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杰杂谈(六)
这期来谈谈酒,真不知道怎么下笔,我不喜欢酒,也就是在应酬的场合,装大尾巴狼,狂斟豪饮。
平时点滴不沾,不像有些人对酒精有依赖,一天或一顿不喝就丟了魂似的,我一年不喝也不想,但是,时不时的会想和朋友们一起喝一场。
特别喜欢在老家的聚会,给自己找个理由,斟满杯,喝下的是乡愁,醉卧故乡,不愿醒来。哈哈哈,实际上就是酒多了,口无遮拦,吹吹牛,一种释放和慰籍。
就从我老家肥西开始谈,那个年代叫“七毛找”散装酒(七毛钱找一分,六毛九一斤),这可是很好的粮食酒了,肥西三河酒厂和肥西包公酒厂酿造的,据说很好喝,现在还有很多人谈起,怀念那个年代。
包公酒厂生产的“纯粮液”,被称为“肥西小茅台”,平时家里来贵客的招待用酒,或过年才会买上几瓶,应该比茅台酒不差,我是这么认为的。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酒也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取而代之的都是一些品牌酒,高端酒,现在形成的一种风气,不管什么样的酒席,都是几百上千元一瓶的酒,要不都拿不出手,不上档次。
我不懂酒,我图的就是酒桌上的气氛,热闹,但是我知道茅台酒,五粮液这些神酒与普通酒的成分都是一样的,喝多了都会醉。
几千元,一千多元一瓶酒,试问谁在喝,不管我的事,反正我也喝不起。
中国的酒文化很浓郁,酒也就是一种大众消费品,却被一些人或资本推上了神坛,成了奢侈品。我认识的一个群友,去四川大凉山搞慈善,晚上吃大排档,喝的就是五粮液,这里不与评说。
现在如果能喝上真正的粮食酒很难了,个人认为的。让老百姓喝的起的酒,也很少了。
在这里还是要谈谈“大立酒”,不是为了打广告,原来肥西县三河酒厂被老乡汤大立买下来,也不知道他那来的兴趣,要搞一种让老百姓喝得起的酒,别的酒几百上千元,酒涨价,大立酒降价,只卖几十元一瓶,就这么豪横。

从开始的“游子情”酒到现在的“大立酒”,味道真的还可以,喝了不上头,外观设计的也很高大尚,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贵,他心态好,酒卖不掉就送人。

他做的这款酒,肯定不是为了赚钱,我想应该是对家乡的热爱和情怀吧!
有句谚语讲,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你信,你喝吧!我已经戒酒十二天了。
今天就写这些吧,杂谈继续,请关注!
下期谈什么?待定。
于肥西
2012.11.13

责编:赵杰