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区:王英霞 报道
山丹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9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急救康复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和爱婴医院,担负着全县及周边地区20万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急救任务。医院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设置病床320张,年门诊量14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6000余人次,现有工作人员280 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名,副高级职称20名,中级职称80余名,初级职称100余名,市管拔尖人才1名,县管拔尖人才1名。
自2021年10月21日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从张掖市蔓延到山丹县博兴小区的时候,全县人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第一时间由政府部门,医务人员,公安民警,党员干部及一部分敢于担当,迎难而上的来自各个部门和社会上一些自发自愿的志愿者和志愿者团体,快速筑起一道铜墙铁壁的钢铁长城,开展起城乡各个卡点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次疫情,一场考验。疫情刻不容缓,责任重于泰山。政府有号召,白衣天使,志愿者红马甲有担当,在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下,东望志愿者冲锋在前,“疫情防控,绿码先行”,志愿者有备而来,在团长黄孟兰的带领下,提前一天就做完核酸检测,于2021年10月22日东望甘肃张掖人民艺术团七名志愿者,第一时间勇跃奔赴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第三次配合县医院医务人员共同抗疫,目的是同医务人员一道配合政府快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彰显志愿担当,为社会贡献力量。
因之前志愿者两次在疫情防控总计时长达两个多月的时间,服务山丹县医院,对于疫情防控和医院核酸检各项工作已经再熟悉不过了。志愿者们第一天就训练有素在负责人陈志雷的安排下,分组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不仅很好地配合医务人员,确保每天核酸检测和疫情防控工作正常有序进行,而且在服务过程中还不断打扫院前院内各个环境和角落的卫生,同时帮老人挂号看病,穿鞋,推送老人住院,帮助老人卖水果,卖药,扶行动不便的老人上下楼梯等。
随着疫情防控的有效措施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疫情排查结果慢慢变好,山丹县已经有部分企业复工复产,但疫情防控仍不得放松,接山丹县教育局下发的通知,各学校开学前必须全校师生接种新冠疫苗后方可入校,这给院长无形中也添加了一种压力,考虑到以往每次接种疫苗都有东望志愿者帮忙完成,再想想本来核酸检测者也陆续增加,人员总体不够因此特邀请增加七位志愿者帮忙完成。
2021年11月13日,东望甘肃张掖人民艺术团七位志愿者如约 七点二十赶往医院第一时间做完核酸检测后开展起各项工作,因临时接到邀请电话甘肃张掖人民艺术团,山丹瑞源课堂,宏瑞课堂共七名志愿者赶九点齐聚山丹县医院共十四人在负责人陈志雷的精心安排下分组将核酸检测前登记,配合挂号,维护核酸检测点和新冠疫苗接种点的秩序维护等各项工作开展的井然有序。
随着天气慢慢变热,做核酸检测的人持续不断,接种疫苗的人一波又一波将医院开展工作的空间顿时变的拥挤了起来,尽管维护秩序的志愿者们和医务人员一个个喊破嗓子:请拉开距离保持一米间隔距离,可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在家长的陪护下来接种疫苗的,所以还是难以控制住一米间隔的距离,中午两名志愿者因吃饭时间卡点忙碌不能离人连饭都没顾上吃,以方便面充了充饥然后继续开展工作,因今天的人太多,所以下午把重点工作放在维护秩序上,因刚开始人员拥挤的时候秩序有些混乱志愿者也因中午吃饭时间人数不够顾不上将长长的队伍及时调整的合理有序,等吃过午饭的志愿者们回来做了重新调整后将原来的两队调整成S型的一队,排列的时候难免引起个别人的不满和怨言,但在志愿者一边维护好秩序一边时而与其谈笑风生的沟通声中不知不觉赶五点半结束了全天近一千人的疫苗接种和二百多人的核酸检测任务。
因自疫情防控以来七位志愿者一直训练有素,苦不言苦,累不喊累在尽职尽责默默为医院执勤服务的工作中早已被医院院长和医务人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今天医院繁忙的工作中志愿者们继续发扬他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更加赢得了院长对他们的倍加关怀,下班后院长让相关人员买来一箱苹果让志愿者每人分吃上几个缓解一下今天因喊破嗓子维护秩序给他们带来的疲惫,吃着又大又圆的苹果,志愿者们甜在嘴里暖在心里高高兴兴回家吃饭了。
做好一件事并不难,但难的是能把一件事坚持不断地做下去,东望志愿者因心中有爱,眼里有光,脚下有路。他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下,本着不用提醒的自觉,以约束力为前提的自由和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在不断为社会传播着善与爱和传递着无限正能量,只是他们的行动被已经被很多人认可和尊重,但也还有人冷漠无视甚至排斥。这也将是东望志愿者义不容辞将爱持续到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下去的刻骨铭心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