮(原名李宗藩)的行动,并取得成功。但因此暴露了身份,无法在洛南立足。党组织把他调到洛北根据地,担任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康润民的秘书。
1945年4月,马子明参与创建洛南抗日根据地,任中共洛南工委委员、洛南办事处秘书、洛南抗日支队参谋长兼政治部主任,在对敌斗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洛南根据地撤离后,马子明和温绍孔、曲书城等领导人在南部山区坚持斗争一个多月,6月撤回到豫西二分区根据地。9月,他随二分区渡过黄河,先后在济源和山西曲沃工作,曾任曲沃市公所的“市长”。1947年年8月,马子明奉命随陈谢大军挺进豫西,返回洛宁开展建党建政工作。
8月31日洛宁解放,9月11日洛宁分为洛南、洛北两个县。马子明任洛南县第三区(底张区)区委书记兼区长。当时形势严峻,工作千头万绪,马子明把搞武装、筹集粮食、支前当作重点来抓。9月下旬,他单枪匹马闯进原自卫军第二支队副支队长田雨霖家中做统战工作,并获得手枪一支。他还和李洪潮、廉建斌一起冒着巨大风险,去到自卫军第二支队长马希周家中,弄清了那个洛南匪霸头目坚持反共的真面目。他曾带领区干部发动群众,为东进支队3000人马安排食宿。他也曾深入各村现场指挥分田地,分浮财,筹集军粮。1947年11月形势恶化以后,马子明仍然带领三区人员在当地坚持战斗。他们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与自卫军大队长张青的匪霸武装多次战斗,虽然次次以少胜多,但他的哥哥马知礼和民兵张米贵、程览均等在斗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47年年底,马子明调任洛南县公安局局长。两个月后,1948年2月下旬发生了“陶村事件”。在嵩县陶村,洛南县的人员冲出包围圈向山上撤离时,马子明一直在最后边抗击敌人。敌人已到近前,急得保卫人员一边催他快走,一边对着前边的人骂娘。但马子明不为所动,后来在警卫员郭小丑的机枪掩护下才脱离了险境。
马子明在任洛南县公安局长期间,曾经破获了一起轰动一时的“谋杀亲夫案”。当时,县政府驻在樊村。一天,一徐姓年轻妇女向马子明告状,说她丈夫去年在山上拾柴时被解放军拉去带路,再未回来。马子明问:“谁能证明你丈夫去给解放军带过路?”那个女人答不上来。马子明瞥了一眼,见她毫无悲哀之情,便怀疑其中必有蹊跷。他让女人先回家,说她丈夫不久也会回家。马子明经过分析认为:这个女人说得很可能是假话。因为解放军一般不强拉老百姓带路,即便急需找人带路,带一截也必然会让他回家。即使有人自愿跟解放军走,也不可能一年没有消息。他找来秘书王魁元交代破案思路和措施,结果不到两个月便水落石出:原来徐姓女人与奸夫王某某勾结害死了自己的丈夫,将尸体埋在床下,然后散布谣言说丈夫为解放军带路,一去不返。公安人员挖出尸体后,群众都说他们是“神兵”。
马子明曾巧妙地戳穿了一个“活判子”诈骗钱财的鬼把戏。一天晚上,有个30多岁的神汉来到樊村,说自己会“过阴”,能见到阎王爷,可以替人消灾增寿。这个人在方圆数十里有点儿“名气”,常常借“过阴”吓唬百姓,诈骗钱财,扰乱人心。老百姓都称他“活判子”,没有人敢得罪他。马子明决心惩治这个骗子,于是派人把他带到公安局表演“过阴”,引得一些群众跟来看热闹。那人装模作样地表演一番,说得活灵活现。马子明问他:“你怕死不怕?”那人说:“不怕。”马子明把桌子一拍,呵斥道:“拉出去敲了!你能顶住枪子,算是真‘活判子’!”郭小丑等人一声吆喝,架起“活判子”拉到门外就要“枪毙”。那人开始还强装镇定,但子弹“咔嚓”上膛后,他立刻跪下求饶,坦白了诈骗钱财的事,并表示一定彻底悔改。马子明见他认错,便下令放了他。“活判子”连夜逃之夭夭,不知去向。群众看穿了“过阴”的把戏,消除了害怕情绪。
1949年3月,洛南、洛北合并为洛宁县后,马子明仍任县公安局局长。在县委、县民主政府的领导下,他带领公安人员日夜奋战,大力开展剿匪、取缔反动会道门、禁毒等工作,为全县社会治安的好转作出了贡献。1949年7月,马子明带领60多名干部和县中师生到上戈配合四野三七五团剿匪。他们发动群众,大力开展政治攻势,使436名土匪主动自首登记,比通过战斗俘虏的土匪多了将近一半。

刚解放时,吸毒、贩毒的现象比较严重,县委、县政府把禁毒当作大事来抓。1952年夏季,洛宁县成立了以县长赵景阳为首的“禁止毒品委员会”来领导禁毒运动,马子明参与其中。他带领公安人员全力以赴投入禁毒斗争,在地方干部配合下,发动群众检举、揭发贩毒、吸毒者,举办戒毒学习班和吸毒者家属学习班,迅速在全县掀起禁毒高潮。当年10月,马子明带人在县城大街当众烧毁了收缴的毒品,群众看了无不拍手称快。从此,吸毒现象绝迹。
