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珍姐、龙江先生,大燕老师上午好!看了陈真的作品,我颇有感受,陈真是八零后,余磊也是八零后。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传承和希望。
想想,我们年轻的时候,能成为一个作家或者诗人,那是一代人的梦想。能在报刊上发一篇豆腐块的文章,都是莫大的荣幸。
但是到了现代信息时代,娱乐和游戏占了媒体的主流,文学就被挤到了犄角旮旯里了。尤其现在年轻人喜欢文学的越来越少,沉迷游戏的越来越多。所以文坛分量逐渐减轻,从C位逐渐向B位滑落。
但很荣幸,我们青年文学家杭州理事会有陈峥、余磊、乔雅,有郑树忠、徐圣红、徐岳川,还有冯千禧和更小的黄羽含。这就实现了薪火传承,就像传递火炬一样,把文学,把精神和情怀,把对纯美的追求一代一代地朝下传承。
其实我们也从年轻时候过来的。时间过得很快,曾经的风华少年,转眼就成了中年大叔大婶儿,又转眼就进入人生的晚期。生命就像一个匆匆过客,你来我往,走马灯似的。相对于我们的种族,相对于人类整体的命运,我们个人真的微不足道。我们只是数以亿计,几十亿计生命链条当中的一个小小的环节。长寿可能百岁以上,短了,那就难说其短。70岁,60岁,50岁,30岁,20岁。
古人云,黄泉路上无老少,无论长和短,和无尽的时间来说,和无边无际的宇宙来说,我们就是刹那间,就是一个比微不足道还微不足道的节点。有了这样一个认知之后,我们就清楚我们在宇宙中的地位。
在历史当中,我们是一个传承者。既然是传承者,在这个链条之中,我们又非常重要。因为一旦我们这个链条断了,那整个链条也就散了。所以我们非常重要,我们这一代人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是历史链条的一个环节。
我们都以自我的形式存在着,由于我们的存在,宇宙才存在。如果我们不存在了,那宇宙在不在,与我们也没有什么意义,我们什么也不知道,这是自我的重要性。
但是如果我们仅关注于自我,成为一个自私自利的人。那么,对于人类,对于种族,对于历史,我们的意义也不大,因为我们只关注自己,而忽略了身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世界,身边还有无数的我们。
所以,在注重自我的同时,也像太阳,像星星、像月亮一样发光发热,要把温暖的、善良的、正义的能量向外散发,温暖别人的同时来照亮自己的内心。
我也不知道想说什么,就是看到大家对陈铮的作品这么欣赏,这正是我的初衷!我发感想,也算是评论,就是要引起大家对年轻文人的关注、欣赏和支持,因为他们就是未来的我们。他们也是传承中的一个环节,但是他们更新,更有活力,更接近未来。
所以我们青年文学家除了繁荣文学事业是我们的宗旨,第二就是培养文学新人。
开个玩笑,文学也要从娃娃抓起,但是不是逼着他们文学,而是给他们文学的导向、空间环境、温暖、乐趣和闪光,让他们去发现文学,关注文学,逐渐喜欢上文学。
下一步这几个年轻人身上担子都很重。假如说我们理事会是一个大树,桑民强老师,宝珍姐,生祥大哥,蔡官富老师,我们这些人就是树根。陈真、余磊、乔雅他们就是树干,冯千禧那就是树枝树叶,这个黄羽含就是花是果。但是这棵大树最最最最受力的,还是树干哈,所以树干叫栋梁之材。理事会今后的发展,这些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就是我们理事会的核心和中坚力量。有了他们,我们理事会一定会有希望,一定会有未来,一定会做大做强。
董芸姐,你是一个资深的老师,我也是当老师出身。我带的第一届学生也是六零后,年龄应该在53岁到55岁。后来我又干过机关干部,做过其他的一些工作,也参与过企业。总之做了很多职业,但是一直没有真正离开教育。不论我做什么,教育一直陪伴着我,我也一直在履行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教育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当老师的都有一个共性,就是甘为人梯,蜡炬成灰泪始干。
有时候我就想,我这一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很多时候,想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很受打击,就感觉虚无,生命的虚无。但是,当把自己的生命和某项事业即某个带有正义感的、有希望的、有温度的事业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仿佛一切又翻转了,一切都变得像清新的空气,让人心爽,对未来充满欣喜,充满希望。把自己生命和某项有意义的目标或者某项事业进行融合,有了这个目标和事业,那自己生命就不再完全属于自己,就像使命一样,它属于这个使命当中的一部分。
我也经常想,战争时期那些被敌人抓到监狱里的共产党员,像刘胡兰、赵一曼、江姐、华子良等,还有那支在雪山草地上艰难跋涉的军队。
我就想,假如我是他们,我会怎么样?所以当想到这些的时候,自己就感觉精神上打了鸡血,充满了信心,充满了力量,这是真实的感受,特别是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就会想到这些人。拿自己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和这些人的抛头颅、洒热血、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一对比之后,那就觉得这些困难和挫折,啥也不是,都无所谓。
我们杭州作家里事会,有这么多优秀人才聚在一起,我觉得这是一个大的缘分,是一个大的福报,也是一个大的幸运!人生得以自己足已,千古知音最难寻觅。但是我们在这儿不仅寻到了知音,更形成家人的氛围其乐翮翮,一片祥和。大家互相关注,互相欣赏,互相支持,彼此捧场,抱团取暖,这就是最美好的人间。
我们团队中,我们是服务的团队,我是最大的公仆,是大家的服务员。各位老师也是大家的服务员,我们要全心全意为各位老师、各位作家诗人,各位理事服务。我们要把这个服务做好,这才是我们的职责。
我相信,有五零后的这些老领导老同志关怀,有我们六零后,包括季节老师、香叶子也是六零后的。有我们六零后、七零后、八零后的居中传承,有九零后、零零后、冯倩玺就是零零后的和黄羽含的积极参与,已经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梯队,一个接力队。现在接力棒已从五零后手里到达六零后。我们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去跑,跑赢我们的文学新长征。
我们是有目标的团队,我们的目标就是做大做强理事会,让我们这个团队,我们团队的这些杰出的精英,能够在文学史上踩下自己的脚印,像一支小小的蜡烛,在未来历史发展当中,在未来的文坛上,我们能够留下我们的一点光亮。
我们各项事业,现在即将全面打开。大家也能感受到,无论现场活动还是地面活动,我们一个接一个。现在很多更优秀的平台和我们合作。
这些更优秀的平台,更优秀的人群也在逐渐向我们靠拢,向我们招手,有的已经和我们牵手合作了。所以我们的平台未来会做的很大。
我们做的越大,肩上的责任就越沉重,我们就越要小心谨慎,战战兢兢。如临悬崖,如履薄冰。
然后,把我们一定要抱平台打造好,维护好、发展好,为更多的作家和诗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搞好服务,这是这是我们这个团队的使命。
最后感谢大家,向各位老师致敬!
有你们,这个世界越来越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