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的一个上午,我坐在书桌前看书。忽然,桌上的插线板突然发出“呼呼呼”的响声,紧接着一股刺鼻的焦糊味儿,刹那间浓浓黑烟弥漫了小书房。我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着实吓了一跳,本能地转身拔掉墙上的插头断电,避免了一场可能由于电器着火引发的室内火灾。这件事儿过去好些天了,但至今如芒在背,惊魂未定。如果事件发生在晚上或家中无人,后果将不堪设想。
家是幸福港湾里的“船”。但这条给人们提供幸福的船是建筑在和睦安全基础之上的。如船体坚固,动力强大,船员素质优良,这条船就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反之就会在风浪中漂移不定,甚至被风浪掀翻,形成“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可悲场面。
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安全平稳享受生活呢?我个人有个简单的一孔之见,就是要有“两识一实”。
强化安全意“识”。在享受家庭温馨幸福的同时,要意识到室内确实存在多种不安全的隐患,诸如:电器短路着火;煤气泄漏起火、中毒;床头电源破损引发触电;水管、暖气片漏水引发电器连电起火;各种电器可能发生的漏电;手机和其他电器“超冲”引起爆炸起火;室内抽烟乱扔烟头引发火灾;一氧化碳中毒;误饮误食有毒变质食物;烧(烫)伤;鱼刺或异物刺伤卡住喉咙;电线绊倒摔伤;其他情况磕碰致伤;走亲访友聚餐可能发生的疫病感染……林林总总,不一而同。
因此说,家里不安全的因素就在我们身边,时刻与我们相伴,时刻危害(威胁)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的不警惕、不谨慎、不在乎就是发生事故的思想根源。且一旦发生事故,不仅危及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而且还要波及左邻右舍、楼上楼下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很有可能给无辜的睦邻造成难以弥补的重大损失,同时也会不同程度影响到局部地区安全。
懂得安全常“识”。从宏观上讲,出现安全事故,无外平是可预见性和不可预见性两大层面。对可预见性的安全问题,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抓好预防。如出门两小时以上,就一定要做到“四关一锁(关气、关电、关水、关窗、锁门)”;回家开门注意嗅嗅有无液化气味,若有的话,千万不要开灯,要轻开窗门通风换气。对不能预见、不可预见的问题,一旦发生意外,能随机应变,临危不乱。从微观上说,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归纳地谈,要么是无知,要么是侥幸,要么是违反操作规程。从自己的经验和所见所闻的安全事故都不外乎这几种情况。
要注重落“实”。落实是一切正确认识,科学知识(常识)用于生活、方便生活、平安生活的根本归宿。没有安全意识,是盲人摸象,乱打乱撞;不懂科学常识是盲人骑瞎马,闭着眼睛捉麻雀;没有落实等于海市蜃楼,空中楼阁,一切无从谈起,一切等于零。
那年,我有一个朋友到某市出差,发现逃生间堆满了被褥等杂物,逃生门也挂着“铁将军”。我这位朋友当即就指出了这个问题,要求宾馆改进。当他给服务人员提出问题的时候,服务人员这样说:我们天天开会强调注意安全,但都没有发生问题,我们的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也没发生什么事情!可见他们把“落实”二字当成耳旁风,对安全问题置身事外到了何等程度,对宁可千日无事,不可一日不防的理念淡化到了什么地步。但我这个朋友,还是坚决要求他们改正了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是否对类似这样把“落实”停留在会议室和“口头上”的怪现象司空见惯,见怪不怪呢?希望咱们要在抓安全落实上,要有“一掴一掌血,一棒一条印,一鞭一条痕”的精神,把室内的不安全隐患,尽可能多地想出来、找出来、挖出来,立竿见影,雷厉风行,及时正确地就地解决,防事故于未然,灭事故隐患于萌芽状态之中,决不让不安全因素扩大蔓延,以致形成灾难性的危险后果。
如果一旦发生各种问题,要用“会排除、会自救、会逃生、会求助”的方法,最大限度的降低危险程度,尽最大可能保护自己和家人以及左邻右舍的生命财产安全。把我们的家真正的建设成和睦、幸福、快乐、平安的港湾。
山里布衣
编辑:孔建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