1952年冬季,洛宁全县开展取缔反动会道门运动。据调查,当时全县有各种会道门10种,五花八门的名称多达33个,有会众近两万人。按照上级规定,要广泛宣传党的政策,严禁乱捕乱斗、搞逼供信,不准简单地拆毁庙宇、打烂神像,要争取中小会首自行登记,打击最反动的大会首。马子明率领全体公安干警深入村寨,发动群众,检举揭发一贯道的大中坛主、点传师,九宫道的盘主、坛主,三庙会的总稍长、中柜长、黄令、总会长,以及红枪会、无极道、老母道、同善道磕头道等会道门的头目。经过100多个昼夜的奋战,抓捕、自首登记(后经教育释放)的会首有297人,解散会众19140人。到次年2月,全面打赢了这场特殊的战争,所有反动会道门基本绝迹,社会治安状况实现根本好转。
1953年3月,马子明进入省公安干校学习。8月底结业后,他被调到洛阳地区公安处任政治部副主任、机关党支部书记,同时担任公安处和检察院党组成员。1955年初,马子明被抽调到洛阳地委审干办公室担任组长,负责审查全地区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半年之后,马子明完成任务重回公安处。没想到厄运正在悄悄向他的头上降临:8月,一场“反对胡风”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洛阳地区公安处也不例外,马子明积极参与其中。10月,在公安处的会议上突然对马子明进行批判,说他是“胡风式的反革命分子”。马子明心里清楚:自己跟素不相识的胡风没有任何关系。于是,他在会上坚决地驳斥了对自己的污蔑,那顶大帽子最终没有戴到他的头上。但是,马子明的厄运并没有结束。“内部肃反”开始后,马子明这个一直与反革命分子作坚决斗争的老公安,却在11月底被公安处宣布为“反革命分子”。他被人看管起来,行动受到了限制。马子明写了40多页的“自传”,想证明自己的清白,但无济于事。次年2月,马子明虽然被解除了“管制”,但只能干打扫卫生的工作,见了孩子也不准说一句话。直到1956年11月底省、地批复下来,才还了马子明的清白。整整一年,马子明被管制,靠边站。与过去终日忙碌相比,真是难得的闲暇。他觉得不应该浪费时间,于是通读了已经出版的三卷《毛泽东选集》和斯大林的一些著作。能够精心读书,马子明心里多少得到了一些慰藉。
1956年,马子明调任河南省粮食厅保卫科科长,一年之后又调任鹤壁市粮食局局长。三年困难时期,马子明曾常驻广西催调粮食,也曾到上海等地接收外国进口粮食,使鹤壁市度过了粮荒。
1962年8月,马子明调任鹤壁市银行行长。他虚心学习业务,重用专业人才,很快就把金融工作搞得井井有条,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但是,在调整工资的时候他却把指标让给了别人。马子明一心扑在工作上,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风亮节受到了同志们的赞扬。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马子明被扣上“反革命分子”“大叛徒”“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三顶帽子,被停止党组织生活,遭到无休止的批斗,工资被扣发,家人受株连,身心受到极大伤害。
马子明得到平反回到领导岗位时,已经年过花甲,因此更加珍惜工作和学习的机会。他认真学习、贯彻党在改革开放时期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努力搞好新形势下的金融工作,为鹤壁市的经济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他狠抓党的建设,亲自讲党课,积极发展新党员。在省行的大力支持下,马子明带领全行同志共同奋斗,在四五年内建成了11栋楼房,共一万多平方米,大幅度改善了鹤壁市银行职工的办公、生活条件,受到了全体干部职工的爱戴。
马子明离休后,恰遇改革开放,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大幅改善。他心情愉悦,游览名胜,会见老友,抚今追昔,吟诗赋词,度过了惬意的晚年生活。2006年,马老病逝,享寿91岁。

作者简介:张泽民,1949年生,陈吴乡陈吴村人,中共党员。退休前曾任县政协办公室主任、文史委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